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观点 -> 应邀专家
带动民营资本进入 (2000.04.18)
作者:茅于轼    发布:2004-04-17    阅读:5278次   

带动民营资本进入
--西部开发成败的关键  

天则经济研究所 理事长 茅于轼

  (50人论坛.北京)中央准备大举开发西部,有大笔资金将要投入。广西、山西等中西部省分都在争取列入其中。资金的投入理应对繁荣当地经济起到重要作用。但是也应该看到,资金只是众多条件之一。如果其他条件不具备,有了钱,经济还是发展不起来。
  我国曾经几次努力开发西部。最突出的一次是文革时的三线建设,投入了几千亿元之多。但是其结果大家都知道,是非常失败的。内迁的工厂生产成本非常之高,产出的价值还没有投入的多。这些工厂的所谓生产其实是反生产的,他们不是创造财富 而是消灭财富。维持这些工厂的生产每年都要投入大量补贴。当时修建三线工厂不但没有帮助当地创造财富,反而给当地留下了一大堆问题。后来决定大多数内迁工厂都要迁回,但是搬迁的成本也极高。弄得左右为难。不光是工厂如此,内迁的学校、研究所等也是如此。本来应该对西部经济起正作用的,反而起了负作用。这些教训不能不引起我们注意。资本(加劳动)是做事情的能力,既可能做好事,也可能做错事,甚至做坏事。决策搞错了,资本就会起坏作用。我们学资本论,以为资本永远是创造剩余价值的,殊不知资本同样会创造负价值。一个社会中每年都有成千上万个企业倒闭,又有大体上同样数目的企业新生。说明资本创造财富的机会和消灭财富的机会大体是相等的。经济学还证明,在资源配置效率最高时(即一般均衡状态),企业是没有利润的。企业利润的来源在于创新,在于打破均衡。
  那末过去的三线建设问题出在什么地方呢?简单说,问题在于忽略了经济效益。一切项目都必须注意经济效益。不注意经济效益的项目,会使得西部地区越搞越穷,而不是发展经济和提高人民的收入水平。
  人们常说,基础设施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所以这次西部地区的开发,包含了许多基础设施项目,如公路、铁路,电力、飞机场等。但是基础设施是不是就可以不讲经济效益了呢?不可以!举一个例子。北京到通县的高速公路现在因为行车量不足,所收的行车费不足以开销日常维修和还本付息,结果北京市政府每年要支付三个多亿的补贴。如果没有这条京通路,这笔钱原本可以做许多别的事情。这不是把北京弄得更穷一点吗?京通路的行车量虽然不足,但是可能比许多西部地区公路的行车量还高一些。所以那些行车量更小的公路值不值得修,更值得我们想一想。类似的业务量不足的飞机场、铁路,都会造成同样的问题。有些西部铁路修好之后因为没有多少旅客,两天才开一趟客车.只有行车量大到修一条公路或铁路能产生经济效益时,基础设施才是值得修的。世界银行和亚洲开发银行贷款于基础设施时都要做经济可行性论证。论证通不过的得不到贷款。
  西部地区多半缺水,所以基础设施也可能包括输水工程。可是据我所知,西部大多数的输水工程的成本都很高。每立方米水的成本有的达到五元钱,而当地的水价才一块多钱。这说明每用一吨水,市政府就要赔三块多钱。这种工程也是不能创造财富,而是要消耗财富的。搞计划经济用的是物质平衡观念,缺什么就生产什么。但是市场经济要讲价格。物质平衡的缺,不一定是市场均衡的缺,很可能是因为价格太低。此时不应该增加生产,而应该提高价格。水的均衡最典型地说明了这二者的区别。在市场经济中,钱是衡量一切物品价值的单位。水的生产成本高,说明它包含的价值高;水的消费价格低,说明它在使用时创造的价值少。这种水用得越多,损失越大。立一个项目去增加这种水的供应,等于花钱去消灭财富。
  西部另一项大规模的工程是水土保持,退耕还田。水土保持有环境效益,光用经济评价是不够的。但是也要注意经济后果。政府动员农民退耕还田,但今后农民以什么为生?在山坡上种地的农民多半是没有其他活路的贫困农民。坡田的产量很低,往往仅够糊口。退耕还田以后,仅有的一点生产资料也没有了,他们何以为生。一次性的补助只能起到动员作用,今后的生计如何安排,需要慎重考虑。否则也是后患无穷。听说此项工程耗资上百亿。是一个很大的项目。
  许多同志都说,西部地区经济落后的主要原因是观念的落后。我很同意这一说法。如何改变观念?不是靠上课听报告,而是靠发展市场。市场是一个最好的教师。问题是要让市场有发展的机会,不要事事由政府来办。资源的配置要更多地由市场来起作用,大家自然会进入市场,在市场中和别人打交道,学会市场规则,观念就跟着改变了。反之,如果资源是由政府来配置,大家围着政府转,观念就很难摆脱计划经济的框框。现在计划中的西部开发,是政府行为,由政府花钱,大家的眼睛盯着政府手里的钱,资源是由政府来配置,这样只会加强观念中的计划经济色彩。对改变观念起不了什么作用。我认为这是当前西部大开发中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由此看来,西部的开发,重要的是吸引非国营的部门参与。民营企业瞄准的是利润,他们不会做亏本的买卖。他们的参与能避免不讲经济效益的毛病。他们在市场中运作,资源配置是由市场决定的。参与的人都要经受市场的考验,人们自然会从市场中去学习。对改变观念会起巨大的作用。如果比较一下全国各地民营企业的多少,可以看到,民营企业越多的地方经济越繁荣。要想让西部经济得到发展,必须有民营企业的大量参与。可以说,民营企业参与的多少决定了西部开发是否能够成功。修公路、造铁路、输水工程等基础设施也应尽量让民营资本参与进来。
  非国有部门参与西部开发的障碍,主要是对民营企业的歧视,缺乏公平竞争的环境。就拿贷款来看,明明已经亏损的企业,如果是国营的,还是可以拿得到;如果是民营的,即使能赢利,贷款也很难。其他如工商办照、税务登记、环保检查、技术检验、卫生防疫等,政府对待民企和国企往往有所区别。试比较沿海地区百姓和政府对民营企业的看法,和内地的看法,是有很大不同的。这也是观念问题,不容易很快改变。民营企业自己也要用行动来证明不比国营企业差。尤其是企业之间要及时付款,及时交货,讲求质量,优质服务,营造一个良好的商业环境。从整体上看,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经营环境,只有企业自己才能帮助自己,没有别人能帮忙。
                 

20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