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市场化会给中国经济和金融带来广发而深刻的影响。近年来已有许多文献探讨了利率市场化带给商业银行和金融市场的影响。例如,利率市场化倾向于缩小银行息差,促使商业银行转变经营方式(中国工商银行城市金融研究所,2008)。但是,如何认识利率市场化带给中央银行货币政策转型的影响,现有文献中相对少见。本文希望对此问题提出探讨。
本文认为,利率市场化的实质不仅在于中央银行放弃对存贷款利率的直接决定权,而且在于金融体系的市场化,即金融体系的各个组成部分和各个环节之间相互连通。各类金融机构、投资者和参与者在金融市场的这些组成部分和环节之间按照收益率(利率)和风险参数自主地进行资金配置决策。以此为基础的利率形成就是符合市场化原则的利率决定。同时,中央银行作为货币政策决策者和实施者,其货币政策行为方式也应进行重要调整。中央银行既不应该对市场利率行情“放任自流”,也不应象过去那样将货币政策操作的重点仅仅局限在货币数量的控制上。在推进利率市场进程中,中央银行应高度重视国内货币市场的基础建设,不断增强对货币市场基准利率走势的影响力和控制力,并进而引导国内金融市场利率总体行情朝着符合货币政策预期目标的基本方向运行。
本文以下分四个部分展开论述。第一节概述近年来国内货币市场上重要利率指标的变动趋势,指出其与宏观经济走势的“不吻合”之处。第二节简略考察近年来国内货币政策数量型工具运作的基本特点和趋势,说明其在可持续性和利率行情影响力上的局限性。第三节简略分析货币市场与信贷市场利率的差别,并指出其中所蕴含的结构性因素。第四节从理论角度说明货币市场利率在包括信贷市场在内的整个金融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并说明中央银行对货币市场利率的调节所具有的宏观作用以及成为利率市场化完成之后货币政策方式的新特点。
一、 近年来国内利率行情的“异常”变动趋势
国内金融市场上现在已有多种市场化利率指标,它们的变动主要受所在市场资金供求的影响,因此能作为观察利率行情的重要变量。这里,我们可以选择全国银行间同业隔夜拆借利率和7天期拆借利率这两个指标。在所有不同期限的同业拆借业务中,隔夜和7天期这两个档次上的交易额最大,前者平均每月超过2万亿元,后者超过3千亿,远远大于其他期限的交易额(数百亿元甚至不超过10亿元)。
图1和图2分别显示这两个交易期限上拆借利率在2011年1月至2014年3月的走势。从这两图可以看出,两个利率指标的平均水平在2013年都高于各自在2011和2012年达到的程度;而且,它们在2014年1-3月的水平也略高于2013年的同期水平,至少是不低于后者。也就是说,自2011年初以来,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利率不仅没有出现下降趋势,而且还有一定的上升趋势。
图1: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隔夜拆借利率,%,2011.1-2014.3
数来来源和说明:中国人民银行网站:“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交易期限分类统计表”;横坐标为每年1月到12月。
图2: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7天拆借利率,%,2011.1-2014.3
数据来源和说明:同图1
判断利率水平的高低,毫无疑问应该联系宏观经济指标的变动。通常认为,经济增长、通货膨胀、货币供给、财政平衡和国际收支平衡是影响利率走势的基本相关因素。概括地说,经济增长减速时,企业部门借贷需求的增速也会减缓,利率倾向于下降;通货膨胀下降时,居民部门储蓄倾向会增加,利率趋于下降;若货币需求保持不变,货币供给增加会导致利率下降;财政平衡改善意味着政府部门借贷需求减少,从而可引致利率(政府债券收益率)下降;国际收支顺差(经常账户顺差)意味着外部资金流入,即增加国内金融市场上的可贷资金供给,进而引致国内利率下降。这些非常一般性的因果关系皆为教科书的概括,尽管各自都伴随一定的条件,但不失为判断利率走势高低的重要参照因素。
但从近年来中国宏观经济的实际情况来看,利率走势却与这几个重要指标的走势不尽吻合,它们似乎都不支持利率水平的升高或居高不下。在2011-2013年期间,国内生产总值(GDP)实际增长率从9.2%下降到7.7%,居民消费价格(CPI)上涨率从5.4%下降到2.6%,广义货币增长率保持基本不变(13.6%,其中2012年为13.8%),经常账户顺差与国内生产总值比率略有增加,从1.9%到2%(其中2012年为2.6%)。在这五个指标中,仅有财政赤字与国内生产总值比率有所上升,从2011年1.1%升至2013年1.9%(其中2012年为1.6%)。
