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频道 -> 媒体报道
中国经济50人论坛为推动经济转型和高质量发展建言
作者:张末冬    发布:2019-02-18    来源:金融时报    阅读:2555次   

是什么推动了中国经济40年的高增长?哪些方面的改革对经济下一步的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在2月16日召开的“中国经济50人论坛2019年年会”上,多位专家学者结合自身研究与实践针对上述问题给出了各自的建议。

提高决策科学性、有效性和精准度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徐忠表示,推动经济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在于建立规则明确、透明、市场化、法治化的高水平市场经济体系,而要实现上述目标,则要提高决策的科学性、有效性和精准度。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决定,明确了改革的总体框架,为改革做好了顶层设计,以此为指引,出台了各项改革方案。徐忠强调,社会上对一些重大改革措施的评价并不一致,还有人表示一些改革的实际获得感并不强,这就需要我们仔细审视这一问题。

徐忠表示,在翻阅已经出台的政策文件后,发现了几个问题。第一,有的文件表述与十八届三中全会的精神保持一致,但一些改革的难点和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往往没有提到,这可能和政策文件的制定过程、决策机制有关。第二,文风上追求大而全、面面俱到,但具体怎么改,往往语焉不详,需要相关部门出台细则才能执行。第三,很多文件仍没有体现政策制定的科学性、市场化导向以及系统化的分析框架。往往为了短期目标,用行政化手段去改变长期性制度。第四,从执行上看,立法存在部门化现象。

要构建财产权与行政权分开运行的制度框架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尚希表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问题是要素市场化改革的问题,而要素市场化改革涉及到所有权的结构化和社会化问题。如何通过所有权的结构化、社会化来推进要素的市场化?其实就是产权制度问题。

刘尚希认为,由于我国产权制度不完善,工业条件下的要素占有权、支配权、使用权、收益权等不够清晰,生产要素的市场化配置受到多种束缚,造成了要素收益流失、交易成本偏高、资源错配、相关领域体制改革推进艰难的问题,妨碍了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的现代化。他建议,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机制是市场高效运行的基础,要实现公有制和市场经济的有效结合,必须构建公有制条件下的产权制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要素市场化配置机制。

国企民企均需调整资本布局

联办财经研究院院长、国家税务总局原副局长许善达在当天的会议上提到,调整资本布局应该在各项改革措施中优先考虑,包括国有资本和民营资本的布局调整。

具体来看,第一,调整国有资本划转社保。使国有资本的盈利、资本的价值让全社会国企、民企都受益。第二,国有资本布局调整还可以在去杠杆的问题上发挥作用,把国有资本从一部分非国计民生领域退出,补充到非常需要国有资本的领域去充实资本金。这样能够降低杠杆率与融资成本,同时也给民营资本带来一个新的投资空间。第三,民营资本自身也有资本布局需要调整。许善达强调,现在有很多民营企业拿着股权去质押,但实际却是拿钱炒股、炒房,忽视主业,这样的方向不应该提倡。应该提倡的是融资之后去投入研发、科技,发展经济。他认为,调整资本布局是各项改革措施里应该比较优先考虑的一项。

五大新增动能支撑明后年经济增速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刘世锦认为,今后两年我国经济增速将维持在6%以上,2020年以后可能会下降到5%至6%之间,或5%左右,这是符合规律的变化。

在他看来,中国经济新的增长动能有五个。第一,低效率部门的改进。第二,低收入阶层的收入增长和人力资本提升。第三,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升级。第四,前沿性创新,特别是在数字经济领域、数字技术领域。第五,绿色发展,包括但不限于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能产生巨大消费创新和经济增长的新动能。

此外,刘世锦还强调,需要全面改革政府管理产业和企业的方式,切实转变到建立和维护公平市场秩序的平台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