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频道 -> 媒体报道
曹远征:以总需求为主的货币政策已走到尽头
作者:财经杂志    发布:2016-06-06    来源:财经杂志    阅读:2001次   

      “就人民币本币来说,不具备贬值的基础。第一,货币升值或贬值取决于劳动率的提高。中国经济正在转型,劳动生产率有变换的趋势,而且劳动生产率在提高之中。换言之,人民币升值倾向不是很强烈的,劳动生产率不具有贬值的基础。”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银行前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在2016青岛•中国财富论坛上表示。

  “全球货币在分化之中,美元有加息性,欧元和日元都是浮云。这种分化在全球中的不同流动像无头苍蝇一样。金融危机今年第八年了。经济增长乏力,各国当局用低利率应付这种状态。这预示着我们过去以总需求为主的货币政策走到了尽头,”曹远征在论坛上说道。

  曹远征指出,“在全球新常态情况下,货币政策协调变得非常重要。没有一个地区有经济稳定性,能对全球的增长来负责。因此,货币政策不仅是本国的,其具有外效应。外效应应该进行协调,寻找共同的政策来应对现在的状态。换言之,我们还处于金融阴影中,协调非常重要,而不应该单枪匹马的、各自为政的状态。”

  由青岛市人民政府主办,《财经》、《财经》智库承办的2016青岛•中国财富论坛,于6月3日-5日在青岛举行,主题为“全球视野下的财富管理趋势”。

  以下为文字实录:

  曹远征:谢谢主持人,我们知道世界经济进入新常态,把握新常态,认识新常态,把握大逻辑的发展。我要强调的是基于世界经济长周期,中国经济变化两者交互作用的大判断。我想谈一下货币政策配置的变化。

  首先,全球货币在分化之中,美元有加息性,欧元和日元都是浮云。这种分化在全球中的不同流动像无头苍蝇一样。金融危机今年第八年了,季度的经济政策没有向好,和我们过去是不一样的。经济增长乏力,经济低迷,各国当局用这种低利率应付这种状态。预示着我们过去以总需求为主的货币政策走到尽头,全球改革进入低迷,中国进行了供给侧的改革。我们如果没有过去的蒸汽机变化,现在不仅要管理这种风险,更重要是能不能和供给侧改革联系在一起。货币政策的分化系导致的背景是全球总利率不够,低利率成为一种常态,在低利率怎么样管理配置是一个新课题。就中国来说,我们发展阶段出了新的变化,如果跟过去相比,山东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从全国大面上看,2022年大概中国人均GDP会超过一万两千美元,进入高收入社会。进入高收入社会很重要是居民收入在增长,增长过程肯定有理财的要求。我们在银行中工作,看到这几年理财产品销售量远远大于存款增长速度。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很重要的问题,未来改革任务建立市场基准,这个基准既是资源配置的基准,也是今后宏观调控的基准,是国债收益率曲线。利率市场化,我们注意到在过去20多年是利率市场化,放得开、形得成、管得了。如果从“放得开”来看,存贷比全部放开;形得成,我们还在路上。管得了,长端收支是往下走的,短期收支是平的,中间是鼓起来,蚂蚁一样。这个不连贯不串通信贷市场、资产市场,因此它不连贯。今后的发展方向一定要串通市场,一定是首尾相接才能出现这种情况。个人理财产品,他在信贷市场和资本市场中间,搁在中间就变成影子银行了。如果资产可以转让的话,可能从信贷市场到资本市场,从这个方面说,从一天到30天算,是相衔接的,其中固定收益市场的发展是关键的,这是中国的薄弱环节。

  第三个是相互关系。会前讨论谈到相互关系,就是汇率。我们注意到这么一个情况,人民币本币来说,不具备贬值的基础。第一个,一个货币升值或贬值取决于劳动率的提高。巴塞尔协议三,我们知道中国经济正在转型,劳动生产率有变换的趋势,但是劳动生产率毕竟在提高之中,换言之,人民币升值倾向不是很强烈的,劳动生产率不具有贬值的基础。中国的CPR是低的增长,意味着购买力不会发生变化,你会看到在目前的情况下,人民币发生了贬值,相对价值变化了。去年开始全球货币都相对美元贬值,这样可能是美元升值过快,可能人民币也在升值,但是没有比美元升值速度快,于是相对于美元逐渐贬值。今年美元不再加息,人民币就稳住了。

  它说明一个道理,在全球这样一个新常态情况下,货币政策协调变得非常重要。在20国峰会上,我们说要反对货币贬值,要做协调安排。协调安排是稳定全球金融形势,稳定全球增长环境,这就变得非常重要。希望我们也相信在今年7月份在杭州召开的G20峰会,因为我们知道没有一个地区有经济稳定性,对全球的增长来负责。这个时候可能说一个货币政策不仅是本国的,其有外效应,外效应应该进行协调,有一个共同的政策来应对现在的状态。换言之,我们还处于金融阴影中,协调非常重要,而不应该单枪匹马的、各自为政的状态。这是我的建议,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