从这些对比来看,导致2011年初以来利率上升或居高不下的原因,除了财政赤字增加之外,一定还有别的因素。最有可能的原因是企业部门债务率的上升。已有的一些估算结果表明,自2009年以来,国内企业部门的广义负债一直快速增长,其增长速度不仅超过了国内生产总值的实际增长率,而且也高于国内生产总值的名义增长率(参见李杨等,2013;马俊等,2012;徐诺金,2014)。这样,债务率(广义负债与名义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也在不断上升中。所谓“广义负债”,不仅包括企业对银行的借贷,也包括企业在债券和票据市场的融资,还包括企业相互间的拆借和其他各种欠款等。在经济增长减速的大背景下,企业负债率的上升也意味着它们通过举借新债去偿还到期旧债的压力在不断增加,而这就倾向于推动利率上升。可以说,企业部门负债率是影响利率水平走势的“第六个”重要宏观经济因素。
如果承认企业部门高负债是影响近年来国内利率走势的一个重要因素,那么,这也提出一个问题:如何能引导国内利率不继续升高甚至有所下降呢?倘若任由利率走势让企业部门负债状况来决定,不难预料利率的进一步上升或迟或早将引致债务困境,并很可能促使企业债务困境以相对剧烈的形式转化为债务危机。既然企业部门的大量债务来自金融系统 – 包括各类信贷机构、债券和票据市场等,那么,企业部门的债务危机也将引发金融系统的风险。因此,无论是从宏观经济稳定还是金融系统稳定的角度看,对利率走势的关注都应当提高到政策层面,需要从货币政策的作用和有效性角度来加以考虑。因此,这也涉及到如何看待利率市场化背景下货币政策运行的方式问题。
二、近年来数量型货币政策操作的特征
在回答如何看待利率市场化背景下货币政策实施的有效方式这个问题之前,有必要首先概述一下近年来中国数量型货币政策操作的一些重要特征以及所面临的局限性。
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包括存款准备金率、政府债券买卖、外汇买卖和中央银行金融票据发行与回购等等。这些工具的共同特点是,它们的运用都直接并立即反映在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中。从这个角度看,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操作也可以视为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调整(参见王国刚2010)。而且,从中央银行与存款机构的相互关系看,两者资产负债表的变动通常具有密切的联动性,即前者(或后者)资产负债表的变动多少会快速地甚至成比例地反映到后者(或前者)的资产负债表上。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中的负债项目(流通中现金、准备金和央行票据)多少对应着存款机构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项目,而资产项目(政府债券持有和外汇储备持有)也与存款机构资产负债表中的负债项目有关系。总之,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所影响的对象主要是货币供给及其变动,即各类存款的变动。
我们可以结合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依次来检查上述四大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的变动情况,并看看他们各自所面临的问题。
存款准备金率
存库准备金率是近年来中央银行相对频繁使用的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其重要性可以从存款准备金余额占中央银行总负债的比重来看待。图3显示2011年1月至2014年2月期间存款准备金余额及占总负债比重。可以看出,在所考察的三年多时间中,存款准备金余额持续增多;存款准备金比重在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持续上升,从40%上升到65%;随后,该比重围绕65%水平呈现小幅波动情形。
图3:存款准备金余额及其比率,2011.1-2014.2
数据来源和说明:中国人民银行网站:“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右坐标为准备金/总负债比率(%)。
存款准备金余额占中央银行负债总额的65%,表明这是近年来中央银行负债方政策工具中的最重要一项。毫无疑问,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对货币供给和信贷变动的走势都有显著的影响,尤其是在货币供给和信贷走势出现重大变动趋势时尤其如此。但是,当货币供给和信贷走势“相对平静”时,即它们的增长率未出现显著变动时,存款准备金率作为一项政策工具的使用就可能不那么具有灵活性。从前面提到的一个情况 – 银行间拆借利率在2013比2011和2012年都有所上升 – 来看,这正好表明,在维持存款准备金率相对稳定的时候,货币市场上的利率行情却可能出现重要变动。
