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中国发展观察》杂志特聘编委刘尚希近日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疫情主要有两方面直接影响,一是需求方面,二是劳动力供应方面。从宏观上看,这两个方面的影响是由公共风险转化为企业成本,包括用工成本、防护成本、物流成本以及违约成本等。
——疫情对经济的影响是暂时的,但这个暂时的“时”有多长,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所以,这次疫情对财政收入、税收收入的影响有多大,与疫情持续时间成正比。
——抗击疫情必须排在财政支出首位,其次是“三保”支出,其他支出都应当排在后头。
——当前条件下,对企业而言最重要不是减税,也不是补贴,而是如何保障资金链不出现断裂。
——应当适当扩大“减收性赤字”,弥补现在减收的缺口,保证目前的重点支出、刚性支出。
新冠肺炎疫情牵动着每一个人的心,对经济的影响也备受关注。这次疫情对企业生产、经济运行有何影响?如何运用宏观政策特别是财政货币政策支持防控疫情、应对疫情影响?就相关问题,记者采访了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尚希。
记者:这次疫情对企业生产有何影响?
刘尚希:应该说,疫情产生的影响有较大不确定性。从总体上看,主要有两方面直接影响——
一是在需求方面,引起群体性需求收缩,特别是旅游、餐饮、交通运输等需求收缩,并传导到企业,这个影响很明显、很直接,也很快速。
二是劳动力供应方面,春节期间很多企业停工休假,但受疫情影响,返工出现困难,不少企业难以复工。
从宏观上看,这两个方面的影响是由公共风险转化为企业成本,包括用工成本、防护成本、物流成本以及违约成本等。
记者:国家从政策层面如何帮助企业应对、缓解不利影响?
刘尚希:上述两方面情况对企业影响很大。一些企业在疫情的影响下,处于“休眠”状态,需要国家出台相应政策给予扶持。
我认为,首要的是要让这些企业活着,这就需要在资金上“输血”,比如在企业贷款到期还不上时允许展期。除了“休眠”企业,那些正常运转的企业由于成本上升,资金链也绷得很紧,面临招工困难、开工不足等情况。
资金链是企业的生命线,是目前企业需要解决的头等大事。企业需要旧的贷款能够顺利展期,新的贷款能够及时到位。
因此,要避免风险进一步扩大、蔓延,金融政策需要相应调整。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等5部门已发布强化金融支持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文件,明确了加大货币信贷支持力度、合理调度金融资源等措施。政策如何落实到位是关键,特别是要落实好不得盲目抽贷、断贷、压贷的规定。监管部门的监管模式要改为应急模式,根据防控疫情需要调整。
在财政政策方面,应在公共风险转化为企业成本的情况下,着力为企业减负。减负方式包括减税和补贴两种,我认为当前比较直接、有效的办法是补贴。一是直接补贴,比如对生产防控疫情相关物资企业补贴;二是间接补贴,主要对相关重点企业贷款给予贴息。近日财政部出台了相关政策,包括对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提供贴息支持、降低对小微企业贷款的融资担保费等,企业融资成本将大大降低,有利于保障企业运转、维持就业稳定。只有财政、金融政策协同配合,才能更好地解决企业成本上升问题。
记者:疫情对我国宏观经济运行有何影响?应采取哪些宏观政策应对?
刘尚希:疫情对当前经济特别是对消费的影响较大,但这种影响是阶段性、短期的,不会改变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
从宏观上看,要注意三方面影响。一是对经济增长速度,特别是一季度经济增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相信通过一系列相关政策对冲,能够把疫情对经济的影响降到最低。当前要扎实做好“六稳”工作,特别是稳定预期,促进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二是对物价的影响,要防止抢购、囤积货物导致物价上涨。三是对国际贸易、国际旅游等的影响。
应对上述影响,在货币政策方面,可以加强逆周期调节。目前,已经明确要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最近央行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比如2月3日、4日通过在公开市场开展逆回购操作投放流动性累计达1.7万亿元。在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的基础上,也要充分考虑疫情的因素,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放支持实体经济,促进货币信贷合理增长。
在财政政策方面,保持积极的财政政策取向不变,同时要采取更有力措施应对疫情冲击。比如,实施减税降费以来,地方财政减收较多,面临较大的收支平衡压力。可以预见,在疫情影响下,地方财政收支矛盾将更大。在加大中央转移支付力度的同时,有必要适当扩大赤字,应对收支缺口,稳定社会信心。此外,有必要研究调整社会保险、工资等政策,妥善处理防控疫情特殊情况下的劳资关系。
总之,处理公共风险需要政府与市场、企业、个人等形成合力。制度优势是我国的最大优势,也是战胜疫情的最可靠保证。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动员全社会力量,形成全社会合力,科学防治、精准施策,我们完全有信心、有能力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