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观点 -> 论坛成员
社保基金未来将保持对香港市场的超配
作者:楼继伟    发布:2018-07-03    来源: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    阅读:7239次   

尊敬的梁振英副主席,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非常高兴参加这次的新时代香港资本市场再出发研讨会,我做一个简要发言,谈香港金融市场的看法,因为我对两地市场都有所观察,希望提出一点意见。

众所周知,香港是世界上最自由的经济体之一,也是全球重要的商业、旅游、航空、海运和物流枢纽之一。去年是香港回归20年,香港经济在过去二十年中累计名义增长接近85%,经济规模总量达到了2.66万亿港元。这个持续的繁荣发展和香港的资本市场是不可分割的,香港市场的数量和规模连续多年保持全球资本市场的三甲。2017年香港资本市场首次公开发行的股票数量达到261只,融资规模达到了1282亿港元,充分反映了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强大的市场活力和融资功能,而且是一直中国海外融资对外平台,大家刚才讲到的93年的青岛啤酒,成为第一家赴港上市的内地企业,2006年工商银行首家A+H上市的企业。目前首次公开发行,中国大陆的占比是40%左右,上市公司中的中资数量大概是50%左右,市值比重差不多六成。但是你看成交额大概是7成。此外还分别在2014年11月和2016年12月启动了沪港通和深港通,现在是进入了港股通。通过互联互通的机制的交易额占整体交易的比重逐步上升,现在上升到7%左右。但是目前来看,针对香港的股票市场结构看,以传统的行业为主,金融房地产比较大,BAT中的腾讯在香港上市,而且超过了10%的市值,但是整体来说大家刚才都讲了新经济概念,在香港市场股票占比很第,大概只有1%左右。近期港交所有对尚未盈利公司,通过不同权非传统治理结构的公司和拟在香港做第二上市地的中国内地公司做了一些制度安排、制度优化,大陆的股票市场将推出CDR制度,在内地的市场推行要求三年盈利的公司,三年盈利我很理解,但是三年盈利的标准经常有变化,我希望稳定。三年盈利的同股不同权的架构,内地现在还不是时候,我们有很多操作性的东西比较多。我们内地是搞了CDR制度,会出现一个良性竞争、良性互动的关系,也使得一些非常好的公司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资本市场,使得有更高潜力的企业留在香港、上市和深圳,为两地的投资者分享国内经济增长和企业增长带来的红利。

前一段还有一个问题,香港资本市场发展过程中,股票市场处于领先地位,债券市场有些不足。而内地的证券市场是世界上增长最快的债券市场,过去五年中国的市场以每年21%的年增速度在增长,已经仅次于美国或日本的全球第三大债券市场,总市值达到8.4万亿美元,这是到2016年底,占GDP比重达到75%。

当然我们还有很多不规范的地方,空间也是非常大的。中国债券市场对外开放刚刚起步,去年底境外的债券持有者持有的总额仅为9741亿人民币,增长得挺快,增长了25%,但是占比仅占2%,还是太低。2017年开启北向的债券通的机制,如果进一步开放南向债券通,这样双方投资人利用各自的市场,我们有可能引入一些机制,比如说人民币货币的期货、人民币国债期货等等产品,香港可以为海外的资金和港股通的投资者提供丰富的风险管理工具。

我这次来开会,还结合了理事会的一些事情,我们这里有20个管理人,管理者不同的策略,每年要给他们做一些检查和研讨,我结合这次开会研讨,同时把“香港资本市场再出发”提供给他们,看看有哪些问题。不仅是说香港,也是说内地,因为我们要港股通。特别是我们在香港的市场的占位,我们现在正在更多地用港股通来替代。

仅仅有市场的上下融通是不够的,还需要两地监管的制度趋同,并同步地改进了。在整体的信用环境全社会法律意识不强的情况下,中国的做法,这么做的很少,中国这么干是有必要的。有必要的话,为了保持这个制度的有效性,刚才讲到了我们推出了投资者识别码的制度,可以初步实现北上投资者身份体系的穿透,提高了交易监管能力,这一点刚才主席也讲到了,是不是能够是北向也实现穿透,应该也有这个考虑。

