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量、结构和市场化》(4)
“八五”期间国民经济再上新台阶问题
关于国民经济再上新台阶的初步意见*
邓小平同志重要讲话和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传达之后,全国各地也出现了一个加快改革、加快开放、加快发展的热潮。在这样的有利形势下,我们宏观综合部门必须抓紧研究,尽快制订出一个既积极大胆又切实可行的发展规划,引导各地区各部门的热情和行动,使之汇成巨大合力,推动全国经济在“八五”期间再上一个历史性的新台阶。
一、如何理解和概括新台阶的涵义
所谓国民经济再上新台阶,应当看作是:在80年代国民经济大发展所奠定的基础上,是综合经济国力有新的显著提高,产业结构转换取得阶段性成就,平均技术水平有实质性进步,国际竞争力有较明显增强。
80年代,我国经济发展确实是攀登了一个历史性的台阶。农业的增长解决了全国人民的温饱问题,工业消费品达到满足市场需求的水平,原材料产量增长一倍左右,能源、交通和通讯也取得了历史上最快速的进步,出口产品中制成品已占到74%左右。从总体上说我国经济摆脱了长期在低收入上的徘徊,开始向中低收入水平过渡。“八五”和整个九十年代,我们面临着从温饱走向小康的任务。这需要在继续提高产品性消费水准的同时,大幅度提高服务性消费的水准;在继续发展消费类产业的同时,大幅度提高投资类产业的供给能力;在大力缓解基础部门的“瓶颈制约”的同时,及时地加速高新技术产业的进步。但是,目前把指标搞的很具体、很全面也不可能。有些实物产品产量似乎很容易确定,其实也不一定。例如钢铁、粮食,结构问题已经十分突出,同样数量而结构状况不同,对国民经济的意义差别很大。有些过去常用的价值量指标,例如工业总产值、工农业总产值,等等,由重复计算因素的不断扩大,局限性和盲目性也越来越明显。只有国民生产总值(GNP)这个指标,比较而言更可靠一些。虽然GNP指标也并不是完善无缺,但是目前来看,它还是反映国民经济综合水平的最合适的一个指标。
可以这样设想“八五”期间使国民生产总值增长半倍,即1995年的GNP按不变价计算,比1990年增长50%。这样,五年平均的增长率速度是8.45%,由于1991年实际是7%,后四年每年应在8.5%�9%之间。从客观经济潜力来看,是完全可能达到这个目标的,因为我国的总积累和总储蓄水平很高,支持这样的GNP速度甚至还有余,潜在的市场规模也不成问题。
从宏观上来说,与社会总产值、工农业总产值相比较,GNP是速度和效益相结合较好的指标。GNP达到较高速度,通常也意味着经济循环比较正常,意味着总储蓄闲置较少,意味着宏观整体效益是持续稳定提高的。
但是,必须特别是清楚地看到,在目前形势下尤其要在全国上下充分明确:要达到这样一个总体的发展目标,必须调整产业结构,使产业结构升级或上个台阶,改变增长方式和增长格局,否则我们是没有希望实现 GNP五年增长50%,如果勉强达到,那为以后的发展可能不是增添了有利条件,而是加重了困难和负担。
1989年我国出现的市场持续疲软现象,标志着我国的经济发展面临一个新的阶段性转折。在新的发展阶段已经到来之时,如果我们仍在原有产业结构的基础上加快发展,很可能由于市场约束导致更严重的产品积压和资源浪费,最终欲速而不达。需求结构的变化要求生产结构随之变化,而生产结构实现了调整,就为经济增长找到了新的市场、确立了新的发展点,经济上台阶的本质就是如此。过去几年的情况表明,不大力调整产业结构,边生产边积压的问题难以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同样,通货膨胀重新爆发的危险性也根源于不合理的产业结构。现在看来,一般产品的价格大幅度上涨的可能性很小,但是“瓶颈”部门的产品,特别是服务却最有可能出现价格持续上涨。如果不能加快这些部门供给,当经济规模扩张,短线的价格水平,就会发生超出合理的或可承受范围的加速上涨,由此带动整个物价总水平的持续上升。