从国际经验看,许多国家的中央银行近年来都放弃了存款准备金率作为一项重要货币政策工具。其中的缘由有多方面。首先,在存款资金总规模已十分巨大的背景下,任何幅度上的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都会对银行体系的运行带来显著的冲击效应。其次,历史上,存款准备金作为一种预防银行体系风险(尤其是流动性风险)的办法,近来越来越多地由银行机构资本金充足度的监管所替代。第三,在各国金融市场日益开放的背景下,存款准备金率的差别及其变动都可能成为影响跨境资金流动的一个重要因素。
概括地说,存款准备金率是一个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或许因为它所具有的、甚至是极其重要的所用的特点,这个政策手段不适合于用作货币政策“微调”的工具。
外汇储备资产积累
作为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中资产方的外汇储备资产的增长,严格意义上不等同于中央银行的其他货币政策数量型工具。中央银行之所以购买外汇资产,主要目的是在国际收支顺差即境外资金持续大规模流入的背景下维持人民币汇率的基本稳定。如果说外汇储备资产及其变动也是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工具,那么,这显然是一种被动性的政策工具。
图4现实2011年1月至2014年2月外汇资产余额及在中央银行总资产中的比重。由于外汇储备资产已换算为人民币标价,这里的数字多少参和了汇率变动的影响。尽管如此,我们仍可从中看出一些趋势性的情况。首先,在这个时期之初,外汇资产比重已达到很高的程度,超过了77%。这表明,外汇储备已成为中央银行资产方最重要的项目。其次,在整个考察时期内,外汇资产余额及其比重基本上都保持了上升趋势,仅在2011年最后几个月到2012年末之间出现过绝对额基本稳定、相对额有所下降的情况。第三,自2011年年中以来,外汇储备在中央银行总资产中的比重平均水平超过80%,理论上已有接近极限的嫌疑。在常规货币体制下,中央银行必然持有国内资产,即外汇资产比重不可能达到100%。后面有关政府债券持有的情况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这一点。
图4:外汇资产及其比率,2011.1-2014.3
数据来源与说明:同图3。
外汇资产的大量持有客观上不利于中央银行针对国内宏观经济形势而进行货币政策调整。前面提到,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准备金率频繁调整,在很大程度上出于冲销外汇储备资产的快速增长的目的,即阻止本币资金供给随外汇储备资产的增长而同步增长。换言之,外汇储备资产增加伴随着中央银行对其他货币政策工具的反向使用。
随着人民币汇率体制转向具有更多弹性的体制,随着中国国际收支平衡状况的变化,外汇资产的增长趋势将逐渐减缓。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调整将因此获得较多的灵活性,即不再显著地受制于外汇市场行情的牵制。同时,汇率体制的更多弹性客观上也会为中央银行使用利率工具提供更多的空间。反过来说也是一样,如欲让利率工具发挥更大作用,中央银行应需要减少外汇资产积累。
政府债券买卖
政府债券买卖是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业务,即通过公开的证券市场上的交易,中央银行买进政府债券增加货币供给,卖出政府债券回笼货币市场资金。在各国货币政策实践中,政府债券买卖之所以成为流行的货币政策操作工具,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在一国金融市场上,本国中央政府债券通常被视为风险程度最低的资产,中央银行以此方式进行货币政策操作,通常不发生风险转移问题。二是此种操作经由规范的证券市场,具有必要的透明度,公众不必产生信任和信心问题。
图5:政府债券持有及其比率,2011.1-2014.2
数据来源与说明:同图3;这里“政府债券持有”对应于原表中“对政府债权”。
图5显示2011年1月至2014年2月政府债券持有及占总资产比重。在这考察期间,政府债券持有比重仅为5.7%,随后还不断有所下降,到2014年4月降低至4.7%。这表明,政府债券持有在所考察时期内未成为货币政策操作各项工具中的重要一项。
