百家争鸣 -> 宏观经济
将凯恩斯革命进行到底 ——论收入与资产的循环
作者:陈侃    时间:2015-12-03    来源: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阅读:35663次   

社会产品可分为二大类,一是实物产品,二是金融产品,两类产品分别积累为实物资产和金融资产,以收入作为观测起始点,整个社会经济活动呈“收入-产品-资产-收入”的循环,整个经济循环可分实物循环和金融循环。实物循环是进行实物产品生产,满足消费、投资需求的循环,它由居民、厂商和要素市场、产品市场构成。金融循环是进行金融产品生产、积累,实现储蓄-投资转化的循环,它由金融机构、投资/投机者和储蓄市场、投资市场组成。

从微观看,大多数居民是通过人力资产禀赋进入实物循环,厂商通过募集的资本参与实物循环,对于金融产品,如剔除复杂的表象,金融机构所从事的是一个生产金融产品、积累金融资产的过程,将货币融通需求加工成产品予以出售,同样构成一个“收入-产品-资产-收入”的循环。

社会资产由货币、人力资产、实物资产、金融资产四部分组成,货币虽然不能带来收入,但作为一种特殊的资产为人们对其他资产选择提供机会和流动性,从宏观看,收入购买产品,产品积累资产,资产形成收入。人们总是按照效用最大化、利润最大化原则将资产总量作最大化的扩张,这种扩张最终会在资产边际收益为零时达到平衡。由于资产收益不确定,人们会通过产品的买卖来调整自身拥有的资产总量与结构,当资产收入大于其成本时,购入产品,扩张资产,反之,出售产品,压缩资产;当金融资产收益大于实物资产时,增加金融资产(减少实物资产)份额,反之,减少金融资产(增加实物资产)份额,如此不间断、反复扩张、压缩和调整,最终,在资产与收入之间形成一相对稳定的倍数关系,这种倍数关系最终在宏观上表现为货币供给量对社会总资产的乘数。

实物循环是整个经济的价值创造核心,金融循环则是价值创造的“催化剂”,它们所构成的经济系统是有机的系统,在不同的时期会呈现健康(供需均衡、经济增长、就业充分等)、疾病(失业、通胀、产品过剩或短缺等)、垂危(经济危机、金融危机)状态,一般情况下,健康时自由放任,疾病时则相机决择,垂危时改造系统。政府所需要做的就是快速、系统地收集汇总宏观经济运行数据,寻找一系列反映经济循环健康状况的指标,在遵循市场优先、价值侧重等原则的前提下,逐项开列针对某项、某些不健康指标的综合治理“药方”,确保经济呈递增式循环。

 

关键词:收入;资产;经济循环。


一、引言

凯恩斯先生从三个基本心理规律,即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资本边际效率递减及流动偏好的存在得出“有效需求不足”的结论,主张通过政府干预来提高社会消费倾向和加强投资引诱,以扩大社会有效需求,来“达到离充分就业不远之境”,这就是凯恩斯先生创立的宏观经济学理论,但是,由于当时历史环境的限制,未免留下一些的瑕疵。

1、未考虑存量因素。

凯恩斯模型是建立在诸如国民收入、国民生产总值、供给、需求、有效需求、投资、消费、储蓄、利率等变量变化及变量相互关系的基础上的,这些变量大部份是属于一个时期内的流量,对于这些流量所形成的存量、及其各个存量与所对应变量之间的关系几乎很少涉及,这样建立起来的理论就象一部行进的汽车,只计时速而不管开了多少路程一样,难以揭示整个宏观的运行状态和规律。

2、忽略投机影响。

投机是一种不增加供给的逐利活动,它既不属于消费,也不属于投资,更不会带来产品产量的增加,至于能否增加就业,也许只是“就业”了投机者自己。

从萨伊定律可知,供给确实创造了需求,但不全为有效需求。从供给的角度来衡量需求,需求=消费(C)+储蓄(S),从实际需求的角度来衡量需求,需求=消费(C)+投资(I)+投机(R),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储蓄在转化为投资时,存在“变异”成投机的可能,即储蓄(S)=投资(I)+投机(R),只有投机为零时,储蓄才等于投资,供给创造的需求才能全部转化为有效需求。对于投机,凯恩斯先生只是在分析流动偏好时提及,随后的分析则将其与投资混淆在一起,完全忽略了投机对有效需求的影响,难以在数量关系上为“有效需求不足”、存在“非自愿失业”提供支持。

3、单边调控。

在自由市场体系中引入政府干预是凯恩斯先生对宏观经济学的最大贡献。在凯恩斯理论中有一个隐含的假设,厂商在有效需求增加时会自动地增加产量,因而,他所倡导的干预也就只限于单边——通过财政赤字政策刺激有效需求。客观地说,这种单边的需求管理方法将资本主义从1929年世界经济大危机中拯救了出来,也给二战后的世界经济带来近二十年繁荣,但至上世纪七十年代,市场对这种干预政策的“抗药性”逐渐增强,厂商逐渐发现在有效需求增加时,提高产品价格远比增加工人、追加投入来提高产量便捷得多,固步自封的单边调控政策实施的结果却不是繁荣,而是通胀、滞胀,其缺陷与局限逐渐暴露。

4、单项变量代替总体变量。

如就业,客观地说,就业量与总供给高度相关,若技术水平不变,两者几近于成正比,也许出于政治需要,凯恩斯先生将其提高到很重要的位置来论述,以致于用之代替总供给,但是,就业量毕竟是影响总产量诸多变量的其中一个,除就业量外,还有实物资产的数量、技术水平等,用就业量代替总供给,这就隐含了以局部变量代替总体变量错误。