目前我国经济中存在着严重的产业结构矛盾,这是近几年国民经济出现徘徊局面在经济自身内部的根本原因,这种现象从发展的观点看,也并非完全是消极的,因为它正是过去经济发展,特别是八十年代高速发展的结果,它是一个阶段的终点,也是另一个阶段的起点。我们面临的沉重的结构转换任务,既是困难和挑战之所在,也是成功和希望之所在。
二、产业结构的调整或升级
“八五”期间要使国民经济顺畅发展,达到我们的期望,必须在发展过程中转换产业结构。我们认为,以下几点尤为紧要:
(一)必须使第三产业有一个飞跃性的发展。
首先,要把交通和通讯的发展放到重点的重点之位置。因为现阶段我国经济中,交通和通讯是“瓶颈”之中的“瓶颈”。商品流通、信息传递、人员交流、金融网络和旅游业等等,以及市场体系的发育、地区合理分工的形成,都无不受制于交通和通讯。我国的能源问题很大程度上就是个交通问题,煤炭市场发展受到的最硬约束,就是运输条件不足。交通和通讯需要增加的投资规模十分巨大,对国民经济各行业的带动作用也极大,铁路、公路、港口、机场、通信电缆等等设施的建设,土建工程最大,对增加农民收入的影响也很大。此外,交通通讯事业加快发展,势必形成汽车、船舶、飞机等交通工具和现代通讯设备的持续而且强大的需求,这对于推动我国机电工业上档次,发展相关的高新技术产业,也具有十分显著的积极意义。
其中,要承认教育是一个产业,充分认识到教育在我国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全面加快其发展。从短期来看,教育可以成为一个新的消费热点。1991年全国银行系统对居民储蓄动机的调查表明,子女教育在所有存款目的中排列第一。另据去年河北省统计局对城镇居民的抽样调查,在家庭生活支出中被视为第二大重点的也是教育。可见,我国居民愿意承担的教育费用是十分庞大的数字,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国家不花钱或少花钱就可以有极大的发展。此外,教育发展了,也可推迟就业年龄,减少结构性就业矛盾,减缓就业压力。从中长期来看,二战以后的国际经验表明,对于经济起飞和现代化来说,人力资源的开发是第一重要的条件。一个国家的经济和国力将来如何,极大程度上决定于现在的教育发展状况。因此,从现在起,除继续增加国家财政支出,扩大基础教育事业之外,要从体制上和政策上创造一系列有利条件,全面发展由居民家庭部分或全部承担费用的中等职业教育、高等专业教育。要大胆鼓励各种社会办学形式,允许中外合作办学。
第三,要加快金融业的发展。金融性服务对生产、建设、生活的重要作用日益显著,由于金融业的不发达造成的各种不便和不利,已经影响到国民经济的正常循环。我国金融业不仅与发达国家相比十分落后,就是与一般发展中国家相比也差距甚大。需要专门研究如何加速发展。
第四,房地产业的前景十分广阔。住宅在今后相当长时期内还将是消费热点,工商业和其他事业的扩张也自然会推动房地产业进一步繁荣,当务之急是如何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使房地产业健康发展。
第五,科技开发和服务业的重要意义更明显,今后应当进一步总结民办科技企业和大中企业自觉重视新技术新产品研究发展的经验,加快科技体制改革,健全知识产权制度,推动科技开发和服务业蓬勃发展。
第六,商品批发和零售业的发展潜力也十分巨大。近几年商业有所发展,市场销售疲软,似乎给人以商业活动过度的印象。其实不然,全国大部分城市的零售网点还没有恢复到历史最高水平。从事商品流通工作的人员在日本目前为总就业的24%左右,我国比重小得多。问题还在于,在国外,商业活动的大头是售前和售后服务,而在我国至今主要集中在柜台售货这个环节。
第七,会计、审计、法律以及各类市场管理、服务等行业,也迫切需要大力发展。除上述所列各项之外,其他各种服务业都需要有一个飞跃性的发展。
(二)第二产业要攀登新水平。
工业结构的调整或转换,议论已久,大家看法比较一致。建筑业前景良好,是今后十年的支柱产业,似乎也比较明确。需要强调的是:
