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观点 -> 应邀专家
紧急呼吁:取消对非农用地的限制 (2000.08.30)
作者:茅于轼    发布:2004-06-23    阅读:10047次   

紧急呼吁:取消对非农用地的限制 

天则经济研究所 茅于轼

  (50人论坛.北京)最近有机会审查几个投资项目,它们都碰到因国务院限制将农用地转为非农用地的规定而受阻.现在我国经济正因为投资不足而遭遇困难,这项规定不必要地增加了宏观上恢复增长的障碍.
  产生这条规定的原因,首先是对我国土地使用情况的片面了解.我们常说中国用世界百分之七的耕地养活了世界百分之二十二的人口.这说明我国农用地的人口负担大约是世界平均的三倍.这确实说明了我国农用地的紧张.但是没有看一看非农用地的情况.拿全国平均数来看,我国的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35人,而世界平均为44人.我国也是世界平均的三倍.可见我国农用地紧张只是整个人口密度高的一个方面.尤有甚者,我国的人口分布极不均匀.像青海,西藏,新疆这些大面积的省份,每平方公里不到十人,而人口最密的十二个省平均密度达到每平方公里509人,是世界平均密度的11倍.在这些经济最发达的地区非农用地的紧张远远超过农用地的紧张.如果我国是农业用地效率很高,而其他用地非常浪费,那么限制农业用地转为其他用途的政策是必要的.可是现在的情况恰好相反,是非农业用地非常紧张,而农用地相比之下还好一点.
  另外一个原因大概是对我国粮食生产的担忧.它或多或少和布朗的那本书"谁来养活中国"有关.这是一本极其误导的书.我们只要看一看过去五十年全世界粮食生产的变化,就可看到他立论的缺乏根据.五十年来,全世界人口增加了一倍半,人均粮食消费增加了百分之十七,同时生产粮食的农民和土地都大大地减少了.可是粮食的价格却降低了一半.说明粮食变得不那么稀缺了.这一变化同样发生在中国.我国耕地减少,农民大量进城,可现在的粮价降低到了三年灾荒以来的最低点.造成这一变化的原因有二.一是科学技术的帮助.由于化肥种子农药的进步使亩产大大增加.二是贸易的发达,使适于种粮的地方有机会发挥当地的优势,避免在不利的条件下种粮.展望往来,生物工程提供了进一步增长的巨大空间,未来的粮食供应并不存在什么危机.
  一块土地该派什么用场,是一个典型的资源配置问题,正是经济学所研究的最普遍的,最基本的问题。资源配置有计划的方法,也有市场的方法。用计划配置资源,就是让计划人员比较不同用途的相对利弊,选取能导致利益最大的资源利用方式。市场配置资源则由市场上的买和卖,在公平竞争的原则下决定资源的利用方式。其结果是出价最高的人获得使用资源的权利。
  除了计划和市场两种资源配置的方式之外,是否还有别的方式呢?有的,那便是"法律配置资源"。一种资源该派什么用场,由法律来规定。限制非农用地的规定便是法律配置资源的例子。此外还有限制设备的使用年限和淘汰条件,规定各种装备的技术指标,限定某种产品的使用范围,用税收优惠来鼓励某些行业的发展,规定某些产品不许进口或不许出口等等。
  应该承认,计划经济乃至法律经济的出发点都是好的,都是希望达到资源的最佳配置。而且一般总认为由客观的计划或执法人员从宏观层面上考虑资源配置问题应该比个人从一己之利在市场上追逐资源更能使全社会得益。所以计划经济或法律配置资源的设想对人们始终具有巨大的诱惑力。50年以前我们就是基于这样的设想开始了计划经济的伟大实验。其结果是什么,用不着我来详述。简单一句话,国民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而且这个结果并不是因为我国搞了文革才有的。世界上一切搞计划经济的国家,无例外地都是殊途同归。反观世界上实施市场经济的国家,如果有一个公平的法治环境,无例外地都能达到富裕的境况。而且一切富裕国家无例外地都是法治的市场经济国家。可以说,法治的市场经济等同于社会的富裕发达。
  为什么从宏观层面上的全面考虑反而不及个人逐利能更好地配置资源?因为计划人员无法将一切可能的用途都作详尽的比较,即使可能的话,其工作量也十分惊人,只有上帝才能有这样完备的信息,这样高的工作效率,而且不受贿赂等的诱惑,然而上帝是不存在的。在竞争性的市场上,低效益的资源利用自然会被淘汰出局。所以市场在配置资源的功能上比之计划更有效。至于一刀切的法律经济其危害性则便是明显,除非这种资源的使用会产生有害的外部性.
  按理说,计划经济还是市场经济的争论是早已解决了的问题,现在再来说这些道理实在显得多余。然而事实上计划经济的思想(乃至法律经济)远未结束,而且我敢预言,再过几十年它仍对我们具有诱惑力。所以计划经济还是市场经济的道理还要反复地讲。限制非农用地就是例子之一。
  土地是一种具有多种用途的资源。它可以用于农业,也可以用来修公路,盖工厂,造住宅,修仓库,作停车场等等。对一块具体的土地而言,我们应根据它的周围环境从比较各种用途所能产出的经济效益来评价究竟作什么用场最为合理。如果有一个公平竞争的土地交换市场,市场在各个土地使用者的参与之下就能完成这样的任务。我们决没有理由认为只有农业用地才是正当的,对非农用地都要加以限制。尤其在当前我国经济面临总需求不足的情况下,不合理的限制土地的使用更应及早改正.

200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