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频道 -> 媒体报道
周小川荣膺年度央行家:被称投资者的定心丸
作者:周艾琳 徐燕燕    发布:2016-10-17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阅读:1968次   

[“周小川曾带领着中国央行蹚过静谧湖泊、冲过激流险滩,把通胀保持在较低水平,将增长维持在合理区间,同时努力抵御着随时可能威胁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各类风险。”]

近日于华盛顿举行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世界银行年会期间,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获选《环球市场》(Globalmarket)2016年度东亚地区的“年度央行行长”(CentralBankGovernoroftheYear)。此前,《彭博商业周刊》也将周小川选为今年“全球50位最具影响力人物”,排名第14。

“就像空气和重力,你可能很少注意到周小川对中国的影响。”——《环球市场》评价道。

自2002年起执掌中国央行,周小川历经市场震荡和挑战,稳定通胀,承托增长,一次次平复市场波动(不过总是需要长一点点的时间,《环球市场》幽默地调侃)。2016年,周小川更是成为惴惴不安的全球投资者的“定心丸”(asourceofcalmforinvestors),《环球市场》总结道。

彭博“50位最具影响力人物”中的中央银行家还包括:排在第34位的美联储理事Laelbrainard、第28位的英格兰银行行长卡尼、第8位的美联储主席耶伦,以及排在第7位的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吉。全球最重要的三家中央银行(G3)形成三足鼎立之势,中国在全球金融体系中的地位还在不断攀升。彭博表示,“周小川执掌中国央行近14年,会因其推动人民币成为全球货币而被载入史册。”

《环球市场》是全球金融市场 领域的权威专业杂志,前身为《新兴市场》(Emergingmarkets),每年都会推出全球央行行长和财长的年度人物。彭博的“50位最具影响力人物”从100位候选人中遴选而出,是“推动全球金融重大趋势的主力军”。

被称“投资者的定心丸”

“周小川曾带领着中国央行蹚过静谧湖泊、冲过激流险滩,把通胀保持在较低水平,将增长维持在合理区间,同时努力抵御着随时可能威胁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各类风险。”——《环球市场》的人物专栏折射出国际社会对中国稳定金融市场和推动金融改革的肯定。

过去一年对周小川和中国而言并不容易。经济增速持续下行,政府、公司、银行、家庭部门债务不断攀高。对于国内外情绪影响最大的是,在过去12个月中,人民币汇率出现了两次大幅贬值,也因为一度的沟通不畅而震动了全球市场,导致海外市场对于中国经济剧烈下行的可能性表示担忧,“唱衰中国”的声音外加离岸人民币空头势力一度强势崛起。

就是在此时,周小川和央行仍坚持推进各项改革,同时开始改善与市场沟通,在国内外众多场合发声,为全球市场解读中国经济动能、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等,“投资者的定心丸”称号可谓实至名归。

在2015年9月5日,周小川称最艰难的调整期已经基本过去了。当时也正是“8·11汇改”叠加中国A股出现9年来最大暴跌后的那段“余震期”。今年2月13日,在全球市场经历了一场空前的“恐慌性抛售”后,中国央行官网发表了周小川的媒体采访全文。周小川表示,人民币不存在持续贬值基础,不会让投机力量主导市场情绪,中国的外汇储备基本面没有问题。在全球恐慌的背景下,周小川的表态无疑令很多人安下了悬着的心。“全球投资者都在听”,《环球市场》写道。

今年4月,刚刚确定第二个五年任期的IMF总裁拉加德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独家专访时表示,去年8月以来,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影响了本国资本市场,也对其他国家的股市带来影响,但是因为中国人民银行的有效沟通,使得这一波动得到了稳定。

《环球市场》也对周小川向来开诚布公的态度表示赞赏。例如,周小川在2016年3月提及,“公司部门债务在中国GDP中的占比有点高(alittleonthehighside)。”

其实,国际政策制定者长期以来都不断在警示中国高企的公司部门债务(当前占到GDP的160%),这已经成为了中国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债务的增速也从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不断加快,超过了其他任何一个主要经济体。《环球市场》称,很少有其他中国政府官员在公开场合对中国债务水平作出过如此直接的评论。

迈向未来,可以肯定的是,更大的挑战正在等待着中国经济和金融市场。《环球市场》表示:“周小川的睿智中不乏幽默,当然他更务实,多数时候他平静如水,并愿意坦诚表述一些他人欲言又止的问题。能够有周小川担任中国央行行长,这是中国的幸运,当然也是全世界的幸运。”

因人民币载入史册

10月1日,人民币正式加入了IMF的特别提款权(SDR),权重10.92%,排名第三,仅次于美元(41.73%)和欧元(30.93%),这标志着人民币正式成为“可自由使用货币”和“储备货币”。

在彭博看来,这场人民币的漫漫长征其实从2005年就拉开了帷幕。当时,周小川宣布人民币对美元脱钩,争得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此举为中国成为全球超级经济体奠定了基础。在改革的巨大压力下,周小川始终认为,此举符合中国的自身利益,并且中国将控制人民币的升值步伐,让中国出口商有时间调整。

然而,彭博也提到,一直以来,西方政客仍指责中国刻意拉低人民币汇率,例如当前的特朗普,不过人民币从2005年末到新一轮汇改前的高点已经对美元升值了近40%,远高于其他亚洲货币(新加坡元除外)。

继2005年的汇改之后,最令人难忘的无疑就是2015年的“8·11汇改”,这也为人民币加入SDR奠定了基础。当时,人民币一次性贬值近2%,央行更是意在“刷新”中间价形成机制,使得汇率形成机制离真正意义上的浮动汇率制度更近一步。

2015年12月11日,央行又对汇改做了进一步“微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CFETS)开始发布显示人民币对由13个国家和地区货币构成的货币篮子的价值“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收盘汇率+一篮子货币汇率变化”的中间价定价机制逐步确立,这也使得人民币进一步摆脱美元的牵绊,更多反映市场供求。

“周小川执掌中国央行近14年之久,未来会因推动人民币成为全球货币而被载入史册”,彭博总结道。

为中国经济正名

在IMF和世行年会期间,周小川的专业阐释令海内外人士对于中国经济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他表示,今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长继续处于合理区间,近期一些重要经济指标出现回升迹象,继续为全球经济增长作出重要贡献。在经济进入中高速增长“新常态”的同时,中国经济增长的结构和质量不断改善,新的增长动力不断涌现,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

周小川也强调,目前中国经济中存在一些过剩产能,适当信贷增长可发挥逆周期调节作用。去年中国资本市场出现一定波动,为维护金融稳定,当时阶段性地出现了更多依赖银行信贷融资的情况,但市场恢复稳定后已不再有大的增加。随着全球经济复苏逐步正常化,中国也会对信贷增长有所控制。

在国际货币与金融委员会(IMFC)部长级会议上,周小川还分享了财政政策和货币金融政策的“协同”的中国经验。他表示,尽管理论上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有严格区分,但存在介于两者之间的选择,例如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和开发性金融。英国的融资换贷款计划(FLS)也是一种形式,中国也有类似的做法。

此外,周小川也对下一阶段中国的金融改革作出表态,他称,中国努力在提高汇率灵活性和保持汇率稳定之间寻求平衡,将坚定不移地继续推进汇率市场化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