理论上,中央银行增加持有政府债券,意味着增加货币供给,促使利率(国债收益率)下降;减少政府债券持有,则意味着减少货币供给,促使利率(国债收益率)上升。实际情况是否如此,还应参照中央银行在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上的其他操作,例如参看下面所说的央行票据发行与回购的情况。并不能简单地说,从图5所显示的政府债券持有趋于减少的情况就立即得出自2011年初以来中央银行在实行紧缩性货币政策操作的结论。但是,至少可以说,减持政府债券的操作应对国债收益率乃至银行间拆借利率行情多少产生了一定影响。国债收益率是货币市场上极其重要的利率指标之一。在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国债收益率甚至具有基准利率的作用。这也意味着,在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中,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操作的重心将会更多地转向对市场基准利率的关注,并且因此更加重视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中的政府债券持有上的操作。
央行票据发行与回购
中央银行金融票据是一种货币政策工具的创新,旨在回笼市场流动性,即金融体系中的短期性资金。它是公开市场业务(政府债券买卖)的一个反向操作,具有对冲性质。更准确地说,央行票据的对冲性质主要针对外汇市场操作,即在国际收支大规模顺差和央行不断吸收外汇储备资产的背景下,发行央行票据可起到至少部分地回收货币供给的作用。
图6显示,2011年年初时,央行票据发行余额为3.85万亿元,约占当时中央银行总负债的14.3%。这两个数字都超过了当时政府债券的水平(1.54万亿元和5.7%)。可见在那个时候央行票据的重要性已超过传统类型的公开市场业务。
图6:央行票据余额及其比率,2011.1-2014.2
数据来源和说明:同图3。
从图6中还可看到,从2011年年初到2014年2月,央行票据发行余额几乎呈现直线减少趋势,到时期结束时余额数已减少至7760亿元,其占央行总负债比重降低至2.4%。如果说发行央行票据属于对冲型紧缩性操作,那么,回购央行票据就是非对冲性松动性操作。联系前面提到的政府债券持有的变动,我们可以看下两者在2011年1月至2014年2月变动之和:政府债券持有余额在期间内减少108亿元,央行票据余额在期间内减少30,741亿元,两者的净值为30,633亿元。也就是说,传统类型的公开市场业务和创新型的央行票据两者共同的结果是,在所考察期间内,通过这两项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的操作基础货币供给净增加3万亿元。据此,不能认为这一期间数量型货币政策操作属于紧缩性的。
很明显,从中央银行的数量型货币政策操作的角度还难以解释为何货币市场利率在所考察期间出现上升的变动。换言之,这也意味着数量型货币政策操作与货币市场利率走势之间并不必然存在高度的对应关系。如果说货币市场利率在利率市场化完成之后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那么,显然应对对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作用的局限性有足够的认识,并因此而推动货币政策的转型。
三、货币市场与信贷市场的利差
在现行的体制下,存在两种利率:一是充分或接近于充分的市场化的利率,二是仍然受到政策管制的利率。前者可以由银行间拆借利率来代表。当然,属于这类情况的利率指标其实还有许多,例如,国债收益率,各类信用类债券的收益率,以及2012年7月以后的银行贷款利率,等等。后者则以银行存款利率为代表。按照现行政策规定,所有国内商业银行对个人存款客户支付的利率分别对应的期限支付中国人民银行所确定的“基准利率”并在有限范围内浮动。这种情况,已有研究者称之为“利率双轨制”(参见何东、王红林2011)。
按照相同期限进行比较的原则,图7显示了近三年多以来活期存款利率(规定利率)与银行间隔夜拆借利率的走势,图8显示了同一时期中1年期定期存款利率(规定利率)与银行间1年期拆借利率的走势。对后一个比较,需要稍加说明的是,这个期限上的银行间拆借业务并不如隔夜拆借那么活跃,前者的交易额(每月数亿或十来亿元)远不如后者那么大(每月上万亿甚至数万亿元)。这里仅仅出于按同期限进行比较的考虑,分别将它们排列在一起。
图7:活期存款利率与银行间隔夜拆借利率,%,2011.1-2014.3
数据来源与说明:本图中“活期存款利率”和图8中“1年期定期存库利率”数据来自中国人民银行网站:“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基准利率”;两种利率在图中所覆盖时期中有数次调整,各月数皆取当月调整后数。本图中“银行间隔夜拆借利率”和图8中“银行间1年期拆借利率”数据来自中国人民银行网站:“同业拆借交易期限分类统计”,其中个别月份的拆借利率数在原表中未有,故形成为图中的断点。
从图7和图8显示的情况看,值得注意的趋势有三:首先,银行间拆借利率波动性远大于规定利率。在所考察期间内,规定利率的调整发生了5此,分别在2011年2月、4月、7月和2012年6月;银行间拆借利率水平几乎每个月都在发生变动,而且经常在一月之中的每个交易日和交易时刻也发生变动。这不仅说明银行间拆借利率已经高度市场化,也表明在存款利率上的政策性规定的调整是相对不频繁不活跃的。