首先,能源、原材料工业要加快增长,争取早日达到基本赶上加工工业发展需要的水平。
其次,以汽车、电子、石油化工为新的带头产业,这一点已较普遍地为人们所接受。除此之外,我们认为,船舶工业和民用飞机制造业也应受到高度重视。其理由是:(1)这两种运输工具国内现在和未来需求甚大,依靠进口,很不划算;(2)这两种工业都是资金技术密集型工业,一定程度上也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关联产业多,扩散效应大,发展起来受益无穷;(3)我国过去几十年已投入巨资,形成规模很大的专业技术队伍,放弃不用,损失可惜。当然,我们必须看到自己的差距和不足,要下决心与国外合作,宁愿以市场换技术,也比将来被迫大量进口合理。
第三,建筑材料和室内装饰材料工业前景极好,必须加快开发、引进先进技术,快上档次和水平。
第四,食品工业,特别是软饮料工业,虽然不会形成特别突出的带动效应,但其数量庞大,只要稳定增长,宏观效果也十分明显。
第五,轻纺工业,主要任务是高质量化。
(三)农业要转为增长方式。
现在提出农业发展的方针是“高产高效优质”是及时的。我们体会,今年阶段上,对于农业来说,质量和效益比之数量可能更重要一些。
第一,要继续重视粮棉油,但更要重视大农业。80年代,畜牧产品、水产品、水果、蔬菜都增长了一倍以上,“八五”要保持这个好势头。
第二,及时按照市场需求导向,调整粮食结构,适当控制杂交水稻的面积,增加优质稻麦和饲料的播种面积。
第三,加强对生物工程的研究,引进先进技术和优良品种,把科技兴农落到实处。
第四,多方筹措资金,大力加快水利设施建设,切实提高抵御水旱灾害的能力。
(四)加速农村城市化,释放农村的巨大潜能。
政策上要明确提出农村城市化的方针。这是全面发展农村各项产业和事业的需要,是今后国民经济大发展的重要一环。
第一,农村城市化,要因时因地制宜,不搞一刀切。但总的说来,只有乡镇企业相对集中,才能形成规模效益,才能降低平均成本,发展起农村地区的服务业,减少对土地的占用,提高环境保护水平。
第二,乡镇企业相对集中,可有多种途径。有些地方可发展城市带或城市圈,有些地方则要进入现有的中小城市或县城,或大的城镇。
第三,农村城市化,形成新的城市区域,制度和政策上要有新突破,不搞国家全面包、保的老办法。
第四,从政策上、法律上鼓励和保护乡镇企业跨地区投资、转移,特别要提倡沿海地区的乡镇企业到内地的中小城市或县城、集镇投资。
(五)进一步调整外贸结构,提高国际竞争能力。
首先,要稳定提高制成品在出口产品中的比重,特别是要提高机电产品等高附加价值产品的出口比重。
其次,要改善进口结构,向两端推移,一是增加基础原材料的比重,二是增加高精尖技术设备的比重。
第三,全面提高各种服务业创汇能力,特别是旅游业的创汇能力。
三、我国经济发展上台阶的政策措施
1.经济发展上台阶要把改革放在首位
九十年代我国经济实现增长方式的转变,关键在于深化改革,重要的任务是:
��加快国营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从微观层次上提高资金和资源的使用效率。目前我国经济发展中科技进步的贡献率只有30%左右,资源利用率大大低于其他国家的水平,重要原因是国营企业缺乏自负盈亏的约束机制,因而缺少利用先进技术和加强管理、减少损失浪费的压力和动力。前面列举的“瓶颈”产业和支柱产业,都是以国营经济为主或垄断的产业。这就更加说明,通过深化企业改革,使国营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在企业内部确立技术进步机制和资源节约机制,是我国九十年代经济发展最大的潜力所在。
��加强间接调控的体制建设,提高国家引导资源配置的能力。改革以来我国指令性计划范围大大缩小,但间接调控的效能不高。使国家调控经济运行的能力和资源配置能力降低。在目前改革加快的形势下,继续利用直接管理的办法配置长期资源的难度越来越大,因此必须加快间接调控体制的建设,通过重建财政、强化税收和建立政策性金融体制等改革办法,用经济手段引导和筹集建设资金,以便在资金渠道多元化的体制中,实现长期资金使用的相对集中和优化配置。
