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争鸣 -> 产业经济
产业有可能成规模撤出中国吗?
作者:黄诚羽    发布:2019-08-19    来源:自由撰稿人    阅读:4970次   

 

      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将在9月1日对中国输美的尚未被课税的3000亿美元商品加征关税, 大大地提升了中美贸易战的猛烈程度。 而他们通过贸易战对中国加征关税的唯一的目的, 就是希望借此推高中国商品在美国的售价从而降低中国产品的竞争力,来迫使那些以美国市场为目标的在华生产线搬离中国, 从而打击中国经济。美国特朗普总统也专门在7月15日发推特来证实这就是他们的企图,而且为那些最近离开中国的企业欢呼, 并认领为他自己贸易战的成果。

       理论分析 

      要澄清的是,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大幅发展, 而经济发展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提高人民收入, 翻译过来就是中国的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 即使在贸易战开始前, 中国, 尤其是沿海的劳动力成本已经是越南的3, 4被, 比孟加拉, 埃塞俄比亚就更高。 从大的趋势上看, 不管有没有贸易战, 有些低附加值的工厂搬去那些国家, 释放出中国的劳动力去从事升级的产业是并非完全对中国不利。 想当初这些产业有些也是从其他人力成本更高的地方搬来的。

     这里要讨论的是, 本来企业就有在全球搬来搬去的自由, 有些个别企业和生产线搬去外国是没问题的, 但是有没有特朗普总统在他的选民前为自己邀功而说的那么夸张呢?也就是说, 这些企业要想成规模的搬, 在中短期是现实的吗? 答案是否定的。 因为, 任何成规模的生产都需要足够的基础设施。 而现代化的生产会囊括上下游很长的供应链, 都要求成规模进行的。 下面我们就更具体地论述。 

      基础设施建设极其耗时耗力费钱, 总之, 中国这些年做的这些一步也跳不过去。说到基础设施, 中国这些年“铁(路)公(路)机(场)的建设发展速度已经惊艳了全球的所有国家, 就不多做重复了。 这里拓广一下“基建”涵盖的范畴, 比如说, 好的教育体系, 优质的高等院校也是广义的基础设施之一。

      就拿清华大学来说, 即使在90年代初, 北京的清华大学在一些方面甚至还不如她在台湾的同名同源的新竹清华大学。 但时至今日, 她一年的教育科研经费已经超过了身为发达经济体的台湾的最大的7所大学之和。 而且今年已被多国际权威机构评为亚洲最好的大学并进入全球前20名。 以点带面, 至少可以判断中国已经拥有赶上甚至超过日本, 韩国, 中国香港, 中国台湾等亚洲最先进的经济体的大学体系。 

      现在看一下某个国家要想大批接纳现在在中国的企业需要做什么。其实, 也就是具体检视下当下大家常说的所谓产业链上下游到底是什么。 就拿全球最热卖的产品之一苹果手机的组装来说, 对富士康而言, 它大概的生产苹果的流程是: 生产PCB(印刷电路板), 把各地送来的零件焊上去, 再做些模具来生产塑料外壳, 装配起来就行了, 大概是这么个过程。 一个人若以为这就是所谓的上下游, 那就太局限了, 顶多只能说这是微观层面。 真正需要发生的是以下的步骤:

      先建一批好大学(没人高中毕业就会设计大桥等), 要赶上中国的设施, 就要先赶上中国的人才! 然后这些人毕业了工作几年再去设计港口。 现在世界十大港口有7个在中国。 另三个是新加坡, 釜山和迪拜。 对中国构成直接竞争的一百多发展中国家的几百个港口没一个入列的。

修了港口再进口巴西, 澳大利亚的铁矿石, 煤, 智利秘鲁的铜矿, 锂矿等, 这些的进口量中国常占了全球一半以上。 对了, 还有中东的石油。 再建钢铁厂, 铜铝厂,水泥厂, 石化厂等等。 然后才是最近常常创出奇迹的建桥修路搭机场,通高铁, 盖电站什么的。 再然后才能有条件去盖厂房, 造机器, 准备生产。  

