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世界经济的大停滞与中国经济的大调整使我国经济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然而,面对国内外错综复杂的经济形势,党中央、国务院沉着应对、果断决策,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对中国经济形势做出了“三期叠加”的重要判断,不仅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国家制定正确的经济政策、实现“稳中向好”提供了基础,而且在政府与市场关系、依法治国、从严治党等基础性制度层面做出了根本性改变。这些改革为中国经济的短期稳中向好提供了现实支撑,也为未来的长期经济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起到了稳人心、稳预期、稳思想的作用,持续为小康社会的顺利实现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保驾护航。
一、 中国经济新常态面临严峻考验
改革开放使得中国经济保持了三十余年的高速增长,但是,随着经济改革的不断推进,这种增长模式面临着多重挑战。这一时期正是中国结构转型的关键期,也是中国经济问题长期累积的风险期:第一,过去的高速增长依赖的基础发生重大拐点性变化决定了中国经济必将告别高速增长阶段,步入增速的换挡期。例如各类改革开始步入深水区,大量机制体制性问题的凸显已经严重制约资源配置的效率,第一轮改革红利已经耗竭;适龄劳动力人口已经达到顶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增长速度开始大幅度回落,人口红利开始逆转;第三产业的比重已经超过第二产业的比重,工业化红利开始步入递减区域;受世界经济危机的冲击,对外贸易从以往两位数增长下降负增长,全球化红利在全球衰退中已经消失。第二,在增长速度下降的同时,过去30多年粗放式增长所积累的各种深层次不合理的结构性问题全面凸显,中国经济步入结构调整的阵痛期。例如世界经济危机带来外需的衰退直接导致外需与内需不平衡的结构问题凸显;能源价格的大幅度下降直接导致能源依赖型产业和区域出现崩塌;消费升级进一步加剧了我国粗放式发展所面临的供给质量和结构的问题;产能过剩导致大量没有创新能力的企业的绩效严重恶化,僵尸企业严重影响宏观经济的运行。第三,由于对于上述趋势性和结构性变化没有准确的认识,教条式的“稳增长”导致各级政府采取“强刺激’,通过超量的货币发行和信贷扩张来扩大各类投资,以简单弥补外需下滑带来的缺口,其结果各类结构性问题进一步恶化,债务高企、风险上扬、资金空转、增长乏力等现象进一步加剧。中国经济在市场失灵的基础上叠加了严重的政府失灵,导致中国经济面临的各种问题更加复杂,形势更加严峻。
二、逆境中依然取得辉煌成就
面对国内外错综复杂的形势,党中央、国务院迎难而上,不仅通过全面启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对“三期叠加”所带来的经济压力,而且通过一系列基础上制度改革释放了长期经济活力。五年来,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指引下,我国经济坚持“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通过提质增效实现了经济稳定发展。
纵观世界各国,十八大以来的中国经济无疑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统计数据显示,2013-2016年,我国经济年均增长率为7.2%,这一数值远远高于世界同期2.5%的平均水平,也高于发展中经济体4.0%的平均水平。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经济总量的比重逐年提升,稳居世界第二位,而且,人均水平也在稳步提高,2016年,我国人均国民总收入超过8000美元,接近中等偏上收入国家平均水平。在经济面临“三期叠加”、国际局势动荡复杂的情形下,这些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而成绩的取得又和改革的深入推进密切相关。
第一,多方面改革稳步推进,“市场起决定性作用”的“四梁八柱”已经形成。十八大以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成为资源配置的共识。为了推进市场的决定性作用,中央政府围绕两个方面的内容做了大量的改革:一方面,通过放权、确权等改革方式明晰产权主体,为市场资源配置奠定微观主体基础。例如,中央政府持续向市场和社会放权,国务院已分9批审议通过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共618项,清理453项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分3批取消320项国务院部门行政审批中介服务清单,工商登记前置审批事项目录清单分3批精简了85%;稳步推进土地制度改革,目前,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整省试点已经达到22个,2017年将扩大到28个,近300个县级行政区开展了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等“两权”试点;国有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全面提速,中央企业各级子企业公司制改制面超过92%,省级国资委监管企业的改制面超过90%。这些举措使得市场经济的微观主体更加庞大、产权更为明确、权利更加清晰,市场决定性作用有了微观基石。另一方面,通过价格市场化改革,使得市场价格信号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越来越强。例如,十八大以来,中央、地方具体定价项目分别减少80%和55%,水、电、天然气、粮食、医疗、交通、经营服务性收费七大领域的价格改革正在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推进,汇率形成机制进一步完善,境内银行间债券市场对外开放措施进一步完善。这些改革使得市场经济的核心指标——价格在引导资源配置中起到了更为重要的作用。这些基础性改革预示着,市场起决定性作用的“四梁八柱”已经形成。