2.经济发展上台阶需要明确的产业政策和地区发展规划为指导
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模式,要充分利用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但是,考虑到我国市场机制的发育不可能很快成熟,而且目前不合理的产业结构的形成有着复杂的历史原因,所以,国家统一的政策调节手段也十分重要。
国家政策调节首先要抓住一些重点行业,例如:钢铁、汽车、电子、煤炭等等,制定“产业振兴计划”或“产业振兴法”,有针对性地、有计划地解决散、旧、乱、差等等问题。
国家还要特别重视如何引导沿海地区经济升级,让出产品和市场给内地,以加快内地工业,特别是乡镇工业的发展,否则两方面都没有出路。
90年代我国经济发展的区域布局可考虑为:东部以高新技术产业群的形成和技术密集型工业为主,西部以能源材料工业和传统加工工业为主;东部地区不能走80年代发展的老路,要通过产业升级和增加产品附加值,减少对内地资源的依赖,缓解运输压力;西部地区主要是扩张传统产业,为此东部地区要逐步放弃一些传统产品市场,东西部交换要有新内容,以形成国内经济循环新体系。我国农村处于工业化较低阶段上,重点是劳动力向工业转移,城市发展重点则应是传统产业的结构调整和升级,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因此从政策上要鼓励城市传统产业向农村转移,如食品、轻纺、普通机电工业等。
3.经济发展上台阶需要加强宏观调控
90年代我国经济发展上台阶,要依靠各级政府和企业发展经济的积极性,同时也要对基层的扩张欲望进行引导,尤其是在目前地方和企业的经济行业都还缺乏明确责任约束的情况下,有效的宏观调控是我国经济发展顺利上台的重要保证。
–––––对于生产和流通环节,国家应减少直接的计划管理,但是控制积压产品的盲目生产,并保证经济循环的畅通,以减少流动资金过量占压,挤占可用于投资的建设资金。为此,在今后一个时期内要继续抓紧限产压库工作和三角债的清理工作。
–––––对固定资产投资要加强引导,明确责任。地方和企业用自筹资金安排的项目可由地方和企业自行审批,但必须建立投资决策和论证的责任制,投资失误要有人负责;同时严格执行“先存款,后开工”的原则,防止资金不落实的项目草率上马。国家要明确提出鼓励发展和限制投资的领域,并有相应的优惠政策和处罚措施。对于经济规模要求高的项目,应规定明确的规模标准,进行必要的规模审批。要尽快建立投资信息、咨询机构,定期发布投资信息,指导企业的投资方向。
–––––强化货币与信贷控制,加强对资金的宏观引导。目前必须坚持对银行信贷总规模的指令性计划管理,各省人民银行和各专业银行要重申信贷管理的责任制,严格执行国家的信贷计划。应加快政策性金融体制的建设,人民银行从各专业银行吸收的存款中提取一定的比例,作为政策性银行的资金来源,以保证重点建设和国家优先支持的重点产业的发展。
––––为了保证“放而不乱”,在加速政府职能转变、弱化产业管理部门的过程中,必须加强税收、审计、海关、工商、质量监督等管理部门的建设,强化这些部门的垂直管理系统,抑制任何方面的不合理干预。同时,必须加强对外债与外汇的控制与管理,统借外债控制要严。直接投资的规模可适当放宽,但对投向的管理要严,国家要严格统一外资优惠政策,防止地方竞相攀比政策优惠,造成国民收入流失。
注:*1992年初邓小平发表南巡谈话,提出国民经济要隔几年上一个台阶。我们组织了专门的课题小组,研究如何加快发展,这篇文章和下篇文章都是作者准备的讨论提纲。本文写成于1992年5月12日。
关于国民经济再上新台阶的补充意见*
一、到2000年,国民经济要上一个大台阶