其次,按相同期限口径,银行间拆借利率显著高于银行存款利率。在所考察期间,活期存款平均水平为0.41%,银行间隔夜拆借利率平均水平为3.05%,两者之差2.65个百分点;类似地,1年期定期存款平均水平为3.16%,银行间1年期拆借利率平均水平为5.02%,两者之差为1.86个百分点。
第三,两种利率的走势未出现任何明显的趋同倾向,即利差的变动在时间上未表现出任何缩小的迹象。就活期存款利率与隔夜拆借利率而言,图7中的C曲线(即利差曲线)虽然出现了巨大波动,但在所考察时期中尚未见到稳定的下降趋势。前面提到,整个时期中这个利差的平均值为2.65个百分点,在2014年最初3个月中,利差值分别为3.01、2.14和1.95。最近的数字是否意味着持续性的下降,似值得关注。后面将要说明,若利率市场化得到进一步的推进,资金若在货币市场(包括银行间市场)和普通存款市场之间自由流通,这种利差将不可避免缩小。
图8:1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与银行间1年期拆借利率,%,2011.1-2014.3
数据来源与说明:同图7。
上述几点观察表明,银行间拆借利率与存款利率之间的差别是显著的,而且是持续性的。显然,这种差别也可以说是“结构性的”,即存在某些结构性或者说政策性制度性障碍,它们阻止了资金自由地从普通存款市场流向银行间市场或者说货币市场,妨碍了银行间市场或货币市场利率向普通存款市场上的利率水平靠拢。
这里银行一个意思,即在开放的条件下,银行间拆借利率应向普通存款市场上的利率水平靠拢。对此,应有一个补充说明。就我国近来的情况而言,银行间市场或货币市场上活跃的资金规模(就交易额指标而言)尚远远小于普通存款规模,前者通常为数万亿元,后者却高达数十万亿。利率水平的变动方向由资金供求的流向决定;利率变动的幅度由资金流动的规模决定。设若利率的资金供求弹性在两个市场上都相近,那么,显然,同等规模的资金流动带给资金流量较小市场的利率的影响就会大于带给资金流量较大市场的利率的影响。也就是说,若出现普通存款市场上的资金流向货币市场,那么,在开放的条件下,货币市场利率下降的幅度将显著地大于存款市场上利率的上升。
总之,我们从图7和图8中所观察到的持续性的显著利差,应当被理解为是中国金融体系中存在结构性障碍的证据。人们可以为这种结构性障碍给予不同的称呼,例如“利率双轨制”,或者就象许多金融教科书中所说的“市场分割”。这种情况,应当是利率市场化改革需要克服的一道关口,也是中央银行为实现货币政策转型所必须跨越的。
四、中央银行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操作的条件和作用
中国中央银行现行货币政策操作工具中包括数量型和价格型手段,在近年来实践中也是两种手段并用。中国货币政策实践取得了许多成绩,而且也受到过国际同行的好评(周小川,2013)。
另一方面,也应看到,中央银行对数量型和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的使用应考虑到货币政策环境的变动及其影响。从大的方向看,中央银行应该更加重视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的操作及其作用。这方面最主要的理由在于传统的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在不断变化的经济和金融世界中开始发生变化并表现出显著的不足。从国际经验看,这种不足的一个突出表现是,广义货币与物价走势的密切关联由于利率市场化和金融创新等等因素而弱化了。曾在1980年代后期至21世纪初担任美联储主席的艾伦·格林斯潘在其近著《动荡的世界》一书中结合学术研究成果对此问题进行了专门的阐述。他说,“自1980年代后期开始,M2的变化与物价水平的密切契合关系似乎消失了…总体而言,货币供给从长期看当然是物价水平的决定性因素,但从短期来看,其他因素也有重要影响。”(第227页)。既然中央银行主要所关注的是物价和其他宏观经济指标的近期走势,这些“其他因素”也就会被置于优先考虑的议事日程上。
姑且不论究竟有哪些因素导致了广义货币存量对物价水平近期走势作用的弱化,这种新情况的出现要求中央银行增加对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即利率工具的运用。如果我们认为利率工具的作用由此得到提升,那么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应该使用什么样的利率工具并以怎么的方式来使用。
中国人民银行在其官方网站上对迄今为止的利率工具有一个全面介绍,指出了四种利率工具:1、调整中央银行基准利率;2、调整金融机构法定存贷款利率;3、制定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的浮动范围;4、制定相关政策对各类利率结构和档次进行调整等。不难看出,如果利率市场化得以实现,上述第2到第4种利率工具都将消失,剩下的仅有第1种。