        个案解析 

上面是理论分析。 现在都讲有图有数据, 有真相。 那就通过在这轮贸易战中全球公认的受益最多的越南发生的事情来验证上述理论是否正确。

越南经济相对发展较好的一个是南部以胡志明市为中心的传统产业, 尤其在紧挨胡志明市而且离港口不远的平阳省, 下图中用红色圈起的地区, 应该是越南传统工业最发达的省。

另一个是北部河内附近以北宁和海防为主的地区。 这个地区发展较南部起步晚些, 由于那里离世界电子制造业的中心(没写错, 就是世界)的深圳东莞路上运输较近。 从深圳到中越边境的友谊关开车大概880公里多, 从友谊关到越北的北宁大概4个小时车程。 (富士康的郭台铭就曾乘车从深圳, 经南宁, 出友谊关去那边考察过。)所以最近它的发展以电子业为主。

刚提到的南部的平阳省有30个左右的工业区。 由于越南的基础设施建设没速度有限, 自从贸易战开打这一年多工业区地价都涨了100%, 甚至有些厂区一周涨30%。胡志明市办公楼的价格已将近10万人民币一平米。 在河内的商业用土地价格甚至飙涨至近100万人民币一平米。

上面我们介绍了中国的港口。 再看越南北部最大的港口海防港, 即使它在未来一段时间完成了它的深水港扩建部分, 达到1.2亿吨的年吞吐量, 也只是相当于中国台湾的高雄港的水平, 在全球第15名左右。 从电力供应来说, 即使在不少日本, 新加坡企业及韩国的LG入驻的海防工业区, 还常常发生跳闸断电的现象。

更不用说高铁了。 越南是南北狭长大概1600公里的国家, 这一点有点象日本, 其实很适合修高铁。 中国有将近14亿人口, 超过2万公里的高铁。 越南有1亿多人口, 按比例应该有一条从河内到胡志明市的高铁。 可是不仅那里没有高铁, 连普通的公路网也还不完善。 不要光说越南, 君不见即使是东南亚的几个相对更先进的国家就那么几百公里铁路反反复复, 遥不可及。

      再看看现在的越南劳动力市场, 还不要说大学毕业生, 即使是一般的员工本来平均工资是不到180美元/月, 现在已有开到700美元的了。 这里使用了整体统计数据, 也用了些个案数据。 尽管某些个体数据有可能会在不同的情况下有些许波动, 但很容易理解的是, 小河是无法分流大江的水量的。 不要说越南, 整个东盟十国的GDP总和还不到中国的1/4, 很难支撑有规模的产业转移。

      而且, 考虑到特朗普政府关税大棒乱挥的特点, 越南就一定安全么? 果不其然, 他就在这几天猛批越南最近大赚美国便宜并提出关税威胁。 您想, 美国忍着自身的伤害掀起的贸易战, 好不容易有几条产线移出中国还去了越南,不回美国。 特总能不糟心吗? 不知那些正在从华南向友谊关运送产线的人听到此消息有何感想。

      从这个角度讲,任何公司想把产能移出中国, 只要不是去美国, 特朗普政府一定会追着打的。 而美国的人力成本是中国的N倍, 毫无竞争力, 这是任何动摇在中国生产的公司的无解之题。 目前最好的方法应该是留守中国, 或者搬去各方面成本更低的中国中西部。

除了经济因素, 社会的稳定性也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 越南在仅仅5年前就发生了5.13 排华事件, 很多中国企业, 包括中国台湾的企业都被破坏烧毁。 反观中国, 在贸易战如此激烈, 美国对华为不遗余力地打压之际, 中国政府和人民已然公平公正的对待华为的主要竞争对手, 美国的苹果公司及欧洲的爱立信和诺基亚。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在世界各地民粹涌动的今天, 中国政府和人民的成熟俨然鹤立鸡群, 为大家, 即使是贸易战敌人美国的企业, 也都提供极其稳定的经营环境。这种经营环境从广义说也是一个国家的基础设施。

