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观点 -> 论坛成员
理解好把握好“稳”和“进” ——关于宏观经济形势与政策的几点认识
作者:韩文秀    发布:2016-08-02    来源:国务院研究室    阅读:10081次   

关于当前中国经济形势和经济政策,可以用“稳”和“进”两个关键词来理解和把握,这像是老生常谈,其实有新的内涵。我以这两个关键词来讲两方面看法。

一、理解好中国经济运行的“稳”和“进”

今年以来,中国经济运行“稳”字当头,是基本特征。“稳”主要表现在“三稳”:增速稳、物价稳、就业稳。增速方面,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7%,与一季度持平。在中国经济总量超过10万亿美元,基数大底盘重的情况下,实现这样的增速并不简单。物价方面,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1%,其中一、二季度均上涨2.1%。令人期待的是,PPI同比降幅持续收窄,6月份同比下降2.6%(环比下降0.2%)。就业方面,在服务业发展较快和创业创新带动下,就业形势好于预期。上半年,城镇新增就业717万人,完成全年计划的71.7%。以上这几项,可以说是宏观经济的基本面、基本盘。

在世界经济复苏乏力、低于预期、外部环境中不利因素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的情况下,中国经济发展取得这样的成绩,实属难能可贵,在国际上也是可圈可点的。

同时,中国经济稳中有“进”。这有如云南的滇池,湖面看起来是平稳的,但经过努力,湖内的水质在变好。在增长速度平稳的情况下,中国经济的“进”是内在的,几乎是全方位的,可以归结为三个方面即“三进”:结构调整优化,新的动能培育,体制改革推进。

结构调整优化方面。产业结构有进,服务业占比继续提高,上半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54.1%,比上年同期提高1.8个百分点,高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比重提升;需求结构有进,消费基础性作用持续增强,上半年,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73.4%,比上年同期提高13.2个百分点,高技术产业和服务业投资快于全部投资;区域协调发展有进,东部地区发展势头良好,中西部地区后发优势明显,“三大战略”统筹顺利推进;“三去一降一补”五大重点任务落实上有进,过剩行业产品产量有所下降,上半年,原煤产量同比下降9.7%,粗钢产量下降1.1%,工业企业和商品房库存出现积极变化,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和成本有所降低,薄弱领域投资增长较快;节能减排有进,上半年,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同比下降5.2%。这些方面表明,中国经济运行的质量在扎实改善提升。

新的动能培育方面。新市场主体快速增加,上半年,全国新设市场主体增长13.2%,其中企业增长28.6%,日均新登记企业1.4万户;新产业新业态方兴未艾,上半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比增长11%,高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5个百分点;新产品新技术迅猛发展,上半年,工业机器人增长28.2%,光纤增长28.2%,太阳能电池增长28%,智能电视增长20.5%;新服务新模式也不断涌现,上半年,网上商品和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28.2%。

体制改革推进方面。放管服改革持续加力,财政金融投资改革不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扎实展开,价格改革持续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稳步实施,自贸试验区进展顺利。

但也要看到,当前经济运行稳中有忧。可以说“忧”处不少,有的方面甚至“忧心忡忡”。比如:民间投资下滑(上半年民间投资仅增长2.8%,6月份零增长),新旧动能青黄不接,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存在,行业和区域分化明显,由此引发不良贷款上升、就业压力增大、财政收支紧张、社会矛盾增多,所谓“水落石出”效应显现。对这些困难和问题,务必要高度重视,认真应对。

二、把握好中国经济政策的“稳”和“进”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必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适度扩大总需求,坚定不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导良好发展预期,打出一套组合拳。我认为,政策的核心要义还是“稳”和“进”这两个关键词,即总量政策要稳定,结构政策要奋进。

(一)总量政策要“稳”。

主要是指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基调和力度在年初人代会上已经确定,执行中应稳妥把握、积极有为、灵活适度。

要实施好积极的财政政策,在财政收支面临较大压力的情况下,要努力保持合理的财政支出进度,进一步挖掘盘活存量资金,全年赤字率控制在3%。要落实各项减税降费措施,发挥好财政资金的乘数效应,引导社会资金更多投向实体经济和基础设施建设薄弱领域。

要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广义货币M2和社会融资规模增幅均按年初提出的13%左右来把握,不能过多放水,也不断流抽贷。要着力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优化信贷结构,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树立金融机构和实体经济是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支持有市场有订单的企业发展,防止不正常的资金链断裂拖垮正常生产经营的企业,把确保金融安全建立在促进实体经济健康发展的基础上。