还有一个分类制度,目前A+H两地上市公司还要实行分类表决。这是早期的时候,港股通了,慢慢的应该是改掉。这样改为统一表决,为这些上市公司的结构重整提供便利。

再比如上市公司发行制度方面的优化,逐步统一为注册制,境内还主要是审批制,而且定价当局对定价影响也比较大,这方面也可以改进。如果所有的这些制度整合、趋同,大家同步地改进,未来两地的这些机制的权益制、两地市场股票的折溢价程度就会有所收敛,在两地市场机制性融合到一定阶段,是不是可以考虑引入跨市场换股的制度?公平地解决同股不同价的问题。

再比如A股市场应加强对过长停牌期的管理,采用类似于香港的尽量缩短停牌期的办法。我原来也不是特别关注,重回投资界一年以上的停牌,这实际上是很多人都在套牢。

A股市场对这些现金充裕的上市公司的回购股票是原则禁止,香港是原则允许。还是应该原则允许为好。

此外,其实美国有一个集体的诉讼制度,被称为20世纪程序法最重要的制度。其实我们两地资本市场对中小投资者利益的保护条款,是不是考虑类似的制度?在同股不同权的时候,这个制度的保护作用应该是比较大的。因为内地在穿透,香港还不如内地对穿透监管的力度大,而且同股不同权了。

以上这些制度的差异和风格,是当时的市场初见风格的时候产生的,应该引入更加公平、高效的机制,来进行改进。有的时候是我们共同发展阶段需要共同向前推进改进的,希望监管当局和市场当局注意。监管制度作为资本市场的基石,在制度设计层面趋向、趋同和趋一致,才能促使资本市场深入发展。

大的一些想法,社保基金会成立于2000年8月,负责运营管理全国社保基金和其它受委托的基金,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实现保值增值,2017年底社保基金管理的资产规模是25385亿人民币。2017年社保基金的投资收益率是9.68%,基本养老保险金的投资收益是5.23%,因为它需要保底,保底收益就低了。自成立以来社保基金累计投资收益率达到了1071亿,超过了历年资金的总额,香港于再造了一个社保。年均投资收益率达到了8.44%,高过通货膨胀率2.29%,高了6.15个百分点,实现了保值增值。

我们的投资绝大部分是集中在境内市场,香港市场是主要的市场投资之一,我们是通过在香港本地市场开户和借助境内的港股通渠道,两种方式,在香港进行投资,并取得较好的业绩。我们准备继续保持对香港市场的适度超量,这是一个基础,加大港股通渠道的作用,但港股通存在的一些制度需要改进。目前南向港股通交易日比港股交易日每年少20天左右,提高清算效率,应该增加一些港股通的交易日。再比如香港市场每天交易2个半小时,而港股通允许参与4个小时,那一个半小时什么故事都可能发生。我的委托人干着急,我还愿不愿意用港股通?这个问题希望能够一致。

还比如目前港股通交易风险案金为单日双向交易额的5%,按目前我会各外部委托人的合规水平,发生违约的可能性很低,可以适当降低水平。这么大的影响,理事会的收益是挤压我的外部管理人他们的收益空间,增加他们的成本,25%的比例太高,是应该降。

这些体制机制的改进,有助于像社保基金会这样机构投资者扩大港股通。尽管社保基金会过去取得良好的投资业绩,但是对于我们来说防范投资风险,实现保值增值的压力正在不断加大。压力主要是两个方面,我们规模大了,刚才说到管理的资产达到2.5万亿还多,今年还将全面启动划准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我们管理的资金规模还要进一步加大,这是我们的难题。再一个是宏观经济和资本市场错综复杂,国际金融市场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很多,我国的金融领域的风险隐患也不少,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特别是金融风险的背景之下,相关的经济市场的环境、金融监管政策都存在变数,但是我希望看清楚方向。不能今天想出一招来明天又变了。这是我们存在的一些难题。

女士们、先生们,回顾20年里,香港成功抵御了亚洲金融危机、非典疫情,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巩固了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继续被众多国际机构评价为全球最自由经济体和最具竞争力的地区之一,取得了非凡的成就,这也是一国两制的成功。

现在是讲“再出发”,我是一个小的视角,想了一点,往前看香港也包括内地资本市场互联互通监管趋同方面的一些建议,我相信借助于深化改革的东风,香港资本市场可以成功地面向全球巩固香港作为全球金融中心、离岸人民币业务中心和全球融资中心的地位,谢谢!

(本文系作者2018年6月1日在香港出席港交所举办的论坛时的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