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频道 -> 媒体报道
樊纲:2020年经济不会比2019年更差,中国仍要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
发布:2020-02-16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阅读:2292次   

  风云激荡的2019年已经结束,2020年,中国经济将面临怎样的形势?

  1月5日,在深圳举办的“问势2020”马洪基金会理事报告会,经济学家、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院长樊纲发表了一场题为《“大变局”与中国发展新阶段》的演讲。

  樊纲认为,2020年经济仍然有下行压力,但同时有几个积极因素,可能使经济保持一定的稳定性,保持在6%左右的增长水平。

  他同时指出,一些化工行业因为环保及安全方面的因素,有的地方政府采取的做法是直接关停。但追求100%的零污染和零风险是违背发展规律的,中国是发展中国家,仍然要“千方百计谋发展”。

  中国从“比较优势”走向了“后发优势”

  樊纲表示,2000年以后中国迅速崛起,竞争力迅速提升,出口贸易迅速增长,这个时期被美国人称为“超级全球化”(Super Globalization)。过去全球化不过只是发达国家玩的游戏,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崛起,大大改变了整个世界经济和贸易的格局。

  樊纲说,发展经济学以前只强调比较优势,现在从中国的发展和世界格局的变化来看,应该更加强调后发优势。比较优势通常说的是没有好的资本、好的技术、好的教育,禀赋就是廉价劳动力,因此要利用好禀赋搞一些能够搞的产业。

  但如果只有比较优势,就永远在低端劳动密集型的产业里,永远不会对发达国家产生竞争力,一些发展中国家的问题出在这儿,廉价劳动力用不了多久就用完了。

  “怎么才能改善禀赋的结构,获得更多的知识、更多的技术、更多的人才?得靠后发优势,我们可以用比较短的时间、比较低的成本迅速学到人类迄今积累起来、创造出来的各种知识、技术,包括思想。后发优势的前提条件是什么?开放。中国做对的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开放。” 樊纲表示。

  而贸易摩擦的负面影响包括投资下滑、外贸下降以及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放缓等。同时,樊纲也指出,贸易摩擦仅能解释一部分中国经济增速的下滑,主要原因仍然在国内,包括劳动成本提高、环境压力加大、政府体制的改变与过渡等,这些是结构性、长期性的因素,此外,当前中国还面临着周期性的因素,包括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所说的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等。

  2020年中国经济可能保持6%左右的增长

  在上述这些形势之下,2020年的中国经济会出现什么变化?

  樊纲表示,“我个人相对乐观一点,我认为不会比2019年更差,也许、希望比2019年好一点,仍然有下行压力、仍然不会高涨,但是有几个积极的因素,可能使经济保持一定的稳定性,保持在6%左右的增长水平。”

  第一个积极因素是中美之间将达成第一阶段经贸协议,短期内会形成确定的预期和环境;第二是宏观经济政策力度加大;第三是房地产政策“一城一策”的调整,以及城市群的发展,会拉动增长。

  而关于中国经济发展更长期的趋势和特点,樊纲将其总结为5个方面:

  一是更加重视美国以外的其他市场,进一步发展国际市场的多元化;

  二是国内消费市场的巨大潜力有待开发;

  三是进一步扩大开放;

  四是进一步加大经济体制改革力度;

  五是着力于基础研究与自主创新,发展高新科技产业。

  关于发展高新科技产业,樊纲表示,“我们的短板不光在高新科技领域,很多制造业都有问题,进口依存度高,受制于人。精细化工材料领域有10万种产品,我们现在只能做3万种,多数在中低端,高端的我们做不了。”

  他继而指出,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在一些领域落后不奇怪,这是产业发展的客观规律。如果还能继续发展的话就不成问题,如果不增长、停滞、倒退甚至负增长了就是问题了,特别是在精细化工领域,因为是化工,现在面对两种监管、督察,一是环境,二是安全,很多地方的简单做法是(把企业)关掉。

  “这就成问题了,一关了之是没风险了,但产业就发展不了了。搞环保、安全是为了这些产业更好地发展而不是让它们不发展,要帮助企业解决问题同时又要继续发展,这才是真正好的发展政策。千方百计谋发展,发展是第一要务这些话不能空说,要落在很多实际的问题上。”樊纲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