第二,民生问题持续改善,改革果实惠及大众。在既有的激励机制下,中国经济发展模式存在“重建设、轻民生”的导向。十八大以来,这一偏向得到了高度的关注和纠正,民生问题得到了持续改善,改革果实惠及到更大多数人群,尤其是,底层群众的生活得到了实质性改变。2013-2016年,城镇新增就业连续四年保持在1300万人以上,居民消费价格年均上涨仅为2.0%,调查失业率只有5%左右。农村居民收入增速持续高于城镇居民,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缩小。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娱乐、医疗保健支出占消费支出的比重持续上升,居民物质和精神生活极大丰富。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覆盖面逐步扩大,社保体系基本建成。尤其是,“精准扶贫”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就。从2013年到2016年四年间,我国累计脱贫5564万人,农村贫困发生率从2012年末的10.2%降到2016年末的4.5%,贫困地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阻断了贫困的代际传递,让老百姓彻底拔掉穷根,增强造血功能。
第三,结构转换平稳过渡,创新创业持续稳步推进。中国未来的经济增长依赖于产业结构的升级和创新型国家的构建。十八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产业升级与创新创业。2013-2016年,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8.0%,2016年服务业比重提升至51.6%,成为第一大产业,而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的增长速度也远高于传统产业。在结构平稳转型的同时,创新创业体制改革成效显著。据统计,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研发投入大国和第二大知识产出大国,全社会研发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2.08%,发明专利申请量居世界第一,有效发明专利保有量居世界第三。自2014年3月商事制度改革以来,平均每天新登记企业超过1万家,2016年全国新设企业552.8万户,到2016年年底,全国个体私营经济从业人员实有3.1亿人,新增市场主体“井喷式”增长,“双创”事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其效益已经初步显现。
第四,在对外开放中强化中国的话语权和领导力,为世界危机提供中国方案和智慧。十八大以来,全球经济动荡不安,贸易保护主义纷纷抬头。在此背景下,我国不仅坚持了改革开放,进一步设立了自由贸易区,而且通过“一带一路”等为世界危机提供了中国方案,在国际上成为了自由贸易的旗手,获得了普遍的赞誉。十八大以来,自由贸易区作为对外开放的新窗口,成为了经济的新增长点。上海、广东、天津和福建四大自贸区以十万分之五的国土面积吸引了全国十分之一的外资,其税收收入、高端制造业、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行业、特色金融、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等增速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成为我国经济新的增长极。随着辽宁、浙江、河南、湖北、重庆、四川、陕西7个自贸试验区新近获批,全国自贸试验区已达11个,将成为我国未来对外开放的重要抓手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此外,面对世界危机,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获得了世界范围内的认可,截至2016年末,我国企业在沿线国家建立初具规模的境外经贸合作区56个,累计投资超过185亿美元,一批重大工程和国际产能合作项目落地,高铁、核电“走出去”迈出坚实步伐。与之相伴的是,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话语权和领导力不断提升,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亚太经合组织(APEC)北京峰会、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杭州峰会、博鳌亚洲论坛等国际高规格论坛上,不断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获得了世界各国的普遍赞誉和认可。
总的来看,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历年改革任务完成情况良好,有的已基本完成,有的已出台方案,有的正在开展试点,改革呈现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纵深推进的良好态势,为化解短期风险、推进长期增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辉煌成就来源于全面深化改革