上述遗漏、疏忽只是凯恩斯先生所建宏观经济理论中的细技末节,不致于会动摇相机决择政策的必要性,凯恩斯宏观经济理论之所以出现上述遗漏、疏忽是因为它不是建立在微观基础上的宏观经济理论,本文试图用一种周而复始、生生不息的经济循环来重新演绎、归纳魏克赛尔的自然利息率和托宾的资产理论,并用之解释收入-产品-资产几个关键变量之间的关系,建立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

       二、经济循环

       1、两类产品和资产

       实物产品是厂商为满足居民衣、食、住、行等需求而生产的、以物质的形式存在的物品,包括有形的物品、无形的服务、技术或它们的组合,可分类为消费类实物产品和生产要素类实物产品,消费实物产品用于人们自身及家庭的再生产,形成相应的人力资产,生产类实物产品则用于实物产品的再生产,在某一时点所积累的实物产品数量分别为消费类实物资产、要素类实物资产。

       实物产品是现代经济中的真实财富、价值载体,其生产的过程就是价值创造的过程,这是整经济活动的中心和目标,正如美国经济学家詹姆斯.托宾所言 “发展经济的全部目的无非是为现在和将来提供商品或服务”。

       金融产品是金融机构在货币融通过程中生产的各种权益契约,包括存款、贷款、债券、票据、股票、保险以及或它们的衍生物。它从实物产品演变而来,是实物产品的影子产品。 

       金融产品的生产过程就是通过货币融通进行收入跨期配置的过程,即金融“厂商”将一部分居民、厂商收入的节余转化另一部居民、厂商的消费、投资及投机,在这一过程中,金融“厂商”既为实物产品生产和交换提供融资,也为金融产品生产和交换提供融资,在某一时点所积累的金融资产按融资方式可分债权类金融资产和权益类金融资产。

       因此,现代经济主要生产二大类产品,一类是实物产品,另一类是金融产品,分别积累为实物资产和金融资产。实物产品又可分为消费产品和要素产品,分别积累消费资产和要素资产,消费资产可转化为人力资产。上述诸资产加上中央银行发行的货币资产,人们所拥有的资产主要有4种:货币资产、金融资产、实物资产、人力资产。

       2、两种经济循环

       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循环的。人类经济活动就是如是,任何产品的生产均是在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中以环形回路的方式进行,无论以环形中的任何一“点”——或货币、或产品、或资本、或资产等作为参照,运行一周或几周后会返回“原态”。无数个产品-资产的循环构成整体的经济循环,按产品大类来划分,现代经济主要由两种循环组成,一种是生产实物产品的循环,称之谓实物循环,另一种是生产金融产品的循环,称之谓金融循环。实物循环是整个经济体的价值创造核心,处于整个经济循环的中心位置,金融循环是从实物循环中衍生出来,并通过货币融通为实物循环的价值创造提供“催化”,它处于实物循环外围并包含实物循环。

       实物循环:该循环由居民和企业、要素市场和产品市场构成,在该循环中,居民向厂商提供要素产品、厂商向居民提供消费产品来实现循环;代表需求的货币则沿着产品流动的相反方向流动,即厂商向居民支付要素产品的对价货币,居民向企业支付消费品的对价货币。

       金融循环:该循环由金融机构和投资/投机人、储蓄市场和投资市场组成。在该循环中,金融机构将人们的货币融通需求“加工”成债券、股票、票据等金融产品直接出售给金融消费者,或先将人们的货币需求初“加工”成诸如贷款之类的金融半成品,再精“加工”成存单、基金、保单等金融产品接出售给金融消费者,货币则沿着金融产品流动的相反方向流动。虽然该循环功能还包括支付清算、信息咨询等与货币融通无关的服务,但其本质上是一个产品和服务的生产、交换的循环。

收入和支出是实物、金融二个循环的连接点,以收入作为循环分析切入点,整个经济循环运动分以下四个阶段:⑴收入获取。人力资产——工资、要素资产——利润,金融资产——利息与分红,虽然对大多数人来说人力资产是其取得收入的主要来源,但只要其进行储蓄、投资/投机,自然会积累其他两类资产带来的收入。⑵产品购买。居民根据效用原则最大化原则购买消费产品,以满足人们食、衣、住、行等日常生活需要,维持人力资产再“生产”;厂商根据利润最大化原则购买要素产品;扣除上述二项支出,收入的其余部分或保留现金,或购买金融产品。⑶金融配置。金融机构对因购买金融产品而流入金融循环的货币进行配置。配置后,流出金融循环的货币可能大于流入金融循环的货币,也可能正好相反,即储蓄不一定等于投资。⑷资产积累。消费产品积累消费类资产,进而维持人力资产再“生产”、积累,要素产品积累要素资产,金融产品积累金融资产,最后,所积累的各类资产通过经营活动产生收入,进入下一轮循环。

经济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产品生产与积累的历史,什么样的生活方式决定生产什么样的产品,生产什么样的产品决定什么样的资产,什么样的资产组合决定什么样的收入水平,产品与资产构成宏观经济的微观基础。

       3 、循环特性

       实物产品的循环特性:⑴循环的完成需要一个自然的时间周期。从储蓄到资本,虽然可以在现代金融的支持下短期内解决,但从资本到要素资产、再从要素资产到产品确实存在一个自然的“生长”周期——生产时间,此外,对实物产品效用的认识、体会也有正常“时滞”。⑵循环的规模受边际限制。实物产品供给的边际产量、边际收益及需求的边际效用递减共同决定了实物产品的产量和资产规模,进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实物循环的规模。⑶循环的逐利方式主要为“多头”,即预期产品价格高于要素,先低价买进要素,生产出产品后再高价卖出产品,以获取差额收益。

金融循环特性主要表现在:⑴循环无“时滞”。金融产品大多是一种契约产品,契约的签订可以在瞬间完成,因而其的生产、交换时滞可以为“零”。⑵规模不受边际限制。金融产品作为一种产品,其生产以货币为可变要素,边际产量不会随着投入的单位货币数量的增加而递减,边际收益也与其边际产量无直接的相关关系,从需求看,投资/投机者“消费”第一份金融产品与第n份所取得的效用相同,不存在边际效用递减。⑶“双向”逐利方式。在金融循环中,可以通过“多头”、“空头”,即“低买高卖”或“高卖低买”方式进行逐利。

