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观点 -> 论坛成员
企业界不需要“过于明确的乐观”
作者:周其仁    发布:2020-01-15    来源: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    阅读:10022次   
要保证自己的产品能够在市场当中站稳脚跟,需要有一套体制、一套企业制度、一套治理结构来为企业服务,而我们的市场环境相比于之前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

第一,成本结构的变化。
之前我们很穷,穷是不好的,但是穷有一个优点,穷就代表着成本很低,人工成本低,土地成本也低。所以刚开始的时候,企业可以享受到低成本的优势。现如今虽然经济高度增长,但人工、土地、税收、社保方方面面的成本增加,对企业的压力是非常大的。在这个成本高速成长的时代当中,企业还能不能为社会提供有利的产品,这对于企业的管理与治理都是一项极大的考验。
第二,内容之变带动框架之变。
即使做同样的产品,如果企业的框架不对,也会功亏一篑。在处理历史形成因素的同时留下面向未来发展的空间。我认为中国本土企业家有一个很重要的特征,就是极其善于跟方方面面合作,善于协调。要有一个长远目标,有一个信念,步步推进,最后取得成功。改革当中的企业家不只要判断市场,还要懂社会、懂人情、懂政治、懂政策。还要有极大的耐心,不能要求所有事情一步就做到位。
中国是一个辽阔的国家,地方与地方之间竞争非常激烈,都在招商引资,提供各种优惠条件。这对于形成中国大批量制造能力,把中国能跟国际接轨的力量从沿海往内地推进是有积极作用的。
但是同时也带来一个副作用,每个地方只能协调自己当地的资源,无法从整个行业、整个市场角度来配置资源,从而很大程度上导致了产能过剩。
例如一家企业在全国各地都建立了基地,那么公司的战线就会拉长,精锐部队就会稀释,继续研发新技术从而向上突破的力量就变弱了。所以在形势看上去很好的时候,能够看到深层次的问题,主动放弃,把资金拿回来做研发,这个是非常正确的一个选择。
减量说起来容易,实际上就是跟过去的发展轨迹告别。因为形势变了,你不告别,新的形势就会把你淹没。主动告别必然伴随着痛苦和矛盾,但是事后证明这是很值得借鉴的经验。
中国制造业,在转型升级中最重要的是什么
中小企业也要创新。现在大企业有两条路走,一是自己做研发,第二是关注收购小企业的研发。所以现在叫连续创业,成功一项之后可以卖掉,再继续创业。中小企业到底走哪一条路,可以从这个过程中选择。我不认为中小企业马上可以变成科研企业、科技企业,这也不符合实际。
目前的情况下,要思考如何把我们的制造能力跟全球新研发的东西进行组合。外国一些很有意思的点子,可以跟我们中小企业结合。有一些中国的投资者很厉害,投钱给美国的一些早期研发当中,向上游投资,专利刚拿下来,再研发一段时间就可以批量生产这些产品。然后再引回到制造业配套能力非常强的珠江三角洲地区,形成新时代的国际集合的模板。
不一定做高尖端的东西,把品质做好就可以。中国产品不是没有市场,要把低价竞争策略变成提升品质策略。同仁堂有一条成功的经验就是真材实料。我们不要低估中国的消费者,如果你的产品质量好的话,消费者还是愿意出钱买的。
怎么想将来,怎么干现在的事
经济学家曾预言,未来总是会有不确定性。那你怎么能判断一定是越来越不好呢?就像这三十年来珠三角地区的发展是一天比一天好,当然也可能有些人就喜欢看负面信息。一般积极、正面的东西难以广泛传播,不太好的事情反而被人们传来传去,可能大家都有看负面消息的偏好,当然我不否认我们存在很多问题。我们现在有一个倾向,就是大家喜欢把一个问题讲到它不可能解决,最后就真的不能解决。我觉得中国企业家的世界观不应该这样。
我也不认为美国是“不明确的乐观主义”,我最近去美国,看到美国人并没有总是把金融危机或者把赚钱项目挂在嘴边,而是心无旁骛地讲他在做的事情,我觉得这个东西决定未来。将来中国的走势会如何发展?取决于中国人怎么想将来,怎么干现在的事。经济学家并不能预测未来,我从来不预测未来。
未来取决于现在的行动,不同的行动会导致不同的未来。经济不是天体活动,可以预测轨道的走向;经济是人的活动,人的思想决定了经济的未来。所以我认为,如果我们对未来完全丧失信心,那么我们的经济很难杀出重围,总要有一个希望。
我们的制造业不是不行
我了解过一个项目,关于盲人的。人之所以能看到东西,归根结底是大脑接收到了信号的刺激,所以很多盲人不是大脑无法接受讯息,而是眼睛受损以后讯息不能传入,通过其他渠道将讯息传入,还是可以成像的。有了这个思想之后,他们就埋头研究了十来年,现在产品已经做出来了,专利也已经申请完毕了。在人的舌头下面放一个小的接收器,连接外部的摄像头,就可以在脑内成影,可以模模糊糊看见外面。现在有些盲人学校已经在使用这个产品,很多盲人第一次看到了节目和演出。现在这家公司准备量产这款产品,产地就选在珠三角。珠江三角洲有数量最多最优秀的技术工人,有可以在工艺和部件这个层次上进行创新的人。
所以,我们的制造业不是不行,不要那么悲观。其实企业界的朋友不需要“过于明确的乐观”,哪怕是“明确的乐观”,就可以推动实现一些事情。这样一起推动着社会的进步,未来的图景就会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