从以上数据和事实看出,越南基础建设的水平能支撑的经济增长是有限的, 想成规模地吸收中国的产能有相当的难度。 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极大, 周期很长, 但却是发展生产必不可少的。 其他大家主要认为是在华企业的潜在目的地的东南亚国家都有类似的挑战。 用中国股市常说的, 就是“基础设施搭台, 出口产业唱戏”。 

        基建是梧桐树, 产业是金凤凰 

就是因为有如此优质的经营环境下, 可以说是全球企业界最聪明能干的人之一的美国企业特斯拉的马斯克了, 在中美贸易战已经开打后, 明知世界上有很多劳动力更便宜的地方, 还是在中国一开绿灯马上就把美国以外的唯一的Tesla工厂设在了上海。而且年初刚奠基, 预计9月份就要试生产。 这种超高效率若没有极佳的基础设施做支撑是无论如何不可能的。 凸显了中国整体经济的吸引力!

      最终还是让数据说话。 贸易战从2018年初开打, 然而, 2018年中国出口对美竟同比增长11.3%, 比中国出口总额成长的9.9%还多, 也比2018年美国2.9%的GDP增长要多。 即使是在当前由于贸易战致使全球贸易一片哀鸿遍野的情况下,最新出炉的中海关数据显示,中国2019年6月及前半年累计出口同比均增长6.1%,雄冠全球主要经济体。 相对比, 世界最近发展较快的经济体象日本, 韩国,印度, 台湾等出口均有出现负增长, 号称世界贸易风向标的新加坡六月出口同比竟然下跌17.3%。 这些数据也验证了上面的理论推导及个例分析的正确性。

      说完了中国, 再看美国方面。前些日子, 美国661企业, 包括它们最大的连锁超市, 沃尔玛, Target, Costco, Macy’s 等等, 联名写信给特朗普总统, 要求他结束贸易战, 因为他们无法有效地把在中国的产能移去他国。 在六月贸易战的听证会上, 96%的美企与会者表示反对继续对华加征关税。 在这几天特朗普总统违逆众人一意孤行加征关税后, 美股投资者用脚投反对票, 股市一泻千里。

      试想, 全世界都知道现在有很多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成本均低于中国, 再加上他们未被美国课关税, 如果这些企业有条件搬去那边, 早就搬走了, 根本没必要去反对他们的政府。 反对声浪如此高涨, 就是因为他们无法搬离中国。

      总和以上的理论推导, 个案分析和数据支撑, 结论是, 中国现在的优势, 或者说对工业产业的吸引力及核心竞争力是她同时拥有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成本 + 媲美发达国家的基础设施。这两条也是制造业要蓬勃发展的两个充分必要条件。 纵览全世界其他所有的200多个经济体, 没有能另一个象中国这样同时拥有这两条。 所以,呼应我们的标题, 产业大批搬离中国在可预见的未来只能是假议题。

 

      基础设施的基础是制度和政府 

      古人说了,“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前面我们的结论为产业的基石是基础设施。 那基建的基石是什么呢?  也就是说, 中国现在依旧是发展中国家, 人均GDP还和发达国家有不小差距。 凭什么我们能修出比不少发达国家还好的基建这棵梧桐树, 替无数需要就业的民众招来制造业的金凤凰呢? 为什么其他所有的发展中国家都还差得远呢?

      要想有效地回答这个问题, 就要再站得更高点,挖得更深点。如果说产业发展依赖基建,基础设施建设要仰仗的基础设施就是中国的极其高效有执行力的政府。 这种执行力又来源于中国执政党所设立的制度, 体系,和意识形态。 正如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所指出, 这些上层建筑发挥了自己的威力反过来极大地促进了经济发展。所以说, 产业的支撑是基建, 而基建乃至整个经济的繁荣都是建筑在有中国这样社会主义的举国体制的牢固基础之上的。

      回到文章的主题, 要想成规模地将中国的完备的产业及产业链搬去他国, 唯一的可能就是复制中国执政党领导下治理国家的体制, 包括但不限于上层建筑, 意识形态等。 因为这些才是经济繁荣的基础之基础。 放眼全世界, 又有哪个国家能做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