实物循环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其性质特性决定了实物循环规模的增长是一个自然的、渐进的过程;金融循环是人们进行货币融通的循环系统,它不仅为实物循环中的实物产品的生产和交换提供货币融通,同样也为金融循环中的金融产品的生产和交换提供货币融通,若流通中的货币总量一定,金融循环中留滞的货币增加,则实物循环中的货币减少,反之反然。

金融循环的“零”时滞、无边际限制、逐利双向等特性为金融产品无节制地生产、金融资产无节制地扩张提供了可能,尽管从理论上而言,金融产品是取得未来实物产品的一种“迂回”,但是人们之所以生产、需要并不是因为其稀缺,而是追逐其回报,当实物循环因技术、效率、人才和人力等瓶颈限制而不能满足其继续生产条件时,金融循环中的投机者可能会另辟蹊径,在循环内部“抬市”、“造市”、“创市”,疏通货币与产品、产品与产品套利渠道,寻找廉价货币的出路。金融循环的负外部性主要体现于:只要在金融产品之间存在套利空间,金融产品就可能会被无节制地生产出来,金融资产可能会无节制地扩张,一旦这种可能变成现实,金融资产总量与其物质基础——实物资产逐步脱节,最终的价值“迂回”可能无法兑现。

经济学对实物循环的认识,经过几百年发展,从供给到需求,从微观到宏观,其理论已经相当系统和完整了,但是对金融循环,理论仅侧重存款、贷款、债券、股票及衍生产品的研究,只能说是还停留在微观层面,而对于宏观层面上问题,诸如:货币与金融产品、金融资产的关系如何?金融产品产量与实物产品产量的关系如何?金融资产总量与实物资产总量的关系如何?目前理论界却很少涉及。

       三、自然利率与市场利率

自然利率是19世纪末瑞典经济学家维克赛尔提出的,为了阐述自然利息率的概念,威克塞尔假定了一个物物交换经济,在这一经济中,厂商在生产过程中所借入和归还的标的均以实物(资产和产品)替代货币,偿付的利息也以借入实物资产产出的实物产品计算,借入实物资产所产出的实物产品就是自然利息,其与所借实物资产的比就是自然利息率。威克塞尔之所将自然利率放在物物交换经济中分析是因为在这样一个模型中,可以剔除货币到资本、资本到资产过程中非价值创造因素对收益的影响,从偿付能力来衡量,真实地反映借贷资本可以从实物资产的收益中所能“分成”最大的比例,根据边际原则,自然利率应等于厂商的平均利润水平。与自然利率相对应的市场利率,在威克塞尔著作中则表述为由借贷决定的货币市场利率,随着现代金融的发展,金融产品、资产的种类和数量极大地丰富,仅用借贷市场利率已不能反映整个经济的货币融通的价格,进而代之的应当是金融资产的收益水平。

对自然利率理论应用,维克赛尔仅限于“消费品的供给、生产资料的供给、用于消费品的收入和用于资本品的收入”这四个部分,即实物产品和实物资产的范围内,不能圆满地解释“因利息率的变动而引起的物价向上向下两种变动过程”所“累积”的资产去向问题。面对双重经济循环,若自然利率以实物资产收益率代之,市场利率替换成金融资产收益率,“自然利息率理论”(注:笔者将其称之为资产循环积累理论)可重新表述为:

当预期实物资产收益率大于金融资产收益率时,厂商对生产要素类的实物产品的支出增加,对金融产品的选择减少,投资扩大,利润和工资均趋于上升,居民对消费类的实物产品支出增加,总需求增加逐步推动物价上涨。反之,当预期实物资产收益率小于金融资产收益率时,厂商对实物产品(主要是生产要素)的选择减少,对金融产品的选择增加,投资缩小,利润和工资均趋于下降,居民对消费类的实物产品支出减少,总需求下降,库存上升、要素闲置和失业增加。

两类资产收益率差异所诱导的各种变量变化,“均带有积累的性质”,并且这种“积累”会逐渐反映在实物资产、金融资产中,进而反过来影响两类资产收益率。居民对实物产品的选择构成消费,对金融产品的选择构成储蓄;厂商对实物产品的选择构成投资,对金融产品的选择则构成投机(不排除部分间接转化为投资),消费、投资积累实物资产,储蓄、投机积累金融资产。当预期实物资产收益率大于金融资产收益率时,投资大于储蓄,实物产品产量增加,实物资产积累加快,反之,当预期实物资产收益率小于金融资产收益率时,投资小于储蓄,实物产品产量下降,实物资产积累减慢,只有在预期实物资产收益率等于金融资产收益率时,投资等于储蓄,实物资产增量等于金融资产增量。