进一步看第1种利率工具,即“中央银行基准利率”,按照官网介绍,这主要指“再贷款利率,指中国人民银行向金融机构发放再贷款所采用的利率;再贴现利率,指金融机构将所持有的已贴现票据向中国人民银行办理再贴现所采用的利率;存款准备金利率,指中国人民银行对金融机构交存的法定存款准备金支付的利率;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指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交存的准备金中超过法定存款准备金水平的部分支付的利率”。
利率上,这四种“中央银行基准利率”都可对国内信贷市场和金融市场上的资金流动和利率走势发挥重要影响作用。但若联系现实的具体情况,结合前面对中央银行近年来资产负债表具体构成的分析,我们可以推论说,由于相关的业务量的不足和业务性质的缘故,这四种“中央银行基准利率”的实际作用若在利率市场化实现后会有明显差别,有的可能还需要进一步调整并提升其作用。
首先,“再贷款利率”和“再贴现利率”的作用程度取决于中央银行事实上从事了多大规模的再贷款和再贴现业务。很明显,这两项业务在近年来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未有充分体现,而这也就说明,这两项业务的实际规模几乎微不足道。因此,这两种利率的客观作用将十分有限。
其次,“(法定)存款准备金利率”的作用也将有限,因为法定存款准备金的数额由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所决定,与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意愿无关。也就是说,无论这个利率水平的高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的的总规模都不会因此而改变。
第三,相对于其他三种利率,“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应有较大作用,因为这个利率水平多少会影响到银行业金融机构配置超额存款准备金的意愿。理论上,这个利率水平越高,银行业金融机构配置超额存款准备金的意愿就越强,反之亦然。从过去的数据看,超额存款准备金的规模的确也有上下波动。另一方面从现状来看,超额存款准备金的用途主要是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对支付体系中的结算需要以及相关的流动性管理,其头寸规模通常达到数万亿元(这大大少于其数额超过十万亿元的“法定存款准备金”)。在一定意义上,或许可以认为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是银行业金融机构进行总体流动性管理的机会成本,即它们将自身的流动性配置于超额存款准备金之外时所面临的收益损失。这个指标显然对银行业金融机构一般性流动性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在中央银行的现行利率政策框架中,法定存款准备金利率为1.62%,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为0.72%,两者都高于活期存款利率0.35%。显然,若一家商业银行所吸收的全部存款为活期存款并将它们全部转存为准备金,这家银行也能得到正的利差收益。这也意味着,理论上,存款准备金利率 – 无论是法定准备金利率还是超额准备金利率 – 就是商业银行为其活期存款所能支付利率的高限。
在实际运作中,当货币市场 – 其构成包括准备金头寸、支付体系结算、银行间拆借、短期票据和短期国债以及在开放条件下的外汇买卖和拆借等等 – 高度发达时,货币市场利率行情也会对普通商业银行确定各自的存款利率有着重要影响。如果信贷市场利率与货币市场利率走势发生了差别,那么,商业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甚至有条件的企业等都可在两个市场之间进行套利交易,从而促使它们之间的利差缩小。
可以说,在各种短期资金市场 – 无论是信贷市场还是货币市场 – 发生和进行套利交易是促使市场利率走向全面均衡的必要条件,这也是利率市场化的题中应有之义。1980年代初期,是利率市场化在美国全面展开时期。有材料记载说,当时在高通货膨胀和高利率背景下,一些大企业也从事了“套利”业务。例如,1983年,在存款利率为12%左右、贷款利率高达16%时,通用汽车公司向其个人客户提供购车贷款利率仅为11.9%。缘由在于该公司在当时货币市场上可发行利率为9%的票据,由此仅仅承担期限转换和利率波动的风险(迈耶,2000,第26-27页)。从这个事例也可以看出,票据利率较多地接近于存款利率而不是贷款利率。同时,我们还可以进一步推论,如果许多企业都象通用汽车公司那样大量使用票据融资,那么,银行贷款客户会相应减少,而最终的结果就是票据利率也将对商业银行贷款利率的决定带来影响。
