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观点 -> 论坛成员
当前农村的问题及其解决的新战略(五)(2003.12.1)
作者:林毅夫    发布:2004-04-15    阅读:10469次   

当前农村的问题及其解决的新战略

——让更多人参与增长的过程和分享增长的好处

作者:林毅夫、陈剑波                         出自:

  发展政策中第二个突出问题,是谁来承担和支付生态治理的成本。内蒙古的牧民要发展,要增加自己的收入,目前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就是扩大其私有财产——牲畜存栏,只有增加牲畜存栏,提高出栏率才能不断增加收入,积累自己的私有财产。但是牲畜头数的增加却与草原生态的保护存在严重的冲突。牲畜过载直接造成草场沙化,荒漠化地区的扩大又直接造成北京地区和华北地区的沙尘暴的增加。但是如果我们因为北京的沙尘暴增加、北京的居民要求享有良好的空气环境,就简单地要求内蒙古的牧民减少其属于其私有财产的牲畜头数,那就会变成极其不公平的事情。这个矛盾怎么解决,是我们环保政策须认真考虑的一个大问题,也是制定社会经济发展政策中的一个非常关键性的问题。

  当前存在的第三个发展政策方面的问题,是可持续发展政策本身的可持续问题。退耕还林的配套补偿政策可持续性如何还需要进一步讨论。按1公顷土地补贴1吨半粮食,2002年准备退耕还林200万公顷,那就要补贴300万吨粮食。1公顷土地退耕还林需要补贴1050元;200万公顷退耕还林,就要20多亿元。依专家的判断,中国至少应该有1亿亩耕地退耕还林种树种草。如果达到这个规模的话,数量就非常可观。每年需要投入的粮食,大约在2000~2500万吨;每年投入的资金,需要150~160亿元。这样的政策能不能持续,值得注意。这些补偿一但无法持续,就会前功尽弃。(陈锡文,2002)
在生态破坏严重地区注重经济发展和生态治理之间的关系。比如一些地区由农民承包的小流域治理、畜产品加工企业为获得良好的加工原料所进行的草原治理等等案例表明,环境治理不非仅仅是一项公共投入的工程,其中有很多的内容是可以与经济发展相结合的,只是对于这些治理活动还没有给予足够的政策扶持和激励。
9、进入WTO之后的农业和农村

A、农产品贸易问题:影响是区域性的

9.1 农业问题是中国加入WTO谈判的重点,而农业谈判中,农产品市场准入的承诺是一项重要内容。中国承诺在过度期内对8种农产品实行关税配额管理,包括小麦、玉米、大米、植物油、食糖、棉花、羊毛及毛条。同时对大豆、油菜籽、大麦、柑桔及肉类产品实行单一关税管理。

9.2 有关学者对加入WTO后,利用相关的模型对在贸易自由化情况下中国农产品贸易对各种农产品的影响进行了具体的分析(黄季焜,2001),从总体看,贸易对于中国的农业生产的影响是有限的。

(1)贸易的冲击仅限于一定的区域。

9.3 许多人对于进入WTO之后,国外农产品的进入十分担心,认为有可能会带来数千万农民的失业。这种担心实际上是没有什么依据。首先是中国的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产品的商品率都不高,一般在30-50%之间,而棉花和油料的商品率则比较高,达到65-96%之间。但就我们在承诺期内进行关税配额管理的部分农产品看,可以十分清楚地了解贸易对区域性农产品生产的影响。小麦生产的大省是河南,占到全国生产量的22.4%,山东排第二位,为18.67%,河北为12.12%,其余省份均没有超过全国产量的10%。稻谷产量占全国比例最高的是湖南省,为13.84%,河南为10.14%,其余省没有超过10%,大豆生产黑龙江省一个省就占了近30%(29.21%),而新疆的棉花则超过了全国的1/3,广西的糖料占到全国的近40%(国家统计局,2001)。

(2) 于农民收入的影响也是限定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的。

9.4 根据国家统计局农村住户调查资料计算,黑龙江等九个省农民销售大宗农产品的现金收入仍然是家庭现金收入的主要来源。黑龙江、吉林、内蒙古、新疆分别达到63.33%、54.48%、39.23%、33.27%。显然,在这些地区如果不能很好地调整自己的农业生产和经验的战略,这些地区的农民将遭受农产品贸易自由化的直接冲击。

(3)主要农产品进口的配额数量并不大

9.5 根据相关研究,即使2002年粮食全部进口配额用完,进口玉米、小麦、大米的数量分别占2001/2000粮食市场年度总消费量的4.57%、7.34%、2.9%,而以2004年的配额量计算,进口粮食总量也仅占2001/2000年度中国粮食消费的6.02%。因此,从粮食安全角度来看,目前的配额并不会对中国的大宗农产品的生产带来重大威胁。

9.6 从积极的方面来,农产品贸易自由化的进程,也会对中国的农产品市场发育带来积极的促进作用。而且,加入WTO也会有利于我国具有优势的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如蔬菜、水果、鲜花、农产品加工品的出口。因此加快完善全国的市场体系建设和分别不同的产品和不同的地区情况来确定农业发展的战略将是我们未来政策制定的一个重要原则。

B、补贴政策:补产业还是补人口?