       市场利率与金融资产收益率相对应,由货币融通两方决定;自然利率与实物资产收益率对应,由厂商利润水平决定。在自由放任状态下,两类资产间的收益存在差异是一种常态,反倒是其均衡则是难得一见暂时现象。一般情况下,两类资产的收益率走势呈波浪形周期性变化,彼此交替上升或下降。金融资产收益率的波动幅度大于实物资产收益率,实物资产收益率上升会带动金融资产收益率上升,直至金融资产收益率超过实物资产收益率,这时实物资产收益率上升趋势出现拐点,开始下降,并带动金融资产收益率下降,当金融资产收益率降至小于实物资产收益率时,实物资产收益率上升拐点出现,开始上升,并带动金融资产收益率上升,进入新的一个波动周期。两类资产的收益率波动和差异变化决定经济的枯荣。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一是货币当局可以通过利率政策影响金融资产和实物资产的收益率,由于利率本身就是金融资产收益率的基本构件,利率政策对金融资产收益率影响是直接的,又由于利率政策需要通过金融资产收益率的变化来影响实物资产的收益率,因而,利率政策对于实物资产的影响是间接的。过高的利率自然会抑制投资,但是,过低的利率,特别是在实物资产收益率低于金融资产时,会开启各种金融产品之间的套利之门,由此而增发的货币所带来可能不是投资、消费,而是投机。因此,利率不是越高越好,也不是越低越好,根据自然利率水平而定的利率政策也许更能发挥利率稳定经济的作用。二是税收政策也可以通过调节税率来校正金融资产和实物资产的收益率偏离,当实物资产收益率高于金融资产时,投资过盛,经济过热,在不降低税收收入的前提下,提高实物资产的税率,降低金融资产的税率,反之,当实物资产收益率低于金融资产时,为防止投机过盛、有效需求不足,可在不降低税款收入的前提下,降低实物资产的税率,同时提高金融资产的税率。

       四、资本与资产

       经济循环中的变量可分流量变量与存量变量。某一时期内发生的数量(或增或减)可称之为流量,某一时点的积累数量可称之为存量。变量之间的比较应当是流量与流量、存量与存量之间比较,在大多数情况下,将流量与存量的比较是无意义的,至于流量与存量的关系则为:流量来自于存量,流量积累为存量,可用如下这一方程表示。

       期末存量=期初存量-本期流量减量+本期流量增量。

产品是一个流量变量,资产是一个存量变量,并由产品这个流量变量积累而来。如果要对资产下一个定义,那么,资产是用来生产“产品和服务”的产品和服务,系由资本所购而来,以客观存在“物质”表现,由于资产所生产出来的产品和服务可以出售,资产能带来收入;同样,收入也是一个流量变量,资本也是一个存量变量,资本是储蓄的募集,由收入积累而来,并以货币形式表现,借贷而来的是负债资本,收入积累而来的为权益资本。

资本与资产是整个经济循环中两个相连的节点,所募集的资本既可配置实物资产,又可配置金融资产。资本配置为实物资产,货币进入实物循环,有利于促进产量、就业的提高;资本配置为金融资产,货币进入金融循环,有利于新的资本形成。至于资本是配置给实物资产多些好,还是配置给金融资产多些好,这确实需要视整个经济循环情况而定,从表面看,货币进入实体循环与宏观经济目标直接相关,应该支持实体循环为主,但是,在实物循环面临货币过多、需求过剩,存在通胀压力的情况下,货币留滞于金融循环中投机却是一个相对较好的选择。

       五、现代货币

       如果说产品代表供给,那么货币则代表了需求。

货币,就本质而言,货币是用来交换商品和服务的产品,它由人类“发明”出来用于衡量自己需求的产品。货币的“发明”并不是出自于某一个杰出的发明家的灵感,也不是某一家厂商的创新,而是人们通过无数次交换逐渐找到的、被公众普遍接受、易于保管和携带的,作为交换其他产品的中间产品,因此,自然的货币是通过无数次交换从众多产品中分离出来的、充当交换媒介和支付手段的产品。

早期的货币是从实物产品中分离出来,如金、银,至近代,随着现代银行诞生及金融循环的逐渐形成、完善,现代货币才从金融产品中分离出来,即从银行券演变为纸币,并被国家以法律的形式明确,由中央银行垄断发行(生产)。

       1、货币的范畴

       基于使用货币交换的习惯、偏好及流动性原因,货币的范畴应只限定于可即时交换、即时支付、可最终清算的范围。现代货币的范畴系指在某一时点由中央银行发行的、分布于实物循环和金融之中的那部分货币,它是一种高流动性、零收益特殊金融产品,有别于其他诸如存款、债券、票据等金融产品。

       2、货币的价值

       货币从产品中分离出来,必须具有一般产品都具有的“有价”、“稀缺”的特点。现代货币其本身不具有价值,从单个交换流程分析,货币只是充当交换中介,本身是否有价似乎无关紧要,但是,从一个完整的交换(“产品-货币”、“货币-产品”)分析,货币与产品之间存在一种对应关系,若无相应的产品可供交换,货币则毫无价值可言。因此,要让本身无价值的货币成为“有价”,就必须让货币像实物产品那样地稀缺,才保证其能够交换到相应的产品。

       3、货币的发行

       货币是一种产品,产品如何生产,货币就应该如何发行。现代货币属于一种金融产品,金融产品生产主要采用担保方式,担保形式主要有质押、抵押、保证等三种,货币发行若要保证其价值就应该有相应的担保,将黄金储备作为货币发行的质押,将可供交换的产品作为货币发行的抵押,将外汇储备作为他国货币的保证,无担保的、信用方式发行的货币往往会引发货币的贬值,因此,最优的货币数量并非是固定速率增长的货币数量,而是与实物产品和金融产品数量挂钩。

       4、货币的需求

       货币需求由流动偏好、消费、投资与投机对货币的需求组成。

       流动偏好的货币需求与资产总规模正相关,消费的货币需求取决于人们对产品效用,投资的货币需求取决于要素资产收益率,上述三项需求受边际效用递减、边效益递减的影响,它们对货币的需求一旦达到自然利率临界时将不再增长,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数量水平上。投机的货币需求取于价格波动。市场中随时随地都会发生价格波动虽然不一定都会引致投机,但只要价格波动率与市场利率形成套利,投机的货币需求就完全受制于人性的贪婪,会无限增加。因此,对于中央银行而言,只要维持货币适度的稀缺性,货币供给多少,货币需求便有多少,货币供需自动均衡,这是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的基础。

