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观点 -> 应邀专家
八招应对“资管市场”主动转型
作者:曹德云(50人论坛企业家理事)    发布:2018-01-30    来源: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    阅读:30110次   

十分高兴参加《金融理财》杂志、易趣传媒举办的2018年中国金融理财创新与发展论坛。这次论坛的主题是“新坐标、新方位”,很契合2017年以来我国经济金融改革发展的新形势和新要求。


下面,我就资管市场的转型问题,谈一些看法与观点。这几年,我国金融市场快速发展,特别是资管市场发展令人印象深刻。究其原因有四个方面:第一,由上到下的监管政策的不断放松;第二,由下到上的金融市场创新不断加快;第三,跨机构、跨行业、跨市场的业务合作不断扩大;第四,各金融机构之间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这四个因素推动资管市场快速发展,在满足社会公众资产管理需求,优化社会融资结构,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和国家战略实施等方面发挥了重要而积极的作用。但与此同时,跨市场、跨行业、跨机构的资产管理业务的高速扩张,也带来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部分金融机构通过加杠杆、做通道、期限错配、层层嵌套等方式套利,导致金融监管削弱和市场风险积聚,引起各层面和各方面的高度重视。究其原因,资管业务的监管标准不一致、市场规则不完善是重要原因。


在这一背景下,金融监管部门对资管行业实施严格监管措施,统一市场标准,规范市场运行,有效防范风险,将有利于推动资管市场转型,步入规范有序安全有效发展的新阶段,有利于创造一个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有效遏制各种市场乱象。长远来看,这是非常好的制度措施安排。但我认为,对各资管行业转型而言,除了适应监管政策的调整外,还要综合考虑外部环境的其他要素变化,要积极主动加快转型。有几个因素是需要资管行业重点关注的。


第一,定位的转型。资产管理要回归本源。资产管理的本质就是给投资人带来合理的回报,并维护资产的安全性,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各资管行业都应该回归到自己本质特性,比如说保险,保险就要发挥保险风险保障的专业优势,体现保险自身特色,这是一种回归本源。资管行业如果长期靠期限错配、靠监管套利,是难以持续下去的。


第二,法理的转型。所有的资产管理都应该遵循信托原理,受人之托,忠人之事,代人理财。无论是公募、私募,证券、信托都应该遵循信托原理。要按照信托法的要求运作,并实现资产隔离,保障安全。


第三,理念的转型。包括两点,一是坚持有效控制风险前提下的创新;二是坚持诚信信息披露原则。当对投资人营销产品的时候,不要只谈最好的情形,应该把最糟糕的情况是什么样子告诉投资者。很多的资管产品的合同里,都是把好处写得很充分,而风险提示却很简单。因此,对投资人诚实很重要。


第四,技术的转型。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不管你愿意不愿意,接不接受,都必将是对传统金融模式的颠覆,难以规避。任何一家资管机构只有更早的认识、更早的应用金融科技才能避免被边缘化。大家要更加勇敢的迎接金融科技的新时代。


第五,客户的感受。只有充分掌握客户信息,设计的产品才能针对客户的需求做到精准。各资管机构通过大量数据信息的深入分析更好的了解和满足客户需求,让他们有更好的获得感、体验感。


第六,行业的特色。监管部门制定的“资管新规”,并不是想消灭各行业资管产品的特性,而是给市场提供一些需要遵循的共同标准、原则。在此基本标准与原则之下,各行业的资管产品应该坚持自己的特色,进而满足不同投资者不同的投资需要。银行理财有银行理财的特点,保险有保险的特点,基金有基金的特点,信托有信托的特点,要丰富多彩。


第七,专业化运作。要搭建专业化的机构平台和专业化的团队,才能做好专业化的事情。银监会鼓励商业银行成立理财专业机构,保监会鼓励成立保险资管专业机构,都是一样的。专业化运作是提升管理水平的重要保障。


第八,责任投资。资管行业不仅对投资者、对市场承担责任,还要承担社会责任。国家倡导生态文明建设、绿色金融、绿色投资,对任何资管行业而言,都要在这些方面履行好社会责任。对那些产能过剩、高污染、高耗能的行业和领域,都要禁止投资。


展望未来,有国际研究机构的报告认为,2012年国际资产管理市场总规模在64万亿美元,2020年预计会超过100万亿美元,亚太地区的速度会超过其他的市场的增长速度,达到10%,在国际市场占比会超过16%。未来的资产管理市场空间是很大的。还有就是老龄化问题,目前我国64岁以上的人口占16%,再过20年将达到26%,超过3亿多人,这对资产管理市场是一个巨大的需求空间。所以说,经过几年的调整优化,资管市场会呈现一个新的发展面貌。为此,各资管行业要趁此机会实现从管理模式、业务要素、技术手段等方面的全方位转型,进而实现资管市场的健康、持续、高质量的发展。

(本文系作者1月21日在“2018中国金融理财创新与发展论坛暨第八届金貔貅奖颁奖典礼上的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