9.7 加入WTO之后,另外一个十分值得重视、也是在中国的学者中讨论的最多的一个问题就是关于如何利用相关的扶持政策来扶持中国的农业发展问题。

9.8 根据中国的有关专家的研究,1996-1998年间中国政府对农业的一般补贴为785.6亿元人民币,占绿箱政策补贴的52%,粮食安全补贴大约为383亿元人民币,占25%。在未来的政策补贴中,绿箱政策的使用将是我们的重点领域,特别是在政府一般服务领域和农业环境及农业生态建设将应成为政策补贴的重点。

9.9 在黄箱政策补贴中,计算的综合支持总量(AMS)1996-1998年间均为负保护状态,达到-252亿元。尽管这种负保护状态近年来已经有所改善,但是,总体的负保护趋势还没有出现实质性改善。这与我们所努力争取的8.5%的综合支持量还相去甚远。

9.10 在运用相关的政策补贴措施对农业进行补贴的问题上,有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需要予以明确:尽管一些国家(比如,美国)正在通过各种手段(比如农业保险)转变过去对农业的补贴方式,从对农业产业的补贴转变为对农业人口的收入补贴,但是就中国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还没有办法达到这样的补贴模式。必须十分清楚:WTO的绿箱和黄箱政策只是支持农业产业发展的补贴政策,而不是一种对农村人口的补贴。后一种补贴显然不是目前的农村人口仍占总人口62.3%的发展阶段政府的公共财政所能够承受的。

C、农业产业中的外国直接投资

9.11 外国直接投资中农业的比重非常低。中国在吸引外国直接投资方面一直都非常成功——主要是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同时也对中国的经济增长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是,在整个90年代实际直接投资额中仅仅只有1%是农业投资。

9.12 与制造业相关的农业行业这个比例要相对高些,将近3%左右,并且都集中在现代化程度不高的农产品加工业。技术密集型的农业投入行业(播种,农用化学,牲畜医药,农用器械)虽然有非常大的现代化潜力,但是只占这些投资额的一小部分。

9.13 尽管在农业产业中外国直接投资的比例还很低,但是在外资并购中已经出现的问题是值得我们重视的。如何在引进外国投资、制度顺利实现转型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保障公平性和竞争性是我们需要认真讨论的政策。

第三章 解决农村问题的新战略

10、改善农村基础设施状况

10.1 中外的历史经验表明,农民收入的不断提高,有赖于农村劳动力随着经济增长不断向非农产业转移。但在当前生产能力出现普遍过剩,使农村劳动力离土离乡的异地转移和离土不离乡的就地转移的渠道受阻,要实现农民就业结构,解决我国当前农村、农民、农业的问题,当务之急是启动内需,消除国民经济中的过剩生产能力,遏止通货紧缩的势头。

10.2 生产能力的普遍过剩是存量的过剩,要在短时间内消除普遍过剩的生产能力必须要启动一个巨大的有支付能力的存量需求才能实现。在一个发达的市场经济中,有支付能力的需求都必然已经得到满足,因此,不可能找到一个这样的需求存量。但是,我国是一个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国家,基本上是城乡二元经济,城乡市场隔绝,农村消费条件不充分,市场发育不完全。在占全国总人口62.3%,户数占三分之二的农村地区,和生活有关的基础设施仍然十分落后,不仅电网老旧,电压不稳,而且,电价高昂,有一半的农户没有自来水,大大限制了农村地区对现代消费品的需求。2000年农村每百户居民彩色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的拥有量分别为48.7、12.3、28.6,仅为同年城镇居民拥有量的41.7%、15.4%、31.6%。2000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253元,比1991年城镇居民人均收入2025元高出11.3%。2000年上述三大件的价格仅为1991年时的一半或更低,但2000年农村居民的拥有量也仅为1991年城市居民的71.1%、25.3%、35.5%。可见,不是收入水平,而是基础设施不足是限制广大农村地区的居民实现其消费意愿的主要原因。

10.3 根据国家统计局农调队和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在1999年12月对全国18796个农户所做的抽样调查和计量分析发现,农村电价每调低一毛钱,对彩色电视机需求的刺激作用相当于农村人均纯收入提高370元;对电冰箱的需求相当于农村人均纯收入提高667元;对洗衣机的需求相当于农村人均纯收入提高909元。如果做到农村居民用电和城市居民同网同价,在农村安装卫星电视地面接收锅做到村村通电视,建水塔实现村村通自来水,农村地区将会很快出现一个家用电器的消费高潮,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将不再有过剩的生产能力。水、电等和生活有关的基础设施问题解决后,农村地区还会自发地掀起厨房革命、厕所革命等和改善生活质量有关的建设高潮,把许多制造业现存的过剩生产能力消化掉。