       在商品货币时代,当一种特殊产品(如金、银)作为货币时,有限的供给与无限的需求组合,人们对这种特殊产品需求自动与供给持平;在纸币或电子货币时代,货币发行的成本几近于“零”,与商品货币相比可作无限供给,货币的数量成了中央银行维持其稀缺的重要工具,货币自动均衡是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的基础。尽管货币供给在宏观上只会过多而不会过剩,但是在微观上受收入水平限制,人们能够实现的货币需求只能是有限的而且是不足的,于是便产生货币融通,并形成货币的市场利率。

       5、货币的渠道

       现行的货币发行是沿中央银行——银行——厂商——居民的渠道进入流通,即货币是经由金融循环进入实物循环,金融“厂商”在货币融通方面具有相应的“优先权”,首先是保证自身的流动性,然后再满足居民、厂商的货币需求。虽然金融循环的主要功能是为实物循环提供货币融通,但其自身也会占用一部分货币,在金融产品的生产和交换也会“消耗”一部分货币,这与引擎输出动力的同时自身也在消耗一部分动力是一个原理。

       货币一经发行,在金融资产和实物资产收益水平的诱导下,不是用于金融产品生产与交换,就是用于实物产品生产与交换,前者剔除进入实物循环部分后构成投机,后者剔除进入金融循环部分后构成消费、投资,因此,货币在两循环中的分布不仅决定了社会需求的总量和结构,而且还决定了金融产品与实物产品的产量与价格水平、金融资产与实物资产的名义价值。

       6、货币的计算

       美国经济学家欧文·费雪在其1911年出版的《货币的购买力》中,提出了交易方程式:MV=PT,式中,M表示一定时期流通中货币的平均数量;V表示一定时期单位货币的平均周转次数即货币流通速度;P表示商品和劳务价格的加权平均数;T表示商品和劳务的交易数量。

       按照方程原理,费雪方程不仅适用于实物循环,同样也适用于金融循环,但是,目前对费雪方程的运用是忽略金融循环的,将P限定于实物产品的价格,T限定于实物产品的产量,甚至有时将部分流动性较高的金融产品也计入M来计算,由于金融产品的生产周期远低于实物产品,金融循环中的货币流通速度远高于实物循环,这样计算出来的结果与货币运行的实际情况往往都有很大的差距。因此,运用费雪方程时,应将实物循环、金融循环分开。

       六、资产概论

资产带来收入,收入配置产品,产品积累资产,这既是一种因果,又是一种制约,周而复始,生生不息。

1、资产收入

资产的天性是能给拥有者带来收入,它由产品积累而来,可通过对其有效使用(即用资产生产产品,并予以出售)取得收入,不排除处置来自资产本身价格变化所带来的收入。一般情况下,要素类资产带来利润,金融资产带来利息或分红,消费类资产“积累”的人力资产,进而带来工资。

2、资产积累

资产是有成本的,它包括购置成本和使用成本,这就需要资产拥有者以收入去维持。居民取得收入后,对产品——资产的配置,会有意或无意地根据期初的资产组合、效用最大化、未来收入最大化来购买产品和配置资产,按偏好序列依次选购满足自己及其家庭日常生活需要的消费类实物产品、能带来回报的要素类实物产品、金融产品,尽管受收入支出预算的约束,人们可以通过债务杠杆,将自己的资产规模扩张至收入所能支持的水平之内。厂商对产品——资产的配置是按利润最大化的原则来配置,当实物产品收益率高于金融资产时,增加要素类产品购买,反之则增加金融产品购买,所积累的资产规模在预算约束安排上同样遵循——每期摊销的资产成本≤收入。

收入水平不仅决定资产增量,并且还影响资产总量。

3、资产组合

尽管在微观层面资产组合有无数种选择,但在宏观层只有实物产品和金融产品二类,按边际法则可知:资产边际成本=资产边际效用(或资产边际成本=资产边际收益)时,资产实现了效用最大化(或利润最大化)。在两类资产组合中,实物资产总量的变化与宏观经济目标密切相关,若实物资产增加,就业、产量、收入和需求则相应增加,反之则下降。金融资产对宏观经济目标影响,要通过实物资产变化来实现,因而相对较为间接。

4、资产扩张

        人们所拥有的资产分可分四类:货币、实物资产(可分消费类资产和要素类资产)、金融资产和人力资产。

        资产的扩张沿如下程序进行:流通中货币供应量(存量)为M,各市场主体为资产成本支付保留的货币准备金与收入的比率均为α,第一轮交换的收入为Y,所配置的资产数量则为Y,第二轮交换的收入为Y(1-α),所配置的资产数量为Y(1-α),……第n轮交换的收入为Y(1-α)n,所配置的资产数量为Y(1-α)n,……如此反复循环,直至全部货币用作资产维持的支付准备金,即α=M/Y时,资产扩张的趋势方停止,这时在两大循环中所积累的社会总资产A=Y+Y(1-α)+Y(1-α)2+Y(1-α)3+……+Y(1-α)n……=Y/α

将α=M/Y代入上式,得出资产扩张方程为

A=Y2/M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①这里的交换轮次是收支转换的次数,系指从宏观层面去观察“收入-支出”的对产品产销与资产积累的连锁反应和累积效应,通俗表述就是“你的支出就是他人的收入,他人的支出可能成为你的收入”,“资产由购入产品积累而来”;②这里的资产扩张实质上一种收入-支出对资产的乘数效应,即支出可能积累比收入本身更多的资产。每个市场参与者对收入支出的配置总是沿“产品——资产——收入”的循环进行,选择何种产品,积累何种资产不仅直接影响居民、厂商自身的收入,而且还影响整个国民收入的总量。

5、资产迂回

一般情况,资产积累总是先实物资产,然后才是金融资产,资产扩张的方向为实物资产→金融资产,即实物资产变现后配置成金融资产,但是人们持有金融资产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获取实物资产,从理论上说,所有金融资产最终都得陆续“兑现”,沿着资产扩张的相反方向迂回至实物产品,因此,所谓的金融资产迂回就是金融资产——货币——实物资产,与资产迂回相对应的概念为实物资产——货币——金融资产,即实物资产变现。

