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观点 -> 论坛成员
我国经济面临历史性新机遇
作者:刘伟    发布:2016-12-15    来源:中国人民大学    阅读:7610次   


经济发展新常态是我国经济向更高水平迈进必经的一个阶段,经济增长从高速转为中高速只是其特征之一,另外两个特征是结构优化和动力转换。仅就速度来说也并不是完全消极的,因为从国际比较看,我国6%—7%的中高速仍然是世界范围的高速度;而且这一速度有利于我国加快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更为积极的方面是,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面临历史性新机遇,具体体现在“天时”“地利”“人和”三个方面。

从“天时”也就是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看,作为处在中等偏上收入阶段的发展中国家,我国很有可能实现三大历史性跨越。一是到2020年实现GDP(国内生产总值)总量和人均GDP水平比2010年翻一番,并迈进高收入阶段。实现这一跨越,今后5年只要年均增长率达到6.5%即可。二是到2030年前后实现GDP总量赶上甚至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实现这一跨越,只要在2020年后的10年里年均增长5.5%左右即可。三是到2050年前后人均GDP水平赶上发达国家平均水平,跻身发达国家行列。实现这一跨越,只要在2030年后的20年里年均增长率达到当时世界平均水平即可。实现三大历史性跨越的现实基础在于:从制约潜在增长率的基本因素——劳动力、资本和全要素生产率看,只有劳动年龄人口开始减少会对潜在增长率有不利影响,但却并不会造成我国潜在增长率显著下降;目前我国工业化进入后期的冲刺阶段,城镇化处于加速发展期,将为经济持续增长提供强大推力。

从“地利”也就是我国区域经济结构布局及演变看,从非均衡发展走向均衡发展为经济可持续增长提供了重要条件。地区间非均衡发展是经济欠发达的表现,也是发展中大国必经的阶段。在这一阶段,部分地区率先发展起来,而后再带动相对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逐渐向均衡发展的方向前进。也就是说,当相对发达地区达到较高发展水平且增速开始放缓时,相对欠发达地区有可能进入高速增长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地区的经济发展就呈现了这一梯度式推进特征。当前,我国东部地区基本实现工业化,增长速度相对放缓,但其他未完成工业化的地区呈现加速增长趋势,这为我国经济长期持续增长拓展了空间。

从“人和”也就是人口总量和结构变化看,尽管人口增速开始放缓,人口老龄化趋势开始显现,但我国人口至少能从两个方面支持经济持续增长。一是人口总量大,占世界总人口的22%;二是城镇化加速带来人口结构特别是城乡结构的深刻变化,既刺激着新的需求,也推动形成新的供给。从需求看,大量农村人口城镇化会使人们生活方式发生深刻变化,形成市场性和发展性的新需求;从供给看,城镇化加速将缩小城乡差距和居民收入差距,不仅会增加国民储蓄,而且会有效刺激需求。

把机遇转变为现实的关键是培育增长新动力。为此,既要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又要注重需求侧管理,关键是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推动发展方式根本转变。需要强调的是,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同时,不能忽视对国内需求潜力的挖掘。

在培育新的有效投资需求方面,一是适应新科技革命带动的主导产业升级要求,加大对创新活动的投资;二是适应我国经济开始进入后工业化阶段的发展要求,加大对现代服务业的投资;三是适应补齐短板和支持长远发展的要求,加大对能源产业、生态环保产业等的投资;四是适应人力资本积累的要求,加强对人的教育投资和健康投资等。鉴于人才作为第一资源的重要性,人力资本投资应具有一定的超前性。

在培育新的消费需求方面,必须注重改善供给。优质供给可以创造需求,低质供给则会抑制需求。我国居民消费受到抑制的最主要原因是供给质量低,医疗、食品等信息严重不对称领域的供给缺乏有效的质量安全保证。应加强质量监督,大力优化产业和产品结构,通过创造有效供给、提高供给质量来扩大消费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