我国经济发展“三步走”战略确定,到本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实现“小康”。80年代我们超额完成了计划目标,1990年GNP比1980年增长1.36倍。现在看来,只要我们进一步加快改革开放,适时转换产业结构,90年代同样可以取得良好的成绩,“翻两番”目标可以提前实现。因此,到2000年,我们应当争取更大进步,上一个更高的台阶。充分估价各种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可以提出以下具体设想:
1.2000年的综合经济国力要比1990年增强一倍以上。人均GNP,按不变价格计算,从1990年的1520元,提高到3000元左右。
2.人民生活质量要有根本性改善,从温饱水平过渡到“小康”水平。吃穿用消费要从目前已经达到的世界平均水平提高到接近中等收入国家平均水平,居住、交通、通讯、教育、文化等服务性消费要从目前十分落后的低水平,达到或超过低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
3.经济结构调整要有实质性进展,实现阶段性升级。在三次产业结构中,第三产业的比重要提高到国际上平均水平,基本适应国民经济内部产业循环的要求。基础产业的“瓶颈”状态基本缓解,能够满足加工工业和整个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需要。第二产业内部要形成高技术素质的主导产业。
4.技术水平要有历史性进步。其中工业生产的技术水平要从目前平均落后国际先进水平二十年左右,缩短到平均落后国际先进水平十年左右。
5.国际竞争能力要有大幅度提高。外贸出口额要争取在十内翻两番,平均每年增长14.8%。出口产品中工业制成品的比重要从目前的74%,提高到90%左右。
二、90年代再上新台阶的发展方针
实现到本世纪末国民经济再上一个大台阶,关键在于产业结构转换或产业结构升级。
如果结构调整没有实质进展,单纯的数量扩张,益不大而害无穷。事实上,维持目前这种结构状态不变,生产在很大程度上不能适应需求,高增长是难以为继的。
因此,要实现90年代经济大发展,必须调整产业结构,改变增长方式和增长格局。结构调整的出发点和衡量标准就是,生产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要。二者的差距越小,国民经济的整体效益就越高。我们追求的就是,在生产适应需要基础上的高增长速度。
1.物质生产和非物质生产并重,工业化和信息化共举。农业和应当稳步增长,工业要上档次水平,建筑业还将是支柱产业,这些已成共识。鉴于过去多年忽视服务业并造成严重不良后果的事实,九十年代必须特别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其中特别要重视交通、通讯、教育、科技、金融等等最有活力的部门。
第三产业在90年代要有一个飞跃性的发展,其增长速度要保持在明显超过国民经济整体速度的水平上,争取第三产业在GNP中的比重和社会就业中的比重每年提高一个百分点。
第三产业达到这样的速度是完全可能的。因为我国目前第三产业的比重与国际上低收入国家相比还差十多个百分点,与中等收入国家平均差二十多个百分点,与高收入国家平均差三十多个百分点。这种巨大差距的形成,不仅有实际发展水平的原因,也有体制的原因,例如普遍存在的企业办社会现象,按行政办法组织管理科技研究活动的现象,高等教育国家包揽过多和教师对学生比例过高的现象,等等,都是体制不合理造成的。因此,90年代第三产业的发展,一方面需要增加新的要素投入,另一方面有赖于体制改革,把已有的人力物和财力的潜能充分发挥出来。这两上方面相结合,可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于发展第三产业其他具体问题,《初步意见》已有阐述,此处不赘。
2.内涵增长与外延增长相结合,在充实基础产业的同时,加速高新技术产业的成长。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是一个农业就业占60%,但工业已门类齐全自成体系的大国。这种基本情况决定了我国的发展不可能只走外延增长道路,但是也不可能只走内涵增长的道路。势必需要区别行业情况,两种增长方式并举。