出售新生产的实物产品收入和实物资产变现所得构成实物循环中可支配的收入,乘以储蓄率可得实物循环漏出量;新生产金融产品筹集的货币和金融资产兑现货币则构成金融循环中可支配的货币,乘以投资率则构成实物循环注入量。

实物循环的漏出量=可支配收入*储蓄率

实物循环的注入量=可支配货币*投资率

金融资产迂回量、实物资产变现量是除投资、储蓄之外影响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变量。当实物资产收益率>金融资产收益率时,实物循环漏出量<注入量,实物循环的总供给和总需求规模扩大,反之,则实物循环漏出量>注入量,实物循环的总供给和总需求规模萎缩。

6、资产陷阱

经济发展不仅意味供给与需求规模的扩大,同样意味着资产规模的扩张,由于资产收入的不确定性,资产经营存在诸多不确定的因素,主要表现在:

⑴ 增速陷阱。

        在现行的游戏规则下,金融资产以复利方式计利,呈几何级数增长;实物资产则以收入减成本方式计利,呈算术级数增长。由于两类资产增长速度不一,若干个循环周期后,金融资产与实物资产之间会形成一个差额,当差额扩大至实物资产数量不能满足金融资产迂回时,市场无形之手会通过实物资产的价格上涨、金融资产的损失等方式予以熨平。这种资产差额纠偏机制给人们带来的是淡淡的忧伤还是深深的恐惧,在目前的情况下还很难用数理方程来表示,其究竟会产生怎样的后果也确实难以预期,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两类资产差额越大、消除时间越短,对经济循环的冲击越剧烈。

        ⑵ 泡沫虚幻

        资产交易时的定价并不完全按照其重置成本,更多地依据资产未来收入的现值。市场是有效的,所有与资产有关的信息都会被参与者知悉并计算到资产价格之中,但有效的市场也会做出过度的反映,在盲目的乐观、非理性的投机的驱使下,资产价格会被抬升到脱离其内在价值水平,直至资产本身的收入无法维持其成本而崩溃,整个经济循环急剧萎缩,失业、通胀与恐慌随之而来。

        ⑶ 金融脱实

        若从“迂回”角度看,金融资产至少应在价值与实物资产相一致,金融脱实系指货币融通脱离实物产品生产、交换,金融资产无实物资产与之对应。对实物循环,金融机构生产金融产品的方式(为供需循环提供货币融通)通常有二种方式,一种是单方的,仅为供方或需方提供融资,另一种是对双方的,同时为供需双方提供融资,所积累的金融资产虽然与实物资产不一致,但总体上受实物产品边际递减的约束,其最大值不会超过实物产品的两倍;此外,在为实物循环提供货币融通的同时,金融机构也为投机者在各类产品(主要为金融产品)之间的套利提供融资,这种由投机所诱发货币融通需求是无限的,一旦与无边际限制的金融产品生产方式相结合结合,所积累的金融资产规模可能超出实物资产若干倍。金融脱实可用金融资产/实物资产的比值来反映,金融资产/实物资产的比值往往会大于1,当比值从0-1提升时,实物产品的生产循环资金限制由紧向松、经济增长速度由慢变快、社会总资产由少变多的转化过程,当比值超过1时,金融资产逐渐脱离实物资产支撑,金融循环对实物循环价值创造的“催化”效率出现下降倾向,当比值超过2时,超出部分必定与实物产品生产交换无关。

        综上,金融资产依赖于实物资产而存在,出于效用和收入最大化,人类的天性总是将资产扩张至收入水平所能支持的最大状态,以期取得更大的收入,优先扩张的虽然是实物资产,但实物资产有边际递减的特性,当实物资产达到边际极限时,金融资产则成了最好的选择,于是实物资产成为金融资产的“迂回”准备,基础金融资产成为衍生金融资产的“迂回”准备,金融资产总量可能达到一个天文数字,完全脱离实物资产的支持,最终实物资产的收入无法维持巨额的金融资产收益水平,正常的资产循环积累无法维系。

        七、自然增长率

        经济增长毫无疑问会让人们在现在与将来之间作出选择,节制当前的消费,增加对未来的投资,这就会带来“有无节制意愿”及“有无承担能力”二个现实问题。

        任何一个经济体的节制意愿主要是通过储蓄水平表现出来,但储蓄只是为经济增长提供了一种现实的可能,如片面地强调 “储蓄=投资,储蓄率与增长率高度相关,储蓄率越高增长率就越高”,就会忽略了过度储蓄转化为投资所诱发的成本推动型通胀、以及对现行的实物循环资源的挤占与冲击。从社会资源所能够承担的角度分析,经济增长除储蓄外,还有赖于实物资产、人力资产和技术水平所能达到的、所能承担增长速度的层面,即投资率等于其实物资产收益率时,投资活动才不会影响原有的供需水平,不会诱发通胀(投资率大于资产收益率)或紧缩(投资率小于资产收益率)。因此,自然增长率是一个经济体各市场主体愿意承受并且能够承担的增长速度,在这个速度上增长可能会带来结构性的价格调整,但不会造成通货膨胀,它由储蓄率和实物资产收益率共同决定,并且取值于储蓄率或实物资产收益率中相对较小的一方。即:

自然增长率=资产产量比*Min(储蓄率,实物资产收益率)

资产产量比=收入增量/资产增量

        投资既属需求范畴,又能扩大供给,其变动幅度与资产收益率直接相关,从供给角度看,若资产收益率足诱导投资弥补资产损耗(重置投资),并且新净增加部正好与资产收益相当,那么这种收入转化投资是对产品产量、资产积累及收入是一种自然的“加速”。