基于这些分析,至此我们可以对利率市场化利率决定的两个问题给出回答了。这两个问题是,利率市场化实现后信贷利率由谁来决定?中央银行通过何种手段或途径来影响信贷利率?对前一个问题的回答是,利率市场化实现后信贷利率表面上看由商业银行自主地决定,深层次地看则由货币市场与信贷市场的资金供求及其相互作用来决定。对后一个问题的回答则是,利率市场化实现后,中央银行可通过其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和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的操作来影响货币市场利率并使之传递到普通信贷市场。
换言之,利率市场化实现之后,商业银行不再仅仅依靠对信贷市场的把握来决定存贷款利率,它们必须同时考虑到货币市场的利率行情。同时,中央银行在放弃了对信贷利率的直接决定权之后,无法再以直接方式对之施加影响。但是,中央银行可对货币市场的利率行情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并通过货币市场与信贷市场的密切关联而使之传递到信贷利率的决定上。
联系现实,上述分析结论的政策含义有多个方面。首先,需要加大力度推动中国货币市场发展,允许符合条件和规范的金融机构和非金融机构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以多种形式积极参与货币市场,包括利用货币市场发行短期票据和大额存单,组建和扩大货币市场基金,推动围绕中央银行所主导的准备金账户和清算体系的银行间拆借业务的发展,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多种形式的同业往来,促进以国债为主体的二级证券市场交易,开放和规范人民币在岸和离岸资金市场的联接,等等。积极推动货币市场发展自然也意味着,允许金融机构和符合条件的非金融机构以规范方式在货币市场与信贷市场之间进行和从事套利业务。在货币市场与信贷市场之间的套利活动的存在,是中央银行在利率市场化实现后通过利率工具影响全国金融市场和宏观经济走势的必要条件。没有这种套利活动,各个金融市场和环节之间正常的利率传导将受到阻断。
其次,中央银行需要积极探索并形成在货币市场上的政策性主导利率。任一利率工具或利率指标若满足“政策性主导利率”或者说“政策性基准利率”的要求,必须同时具备这些特点:(1)可由中央银行自行确定;(2)具有可随时间而不断进行调整的灵活性;(3)可对货币市场总体行情产生重大影响。前面提到的包括“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在内的现行四种“中央银行基准利率”都符合前两点要求,但是否也符合第3点要求则不一定。国外的一个公认经验是,“联邦基金利率”可同时满足上述三点要求,因此自1980年代初以来成为美联储最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参见Benanke and Blinder 1992)。
第三,利率市场化实现后,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并与利率政策工具的操作相互配合,但也需要进行必要的改革和调整。例如,如果要让“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在今后发挥更大的作用,那么,现行的存款准备金体制就需要进行调整。前已提到,在现行体制下,法定存款准备金规模超过十万亿元,超额存款准备金不足前者的一半。这也就是说,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流动性主要由法定存款准备金所锁定了。这样,一方面,银行业金融机构参与货币市场的能力和程度受到了过多的限制,另一方面,超额准备金利率所能发挥作用的空间也相应缩小了。因此,对现有的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进行必要的改革和调整应随利率市场化进程而加快。
总之,在推进利率市场化过程中,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也应当转型。可以说,利率市场化与货币政策转型应是同步发生的事情,两者互为条件,并且相辅相成。利率市场化背景下中央银行货币政策转型的主要内容就是更加重视利率工具的作用,基于货币市场的发展确定中央银行政策性主导利率指标,将利率工具的使用与数量型工具的使用和改革有效地结合起来。
五、结论
2011年初以来,国内金融市场上的利率行情出现了一定的“异常”动向,即在经济增长减速的背景下一些重要的利率指标却出现居高不下甚至有所走高的情形。这种情况与企业部门的高负债状况有关系,也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操作应当加以高度关注并谨慎应对的问题。
