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北京3月10日电(记者 吴楚)“农民工有了更多选择,他可以选择进城落户,也可以选择留在农村。城市里的人,去农村创业的也有。这实际上反映的是,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进程在推进。城乡差距存在,但是在不断缩小。城乡互动增强,这是一个值得高兴的现象。”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陈锡文3月9日接受中国青年网记者采访时说。
陈锡文表示,在新常态情况下,很多农民尤其是中青年农民进城打工,积累了一定的知识、一定的经营管理能力,也积累了一定的资金,但是他会发现可能城里的机会还不如农村多。所以很多这样的青年农民会带着资金、技术、管理的能力回乡创业,这样的情况也越来越多。
近年来,外出就业农民工数量增速明显下降,2015年、2016年分别只增长0.4%和0.3%。陈锡文说:“2000年的时候,经济发展速度快,一年有八九百万农民工进城,但是最近几年数量明显下降,前年降到63万,去年降到50万。是农民不愿意来了,还是城里装不下他们了?”
在陈锡文看来,这其实是一个大背景的变化。一方面,经济增速放缓不可能提供那么多就业岗位;另一方面,最近几年国家统筹城乡发展,城乡一体化,农村的水、电、路、气等基础设施都有了很大改善,政府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不断向农村倾斜,农村条件好了,农民就不想进城了。
陈锡文认为,这种变化是一种积极的变化,说明经济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人有了充分的自主权。“全世界城镇化的基本经验告诉我们,当国家只有进步到了城乡居民之间政府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均等化的时候,才会出现这个局面。现在我们国家已经出现了这种局面,有愿意进城的人,也有愿意回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