        八、生产力与产量

        生产力就是实物产品的生产能力,生产力水平可以近似地与潜在产量划上等号,发展生产力就应当是促进潜在产量沿着自然增长率的水平增长。

        潜在产量是在合理地利用现有要素资产和人力资产前提下所能生产的产量。实际产量是在现有要素资产和人力资产条件下实际生产的产量,实际产量对资产的利用可能是合理的,也可能是过度的或不足的,尽管影响产量的因素还包括技术,但技术这一因素则更多地在反映在要素资产和人力资产中。

        如果说潜在产量是一种生产能力,那实际产量则是这种能力的实际发挥,有能力生产多少产品是一回事,实际生产多少产品是另一回事,虽然两种产量的决定因素虽然相同,但由于要素资产、人力资产的使用不一定处于在充分、合理状态,实际产量往往会与潜在产量不一致。短期内,实际产量低于潜在产量时,有效需求增加可使实际产量较快地达到潜在产量水平,但是,在实际产量已经处于在潜在产量水平时,有效需求对实际产量的刺激作用会明显下降,而价格水平则会快速上升。

        九、政府干预

        在市场中存在二种完全相反的力量,一种均衡之力,另一种是反均衡之力,供给和需求都包涵有均衡与反均衡之力,趋向于确定数量需求的供给、趋向于确定数量供给的需求为均衡之力,反之,背离于确定数量需求的供给、背离于确定数量供给的需求则为反均衡之力,无数产品的生产与销售,起点不一、质数不同,要在同一时期内或同一时点上实现“一般均衡”几乎没有可能。在这种“一般不均衡”的情况下,供给的出清和需求的满足,市场在多数情况下只解决其“大数”,剩余的“尾数”或跨期均衡或损失或二种情况兼而有之。剩余“尾数”主要表现为二种,一是“未清供给”,二是“未尽需求”,市场自身对这种“尾数”(即不均衡)具有一定的“免疫”能力,只要不超过其承受临界——未清供给的损失未超出资产收益能覆盖限度或“忍耐”的需求不致于令人们看不到希望,经济循环仍会以“亚健康”状态运行。

        总供给、总需求相对波动和相互偏离造成国民生产总值不规则地扩张与收缩的过程就是商业周期,危机则是经济周期中的一种极端情形,往往由一些非理性的消费、非理性的投资、非理性的投机、非理性的生产等不“健康”的行为以及其这些不“健康”行为所积累“尾数”损失超出市场自身的“免疫”能力,最终引发市场某些机能不能正常发挥,供需规模大幅萎缩。危机中的市场并非完全崩溃,仍然按照其规则在发挥着作用,不排除以剧烈的手段预以修正。因此,市场不是“失灵”,而是“生病”,均衡不是最优,而是一种稳定状态。

政府相机决择的干预政策应该围绕(总)供给与(总)需求展开,同时从供给、需求双方入手,通过货币、财政工具,引导潜在产能自然增长,刺激潜在产能实现,校调需求总量,实现供需基本平衡。具体为:

        1、政策目标

        对实物循环的目标:⑴确保潜在产量沿着自然方向增长,这是一个增加就业的基本要求,也是一个长期的政策导向;⑵刺激潜在产量的实现,引导总供给=潜在产量;⑶调节有效需求,总需求=总供给。

对金融循环的目标,⑴跨期调节储蓄与投资,使储蓄=投资,⑵控制金融资产/实物资产的比例适度,维持金融资产的价值稳定,消除金融外部性。

        2、健康指标

        经济是一个有机体,各市场主体既相互竞争又彼此依存,各市场行为既相互影响又互为因果,各种因素相互作用使整个经济呈周而复始方式循环。在循环中,确实存在一些可观察、统计,并且可以从宏观上反映经济运行的“健康”状况的变量、比值。这就是健康指标,它包括但不仅于:

⑴国民资产总量=实物资产总量+金融资产总量;

⑵实物资产总量=居民、厂商、金融等各部门拥有的实物资产总和;

⑶金融资产总量=居民、厂商、金融等各部门拥有的金融资产总和;

⑷实物资产增量=实物资产总量n-实物资产总量n-1;

⑸金融资产增量=金融资产总量n-金融资产总量n-1;

⑹实物资产收益率=厂商毛利总和/实物资产总量;

⑺金融资产收益率=金融部门毛利总和/金融资产总量。

        健康指标应当是一个系列,分布在经济循环的各个环节,如同医学上的病理切片,用于诊断经济循环中出现的各种“症状”,每一项指标均应有相对应的干预措施,若指标值在市场“免疫”范围内,政府可以不进行调节,反之,则须按相应的政策方案机动地决定和选择。如金融资产收益率>实物资产收益率,调高金融机构所得税率,降低厂商所得税率、借贷利率。

(指标的作用及其对应的政策组合略)

        3、干预原则

        ⑴市场优先

        市场是有效的,总能在大多数时期、大多数领域解决大多数问题,政策干预代替不了市场,相机决择所需要做的无非是——解决市场在少数时期、少数领域所不能解决的问题。面对诸多“非理性”的经济行为,首先观测各项“健康指标”变化情况,若在市场“免疫”力内,不影响其平稳运行时(领域内)采取自由放任,若出现“异常”时(领域内)作一些补位干预,总之,市场调节优先,政府干预补充。

        ⑵价值则重

        实物产品和实物资产是经济发展真正的目的所在,金融产品和金融资产则是实现这一目的的手段;实物产品和实物资产是价值的核心,是满足居民需求的基础;金融产品和金融资产则是价值的表现,必须依赖实物产品和实物资产得以存在。实物经济循环不是一个完全封闭的经济循环,若仅依靠厂商自身积累循环所需要的资本,效率非常低下,时间非常漫长,客观上离不开金融循环的融资“催化”;金融循环为实物循环提供融后会积累为数众多的金融资产,当这些金融资产积累到一定规模时,各种金融资产间彼此的套利投机会使货币留滞在金融循环内部,偏离实物循环的价值创造,因此,在制定宏观经济政策(特别是货币政策)时,必须以实物经济循环的价值为重心,适度控制金融循环中的投机,抑制金融资产过度扩张。