轻工、纺织、机电等行业,要以内涵增长为主。交通、通讯、能源和一部分原材料工业需要以外延增长为主。具体行业还可以进一步细化,选择最合理的发展模式。在总体上特别重要的是,必须加快高新技术的进步,一方面形成新产业,另一方面用以改造传统产业。
总之,要根据我国劳动力极丰富、国土辽阔,但资本和技术相对不足的特点,扬长避短,最有效地利用自己的资源。
3.在继续提高消费品生产水平的同时,要特别重视发展投资品和基础产品的生产能力。
80年代,我国轻工业和农业都取得了空前迅速的发展成就。消费类产品的数量成倍扩张,质量也大大缩小了与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在此期间投资类产品和原材料、元器件等产品,虽然也有很大进步,但发展速度却相对滞后。这样就形成了,在机电设备、运输工具、新特材料和高档消费品的元器件半成品等方面,对国际市场的依赖度较高。这种局面必须改变。
如果说80年代的经济繁荣是由消费类产品大发展带动的,那么九十年代的成长却决定于投资产品和基础产品能否追赶上来。工业结构和升级、基础设施的加强、出口规模扩大和结构改善,等等,都有赖于此。
4.改善地区分工,加快制造的地区接替和转移。我国经济作为整体,要充分利用国际经济结构调整的新时机,加快对外开放步伐,把那些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被迫转移出来的劳动密集、劳动和技术密集、劳动和资本密集的产业接转过来。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要把那些初级加工业,高耗能工业和其他不具有优势条件的一般工业向内地转移、扩散,集中力量发展那些高附加价值和高科技含量的制造业和服务业。城市的传统工业,粗加工工业和原材料工业,应向农村地区转移、扩散,以利于其他深加工工业和第三产业获得更宽松的环境和条件。
5.以城市化为中心,全面发展农村经济,加速城乡融合,进一步缩小工农差别。
80年代我国经济高速成长的主要动力,来源于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特别是乡镇企业的发展。90年代,这种格局只会加强不会改变。但是,农村经济的发展,不能简单沿袭80年代的路子,正像内地乡镇企业的兴起不可能再重复沿海地区乡镇企业当年的发展模式一样。我国现有1880万个乡镇企业中,只有12%坐落于乡镇,1%在县城,其余87%分布在农村。这种高度分散的发展模式有很大局限性。其一是,产业结构单一,绝大部分乡镇企业从事工业,第三产业比重很小。由于乡镇企业分散,社会化的服务业在农村就难以迅速生长。江浙一些乡镇企业高度发达的地区,GNP中第三产业的比重竟然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虽然其第三产业的绝对水平不一定低,但相对来说是落后的。农村地区第三产业发展不起来,整个经济发展都受到制约,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必然放慢步伐。其二是,由于高度分散,乡镇企业也不得不搞小而全、大而全,运输相对增加,信息传递缓慢,影响成本降低和技术进步。其三是,乡镇企业高度分散,土地占用相应增加,特别是优良农田占用过多。其四是,由于高度分散,政府对乡镇企业的必要监管大大削弱,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的问题,污染环境的问题不能得到及时查处解决。
乡镇企业相对集中化和农村城市化,已是大势所趋,政策指导上不及时不主动,必将贻误国民经济发展。具体政策,《初步意见》已有论述,不再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