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观点 -> 论坛成员
从政治经济学视角看我国制度优越性
作者:汪同三    发布:2020-06-01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    阅读:4533次   

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坚持改革创新、与时俱进,善于自我完善、自我发展,使社会始终充满生机活力的显著优势,充分体现在推动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适应,根据我国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变化不断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上。对此,可以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视角来分析。

生产力是推动社会进步最活跃、最革命的要素。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坚持改革创新、与时俱进的显著优势,在促进生产力发展方面表现得非常突出。比如,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党深刻认识到劳动、资本、土地之外的其他要素,即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形成全要素生产率的投入要素,对生产力发展的作用越来越显著。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要求。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首次把“数据”增列为生产要素,提出“健全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生产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的机制”。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直接促进了生产力发展。又如,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坚持改革创新、与时俱进,不仅为生产力发挥最活跃、最革命的作用提供体制保障,而且为科学技术和管理等方面的理论、实践、制度创新提供宽广空间、有利条件和有效激励,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发展的基础上促进生产力水平进一步提高。还如,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的“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生产要素内容,对现代经济学理论创新作出了重大贡献。这也从一个方面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改革创新、与时俱进的优势和特点。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在社会主义社会中,生产资料公有制性质决定了生产关系在因生产力变化而变化的过程中是主动适应、主动求变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生产关系随生产力发展而发生的变化具有显著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特点。这使得生产关系能够及时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社会充满生机活力。在社会主义社会之前的社会形态中,经常发生的是旧的生产关系形式阻碍生产力发展的反向作用。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中,则强有力地表现为生产关系主动调整和变革、积极激发和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正向作用。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我们党一直在探索如何使上层建筑更好地适应和服务于经济基础。在党的领导下,我们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根据我国经济基础的实际对上层建筑各方面及时自觉进行完善和调整,实现了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适应,使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不断发挥出来。新中国成立之前,我国是积贫积弱的落后农业国,人均GDP只有几十美元。70年后的2019年,我国已经发展成为制造业第一大国,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我国经济社会繁荣发展的现实,充分体现了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

新中国成立70多年的历史证明,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调整生产关系、适应经济基础发展完善上层建筑,是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更加符合规律地向前发展的有力保证。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积极推进经济体制以及其他各方面体制改革,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为当代中国发展进步提供了根本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全方位、开创性历史成就。我们在全面深化改革中,既着力解决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的问题,又着力解决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的问题,不断促进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相适应,促进经济社会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相协调,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进一步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增强以改革推进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建设的自觉性,坚持方向不变、道路不偏、力度不减,就能推动新时代改革开放走得更稳、走得更远,使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焕发出更加蓬勃的生机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