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观点 -> 论坛成员
提高供给体系质量正处在重要关口
作者:王一鸣    发布:2017-12-26    来源: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阅读:3562次   

  提高供给体系质量是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特有的命题。经过30多年的努力,中国经济填补数量缺口的时代正在接近完成,质量的矛盾开始上升到主导位置。

  高质量发展阶段要有高质量的供给体系。在微观层面,它能够适应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需要,不断跟上结构升级的步伐,提供更多高质量、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在宏观层面,高质量供给体系应该是在国民经济各领域、各行业有更高的素质,更高的效率,更高的质量,形成一套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的体制机制。从宏观上看,我国的生产效率,无论是劳动生产率,资本回报率,还是全要素生产率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相当差距,这个差距就是未来经济发展的潜力所在。如果说过去40多年主要的潜力是数量缺口,未来发展的潜力就是质量缺口。

  怎样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关键需要在以下五方面不断推进。

  第一,要明确主攻方向。过去那种地方政府GDP竞赛的体制非常适合数量追赶时代的要求。现在数量的缺口慢慢填满了,怎么建立一套适应质量追赶要求的体制和管理模式,这是未来一个很大的课题。十九大报告提出坚持质量第一,效率优先,这个主攻方向确立起来,关键是在体制上怎样能够创造出更高的质量优势。

  第二,坚持一条主线,就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迫切要求建立两个机制,一是落后产能的市场化退出机制。去产能下了很多功夫,也取得了相当成效,但是市场化退出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还无法通过市场化手段有效出清落后产能,僵尸企业退不出,死不掉的问题依然没有解决。二是要真正确立产业升级的机制。产业怎样有效实现升级?关键要有一个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来倒逼企业在市场压力下不断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技术含量。

  第三,强化一个战略支撑,支撑的核心就是创新。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关键还是要有更高的技术支撑。过去比较多的是强调技术的产业化、商业化,创新本身就是技术的产业化、商业化过程,现在也比较强调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一个强大的创新能力一定是有强大的基础研究做支撑的。所以,这个也是未来支撑体系里不可或缺的,包括强大技术的商业化能力,强大的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的支撑,这使得科技对提高供给体系质量能够提供更强大的支撑。

  第四,建设一个新型的产业体系。这个产业体系要求产业的发展跟人力资源、金融、科技相互推动、相互促进。这种新型的产业体系,现在比较明确的一个方向,从科技支撑来说,就是互联网、大数据、智能技术与现代制造业的融合,发展这种智能制造的新型生产模式来提高产业的质量体系和竞争力。从现实生活来看,很多智能制造企业利用智能机器人实现生产,次品率大幅下降,产品质量水平比传统制造有大幅提升,这个是未来发展的一个新方向。还有传统产业利用新技术,新业态来进行嫁接,提高传统产业产品的技术标准和质量标准。

  第五,提高供给体系质量根本的动力来自改革。原有的弊端,包括不适应高质量要求的矛盾和问题,根本在于改革不到位。下一步最关键的就是增强动力,进一步深化改革。改革的方向是产权制度改革,包括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生产要素产权的清晰界定。二是生产要素的市场化,要素能够自由流动,这种自由流动有利于形成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现在企业家追求的不是优惠政策,更强烈呼唤的是公平竞争环境。所以要素的市场化配置能够为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创造条件,而这种公平的竞争才能倒逼企业去下功夫提高产品质量,否则就会被市场淘汰。

  从现在来看,提高供给体系质量的条件已逐渐具备,消费升级形成的市场驱动力不断增大,企业研发投入不断增加,独角兽企业数量仅次于美国,这些都为供给体系质量提高提供了强大的支撑。

  无论是从经济发展的要求来看,还是从我们所具备的环境来看,现在提高供给体系质量正处在一个重要的关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