        ⑶和面法则

        和面时,面粉多加水,水份多加面粉。对于实物循环的总供给与总需求的调节也是如此,若总供给之“面”过剩,则诱导需求之“水”,若需求之“水”过多,则刺激供给之“面”,动态、跨期地调整其差额,以期更大的收入“蛋糕”;对于金融循环,金融产品的供给与需求的调节虽然可参照“和面原则”,但调控的重点则在于防止金融资产规模无节制地扩张与过度地自我循环。

        ⑷收益均衡

        实物资产与金融资产收益率影响人们对产品的选择,产品的选择不仅决定消费、投资和投机,而且还决定了收入。相对于金融资产,实物资产收益率过高会诱发实物循环的经济过热,过低则会刺激金融循环中的投机,只有在两者相接近或略高于金融资产收益率时,才能使各市场主体保持平静、理性的心态,使货币保持一种中性状态,不致于使两类资产失衡。

        4、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是指政府、中央银行和其他管理部门对货币发行与回收、金融产品供给与需求所实施的措施总和。货币政策主要是围绕着两个所能控制的变量——利率、货币数量两个可控变量展开。

        ⑴利率调节

        利率是一种资产收益率的调节工具。一般情况下,利率变化与实物资产收益率呈反比,但对于金融资产则要比对实物资产大得多,复杂得多,若利率上升,借贷资本对应的金融资产(如存款、贷款、债券等)收益率上升,权益资本对应的金融资产(如股票),若利率下降,上述资产的收益率变化则相反,也正是这一原因,利率无论是向上调节还是向下调节,会在诸多金融资产间带来套利机会,投机交易增加,货币留滞于金融循环中的数量、时间增加。

利率影响力的大小与各类资产收益率和利率的差额相关,差额越大影响越低,越小则影响越大,当某项资产收益率远大于或小于利率时,利率的变化对该项资产积累的影响几乎不发生作用,除非利率变化幅度足以覆盖其差额,因此,合理的利率不是越低越好,更不是越高越好,而是能使两大资产收益趋向于均衡的政策组合。

        ⑵货币供给

         货币在两大循环中的配置,不仅决定两大产品的供需总量、结构,而且决定两大类资产的总量、结构。从流量看,实物循环中的货币通过储蓄进入金融循环,金融循环中的货币通过投资进入实物循环,金融循环中的货币决定了金融产品的供给与需求,实物循环中的货币决定了实物产品的供给与需求,若留滞于金融循环的货币增加,储蓄大于投资,实物循环中的供需求规模收缩,若留滞于金融循环的货币减少,储蓄小于投资,实物循环中的供需规模扩张。 从存量看,在资产成本备付的杠杆下,货币存量决定了社会总资产扩张可能性边界(资产A=Y/M),货币存量中配置于两大循环的数量则各自决定其对应的资产规模。因此,货币供给的关键在于能否保持货币一个合理数量与分布,来维持一个合理的产品供需规模、结构,一个合理的资产总量、结构。

       5、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是政府根据法律规定,凭借公共授权,通过征缴税费、发行公债取得收入,安排支出、转移支付来影响宏观经济目标实现的行动原则、方法、措施的总称。

财政,首先是满足一国政府正常运转的需要,然后才是发挥资源配置、调节分配和稳定经济的作用。在稳定经济方面,不同于货币政策发挥影响力大小是基于偏好如何,财政政策作用则正是基于非理性偏好的纠偏。从宏观、          从收支总量分析,税收、规费的征收和借债收入无疑是压缩了经济循环的规模总量,各类预算支出则又是经济规模的总量扩张,如此一增一减,财政调节作用存在自我抵消,但是,客观上由于财政收入、支出结构的非一致性,财政政策稳定经济的能力主要是体现在结构调整方面。

一个能对宏观经济施加影响的财政政策应从收、支二方向发挥作用,在收入方面,通过可调节的税率、税收转移的方法,平衡金融资产和实物资产的收益水平,引导社会总资产结构趋向宏观经济目标的需要;在支出方面,可在居民“不愿意”消费、投资,以及厂商“不愿意”追加要素、增加产量的情况下,发行公债,扩大公共物品采购、基础设施投入、通用技术的开发,必要时以参股、控股形式调节投资等,将居民、厂商收入中“不愿意”消费和投资的部分转化为有效需求,平衡总供给和总需求、微调供需结构。

         经济科学不同于自然科学,没有永恒的真理,也没有绝对的假设,每种理论都有其时代性和适用性,随着制度的变迁、生活方式改变、逐利手段的改进,经济规律也会相应发生变化,因为很多经济学理论是建立在意念欲望——实际行为——现实结果的关系上,如过度地阐述意念、欲望、满足等意识范畴的现象,经济学可能会变成一种宗教。凯恩斯理论对古典理论“革命”性的突破——不在于三个基本心理规律,也不在于他的流动偏好理论,而在于政府干预,这在相当上的程度上触动了自亚当.斯密以来所形成的“自私的动机,私有的企业,竞争的市场”自由放任的体系。我们应该明白,经济循环不是大自然所特有的,而是人类基于实现自身欲望与需求所“人造”的系统,既然是“人造”的,就可以进行“造”。自《通论问世以来,政府干预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国家带来结果不尽相同,我们不应该只看到“滞胀”一面,因为其毕竟给这个世界带来二后近二十年的繁荣,此,我们所需要做的不是充当凯恩斯革命“反革命”来复古传统宗教”,而疏理收入——产品——资产的经循环的各个节点,收集宏观大数据基础上确定经济发展目标衡量经济循环的健康状况,相机决政府干预时机、政策、方法程度从需求到供给将凯恩斯革命进行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