另一方面,迄今为止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操作仍然以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的使用为主。这些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 – 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外汇市场上的外汇资产买卖(主要是买入)、属于传统类型的公开市场业务(国债持有和买卖)和中央银行金融票据发行与回购,近年来在实践中都面临一些新问题和新制约。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央银行的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操作近来出现一定程度上放松的同时,货币市场与信贷市场的利差持续性地表现出显著差别。导致这种利差的因素显然是结构性的,即国内货币市场和信贷市场的联接不够畅通,市场分割问题相对突出。
在这样的背景下,推进利率市场化的任务就面临两个新问题:一是实现利率市场化之后商业银行的存贷款利率由谁来决定?二是中央银行如何通过自身的政策性利率工具的调整来影响商业银行的存贷款利率?
本文的回答是,利率市场化实现后,信贷市场上的利率决定必然与货币市场的利率行情相挂钩,两者相互影响。当货币市场充分发展后,信贷市场的利率水平将较多地受到货币市场利率行情的影响。两个市场的联接关系以大量套利活动为前提。也就是说,只有当金融市场的各个部分和各个环节之间的套利活动充分展现时,中央银行在货币市场上的政策行为才可能有效地传导至信贷市场,即传递至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存贷款业务及其利率决策上。
同时,在推动利率市场化进程中,中央银行还需要探索并形成自己的政策性主导利率或基准利率,这种利率工具的调整会对货币市场利率行情发挥重大影响并体现中央银行的政策意图。这并不是说,传统的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不再重要。相反,在实现利率市场化之后,利率工具与数量型货币政策都将发挥重要作用,两者之间需要相互配合。总之,相对于以往主要依靠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在利率市场不断推进的过程中,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也需要转型,更加重视利率工具的使用,并基于货币市场的发展确定政策性主导利率指标,让利率工具与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相互配合,有效发挥对货币市场和信贷市场利率走势的作用,并以此促进宏观经济和物价走势的基本稳定。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研究人员最近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中也认为,从国际经验来看,中国的货币政策应随利率市场化进程而进行必要的调整,更加重视利率工具的使用(Wei and Tapsoba 2014)。这与本文的看法是一致的。
参考文献
Ben S. Benanke and Alan S. Blinder “The Federal Fund Rate and the Channels of
Monetary Transmission”,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olume 84, Issue 4
(Sep. 1992), 901-921
艾伦·格林斯潘著,余江译《动荡的世界:风险、人性与未来的前景》中信出版社,2014年
何东、王红林“利率双轨制与中国货币政策实施”《金融研究》2011年第12期
李杨等著《中国国家资产负债表2013:理论、方法与风险评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
马俊等著《中国国家资产负债表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
马丁·迈耶著,杨万斌、黄铮译《货币市场》,海南出版社,2000年
王国刚“基于资产负债表的央行调控能力分析”《金融评论》2010年第1期
Wei Liao and Sampawende J.-A. Tapsoba. “China’s Monetary Policy and Interest
Rate Liberalization: Lessons from International Experiences”, IMF Working
Paper WP/14/75, April 2014
徐诺金《中国经济杠杆率研究》,研究报告,2014年
中国工商银行城市金融研究所课题组“我国境内商业银行信贷利差变化及对策研究”《金融论坛》2009年第3期
周小川“新世纪以来中国货币政策的主要特点”《中国金融》 2013年第2期
(原载《金融论坛》2014年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