要合理有效引导市场预期,提高政策质量和透明度,用稳定的宏观经济政策稳住市场预期,坚持基本经济制度,创造各类企业平等竞争、健康发展的市场环境。

(二)结构政策要

主要是做好加法和减法。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落实好“三去一降一补”任务。做减法要积极稳妥,有力有序有效推进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这方面已有具体部署,这里不再多讲。做加法要大刀阔斧,着重在“6+1”领域补短板。

一是补上民间投资这块短板。民间投资是全社会投资的主力,却在短时间内陡然由长板变为短板。上半年,民间投资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61.5%,比上年同期下降3.6个百分点。恢复民间投资快速增长态势,需要给民间投资在增量上有拓展的领域,存量上有重组的舞台。为此,应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让民间投资得以进入最具市场前景的领域。同时,要充分利用兼并重组机制、破产重整机制,使去产能成为优势企业在全国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优胜劣汰、提高社会生产率的过程。

二是补上东北这块短板。各地如能均衡增长,GDP增速比现在再低一些也无大碍。问题是目前区域分化过大,在区域发展格局中,东北及山西等资源型地区成了凹陷之地。例如辽宁,上半年投资下降58%,如果辽宁投资增速与全国一样为9%,则全国投资增速可以提高3个百分点,达到12%。前不久中央提出了《关于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若干意见》,这是在新的历史条件和时代背景下,根据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对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丰富、深化和发展,标志着新一轮东北振兴全面启动实施。要振奋精神,转变观念,加大支持,强化激励,推动东北地区等尽早打一个翻身仗。

三是补上基础设施这个短板。我国基础设施状况总体上已大为改善,但农村、边远地区仍较薄弱,这次从北到南部分地区发生洪涝灾害,暴露出相关基础设施的脆弱性。可开展新一轮大江大河水利基础设施升级改造,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城乡基层水利设施建设,持续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同时,应制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城乡基础设施标准规范,在全国范围内对照差距,梳理出一份各地基础设施弱项清单和投资需求,有针对性地采取对策,补齐短板。

四是补上扶贫这块短板。农村扶贫攻坚需要啃一些硬骨头,啃硬骨头就要增加投入、强化投资,如移民搬迁、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等。在贫困人口建档立卡、扶贫精准到户到人的同时,也要继续重视通过加快产业发展带动区域整体脱贫。如新疆的南疆、甘肃的定西等地区,贫困人口集中,需要通过提高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改善总体生产生活条件来实现贫困群体同步脱贫。在坚持不懈推进农村扶贫攻坚的同时,要注重解决城市贫困问题,提高城市贫困人口的就业能力,确保城市贫困人口的基本生活。统计表明,低收入者及贫困人口的边际消费倾向最高,储蓄倾向最低,提高贫困人口的收入水平,可以直接扩大消费需求。

五是补上中等收入群体这个短板。根据瑞信研究院发布的全球财富报告,2015年全球中产阶层人数为6.64亿人,占成年总人口的14%,中国中等收入及以上人群占成年人口比例为11.3%,美国中产阶层人口比例达50%,日本更是高达68.6%。中等收入者既是扩大消费需求的主力,又是维护社会稳定的依托。目前我国尚未形成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的分配格局,青年失业率明显高于整体失业率,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大专以上毕业生。要优化经济结构,为受教育程度不断提高的劳动力大军创造更多就业机会,使他们更多尽早进入中等收入者行列。要持续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使创业创新过程同时成为中等收入者群体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

六是补上新动能这块短板。上半年,网上商品零售额增长26.6%,但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只有11.6%;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0.2%,但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只有12.1%;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125%,但只占全部汽车产量的1.4%。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正在蓬勃兴起,但其能量体量分量还不够大,要持续加大力度支持和规范其发展,保持快速赶超发展势头,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使其尽早由配角变为主角,成为支撑经济长期持续健康发展的顶梁柱。

后,还要补上体制机制的短板。要强力推进改革,增加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制度供给。比如,要推广和完善PPP模式,使PPP模式雷声大、雨点也大,既好看又好使,提高PPP项目对民间资本的吸引力。又如“新型政商关系”,要真正建立起来,落到实处,有效管用。

总之,看待分析中国经济,要用“两点论”、辩证法,看主流和趋势,看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一方面,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中国经济不会硬着陆,今年能够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包括经济增长、物价、就业、节能减排等指标;另一方面,经济运行中深层次结构性体制性矛盾和问题具有长期性复杂性,也不可能一蹴而就解决。要坚定信心、迎难而上,思想上对策上要准备经历和忍受一定时期的阵痛,但风雨过后是彩虹,我们期待并相信,中国经济将会实现脱胎换骨的质变,通向凤凰涅槃的境界。

(本文系作者2016年7月30日在第十四届中国企业发展高层论坛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