10.4 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项目与主要为城市服务的基础设施项目相比,具有投资少,工期短,见效快,经济和社会效益好的特点,使用的物质投入以国内生产为主,对国内需求的直接刺激作用更为明显。这类基础设施建设高度劳动密集,以使用农村廉价劳动力为主,所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还能够在农村地区创造出许多就业机会,直接增加农民收入。

10.5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有助于推进农村现代化,有助于缩小城乡和地区间的发展差距,为广大农村居民参与经济发展过程,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创造必要条件。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将使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长期受益,农村经济的发展进而可以扩大全国的市场规模,不断为全国经济增长提供新的空间,提升经济发展水平。

10.6 通过加强农村与生活有关的基础设施建设,可以启动农村的消费市场,消化掉过剩生产能力,使国民经济走出通货紧缩的困境,国民经济可以恢复健康、快速、持续的增长,这样农村劳动力才可能有机会不断转移到非农产业部门就业,进而实现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以积极的财政政策来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启动国内需求、消除过剩生产能力最有效的措施,也是当前实现农村劳动力就业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解决“三农”问题的首要政策。

11、建立全国一体化市场

11.1 我国各地的发展水平差距很大,东中西部之间收入差距如何不断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而缩小,是我国在新世纪解决“三农”问题所要克服的难点之一,关于此点,建立全国的统一大市场是关键。

11.2 在没有交易成本的前提下,要素禀赋结构不同、比较优势有异的地区,如果能够按照比较优势来决定产业结构,然后,通过统一的产品市场,进行地区间的产品串换,那么,各个地区间劳动者的收入就会随着经济发展而趋同,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就会成为拉动另外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动力。所以,要缩小地区收入差距,首先必须建立全国统一的产品大市场。

11.3 当然,地区之间的产品交易是需要交通、运输、仓储、信息等等成本的,因此,也就不能完全依靠“要素价格均衡理论”的道理来使各个地区间的收入得到均等。地区收入差距的进一步缩小还有赖于要素的流动,建立全国统一大市场的第二层意义是发育和完善全国统一的要素,尤其是劳动力的市场。东部地区随着经济的发展劳动力越来越短缺,全国统一的劳动力市场有利于中西部地区富余的劳动力向就业机会较多的东部发达地区流动,流动出来的劳动力可以为中西部地区的发展积累资金、信息和技术力量,而且,可以使留在中西部农村地区的劳动力有了更多的土地资源来从事生产创造收入。这样,东中西部地区通过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的有机结合,东部地区的发展就会成为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拉动力,东中西部地区收入的差距也就能够随着经济发展而逐渐缩小。

11.4 我国现在已经正式加入WTO,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建立和完善也是实施WTO的非歧视和国民待遇原则,迎接加入WTO所带来的挑战和机遇的前提条件之一。如果不尽快建立和完善全国统一的大市场,不但违背WTO的原则和我们的承诺,而且东部发达地区有可能抛开中西部地区,利用高度开放的新形势与国外开展分工合作,这样,东部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于比较优势发生变动而让出的市场和转移出去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就很有可能落到了境外,我国的中西部地区就无法从东部地区经济发展中获得拉动力,地区收入差距缩小的愿望就会落空。

11.5 建立和完善全国统一的大市场也将有利于政府调控宏观经济运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作用,政府将经济工作的重心由参与和直接干预生产经营转向发育市场,这也是我国对加入WTO所作的承诺。

11.6 虽然经过多年的以市场为导向的改革,但是,目前我国市场体系仍然很不健全,不少地方政府对市场的干预和保护主义仍然存在,政府应该继续深化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以建立和完善全国统一的大市场。交换是市场的基础,交换时所需的交易成本越低,交换的效益就越大,参与就越踊跃,市场就越活络。同时,随着市场的深化,生产者面临的市场风险也越大。政府在降低市场的交易成本和风险两方面都有许多工作可做。

11.7 首先,就降低市场的交易成本来说,市场交易的硬件,如交通、通讯、金融等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是跨地区的商品和要素流通的必要条件之一。这些体系建设的一次性投资、外部效应和规模经济都很大。为了避免市场发育因这些硬件设施的欠缺而受阻,政府在这些领域负有直接投资和发展的责任,在必要时也可以开放、鼓励民间在这些领域的投资。另外,以法律的方式界定各种生产要素和商品的所有权,以法律的方式来保障所有权和交易合同,也是政府在发育市场、促进商品和要素流通方面无可旁贷的责任。

11.8 其次,市场的风险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生产的盲目性造成的。信息越充分,生产决策就越准确,市场的风险就越小。所以政府在这方面也应该发挥积极的作用,透过广播、电视、互联网定期或不定期地发布商情预报,指导农业生产,以减少农民生产经营的风险。

12、加速科技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