改革开放的历史告诉我们,只有打破既有条条框框的束缚,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看待问题,才能真正推动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十八大以来的一系列改革举措,既是对我国改革开放的坚守,也是对我国改革开放的新发展。从大的方面来看,这一时期的经济改革之所以成绩斐然,主要是基于几个原因:
第一,“两个百年”目标有效地凝聚了人心,为中国改革注入了强大的动力。实现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国人民和中国共产党的共同心愿。从大的历史逻辑来看,中国拥有五千年的文明史,小康社会和大同社会是历代先贤的共同设想,而共同富裕也是社会主义的核心要义,中国共产党作为当代世界上最大的共产党,实现小康社会和共同富裕是其追求的理想和目标,在经历了将近四十年的改革开放后,中国的经济已经具备了实现小康社会的基础。而从东西方的对比来看,在历史上,中国曾经长期处于世界的中心,但是,步入到近代以来,东西方出现了“大分流”,在西方世界崛起的同时,中国逐渐进入到一种“落后挨打”的局面,寻求中华民族的复兴是所有中华民族子孙的共同愿望,也是中国共产党孜孜以求的目标。十八大以后,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旗帜鲜明地将“两个一百年”作为中国人民的奋斗目标,不仅凝聚了人心,也为人民艰苦奋斗注入了强大的动力源泉。
第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实施新的发展理念的重要抓手,改革果实渐趋丰满。进入新常态后,我国经济运行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是结构性失衡,特别是供给侧的产业结构失衡、收入分配结构扭曲、国际收支结构失衡等亟待缓解,这一特征决定了我国经济必须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想办法,努力实现供求关系的动态均衡。十八大以来,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纲领下,我国不断厘清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减少政府的不当干预,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从而有效破解产能过剩难题,逐步消除教育、医疗等领域的市场进入壁垒,增加高品质民生产品和服务的有效供给,使资源更加有效地配置给高效率的企业。这些改革举措有效地促进了产业结构升级,催生了新的经济增长点,进而提高了潜在经济增长率。
第三,基本制度的不断完善是改革成就的根本保障。改革的成就固然与短期的经济政策有关,但更为重要的是,基础制度的不断完善。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在一系列治国理政举措当中,对于经济社会运行的基础性制度进行了顶层设计与深度改革,保证了“私权赋予”与“公权约束”,从而为“市场起决定性作用”扫清了障碍。一方面,“私权”被有效赋权和保护。例如,对农村土地进行了确权,赋予农民权利,在现有各类法律保障的基础上,试图进一步通过编撰《民法典》对私有产权进行保护。另一方面,“公权”被有效约束。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政府在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中,通过依法治国、从严治党的系列文件和讲话精神,以及反腐败领域的艰苦卓绝的斗争,使得公权力被关在了制度的笼子里。全面从严治党和依法治国为我国“政府有形之手”和“市场无形之手”的结合提供了制度基础,实现了“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破解了传统的政府与市场的对立两分法,有效克服了“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为市场经济的基础制度搭起了“四梁八柱”。
四、抓改革稳中向好,促开放未来可期
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国内外错综复杂的政治经济局势,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仅在经济改革方面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效地在“新常态”下保证了“稳中向好”的态势,而且通过依法治国、从严治党的深入推进,保证了长期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总体而言,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经济韧性好、潜力足、回旋空间大,经济持续增长的具有良好的支撑基础和条件,经济结构呈现调整优化的前进态势。在复杂多变的局势下,这些成绩的取得尤为不易。
当然,我们必须看到的是,尽管我国经济保持了高水平的发展,但是,当前国内外的经济政治形势多变,经济增长依然蕴含着多重风险。从短期来看,资产泡沫问题依然显著、局部风险不断扩大、债务的结构性风险日益凸出,有侵蚀经济基础的可能,处理不好可能引发风险扩散,“稳中向好”的基础尚不牢固,依然有待加强。从长期来看,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中一些深层次的结构性问题并没有解决,民间投资增长下滑压力仍然存在,结构转型压力依然较大,创新能力亟待提升……因此,我国经济可能呈现出“短期稳中向好”和“长期结构问题”并行的情景。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进一步对内改革、对外开放,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断破除改革进程中的种种壁垒和障碍,为未来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