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观点 -> 论坛成员
中国经济社会治理的七项重点任务
作者:江小涓    发布:2020-08-19    来源: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阅读:4077次   

 

国家的整体制度和治理体系绝不能盲目照搬照抄他国,但可以借鉴国外的有益经验。有时候看上去我们没有陷入某种治理困境,有可能是我们还没到那个阶段,那个时态。现代化是一个整体进程,现代化发展到什么阶段,经济社会治理中就会面对什么问题,不少都是具有共性的问题。因此,多数国家实践效果较好的治理元素,我们可以从国情出发学习借鉴;许多国家出了问题的领域,我们要及早防范和应对。改革开放初期,正是因为我们理解到激励约束、分权确权、价格信号和有效监管等都是激发动力的基础性制度元素,才会推动计划经济模式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现代金融体系、现代企业制度、知识产权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都是我们学习借鉴并被实践证明是不可或缺的经济社会治理构件,过度福利制度、昂贵的医保体系等治理教训我们也要注意避免。下面,我们简要地讲几项当前中国经济社会领域的重点任务。 

 

01、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是基本制度,要坚持和完善。另一个重要的新提法很重要,就是要建设高标准的市场体系,基本的要求是完善公平竞争制度,强化竞争政策的基础地位。说竞争政策重要,对应的是什么?对应的是此前多年的多种多样和碎片化的优惠政策。转向高质量发展,竞争政策是市场机制有效发挥作用的基础,公平竞争才能改变多年来落后企业通过优惠政策得到保护难以淘汰的局面,真正发挥市场“优胜劣汰”的机制;公平竞争才能保证各种资源通过市场有效配置。今年以来,疫情带来新的冲击和问题,保增长和保就业的重要性上升,即使如此,也不能忘记高标准市场体系的这个基本要求。这里想强调一下,数字时代,虽然大数据提供了有关市场运转的海量信息,乐观者甚至认为有望解决计划经济所需的信息问题,但是,大数据并不能解决同样重要的激励相容、企业家风险偏好和预算软约束等问题。所谓基于信息技术的计划体制不具备现实意义。因此政府的经济调控仍要谨慎,不能随意干扰市场机制正常发挥作用,要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02、完善社会治理制度

 

重点建设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构建社会治理新格局。要以社区作为社会管理的支撑点,推动社会治理和服务重心向基层下移,把更多资源下沉到基层,健全城乡基层治理体系,夯实基层社会治理基础。要呼应公众希望更多知晓和参与社会管理事务的愿望,完善群众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制度化渠道,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同时,要增强在突发事件和关键时点的统一决策和指挥能力,这也是中国特色的治理优势,是应对复杂社会治理挑战的重要能力。 

 

03、完善民生保障制度

 

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愿望,公共服务要处理好保基本和多样化的关系,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重点是应保尽保、可持续和稳步提高水平,普惠性的公共服务既要广覆盖、又要向低收入和困难群体倾斜,使他们能够更多分享发展的收益。过去五年,我们的扶贫成效极为显著,8000万人脱贫,从最底部发力提升了社会公平程度,今后若干年,巩固提高扶贫成效是民生领域的重要任务。教育要从全面普遍义务教育、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向发展适合人人、开放灵活、满足终身学习需求的教育体系推进。卫生健康保障的重点是关注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健康服务。从现在开始,计划生育“一孩政策”时代的父母陆续进入退休群体,老龄空巢家庭的比例较高并将继续上升,应该成为新的民生保障重点。 

 

04、完善发展先进文化的制度

 

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文化发展体制机制,需要多方面的治理能力。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专门讲了全媒体时代的媒体融合发展问题,表明中央对这个问题的重视和前瞻。文化领域是数字和智能技术应用领先的领域,图灵奖是一个数学奖,2020年的图灵奖奖给谁了?一位是皮克斯动画工作室创始人和前总裁,一位是皮克斯动画工作室创始员工之一,同时也是斯坦福大学计算机图形学实验室教授。他们用最先进的数字技术为动画片做特效,所以我说文化产业是与数字及智能技术最匹配的行业,没有之二。现在我们各类数字文化产品的用户数量都巨大,例如短视频用户已经有7到8亿的人了,网络文学用户也有4.5亿的用户。此时促进文化发展相关的治理问题,要把握好意识形态问题,价值观问题,也要理解先进技术的发展应用,以及建立在技术基础上的竞争格局。 

 

05、完善生态文明制度

 

美好生活的重要部分是蓝天白云、青山绿水的美好环境。政府的监管,时间地点的覆盖面很有限,从行政成本的角度说也不可能时时处处。要鼓励并完善机制,促进公众、市场主体和社会组织采取环保和生态行动,鼓励人们在日常生产生活中保护环境和生态,发现和举报身边各种与环境生态相关的违法违规和不当行为。现代技术能够赋能公众以多种方式参与这个过程,举例来说,有一个网站是社会组织办的,我们任何地点和时间如果看见烟囱冒烟水管排污,拍张照片上传到平台,平台就会曝光,公开向污染者喊话,请某某数据超标企业做出说明。这种公众监督对企业的压力是非常大的,有时候比政府的抽查更有用。 

 

06、完善数字时代的治理

 

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对公共治理产生多方面的影响。经济调控、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各类公共事务都要努力做好普惠高效的线上服务,让公民和市场主体少跑腿、数据多跑路,不断增加“一网通办”和“一站式”服务的事项。第二,要全面推进数字政府建设,扩大数据公开,加强数据共享,让公民和社会主体及时了解事态,有效回应公民和市场主体诉求。与此同时,要加强对数字技术应用和数字企业的监管,合理保护个人隐私,有效促进市场公平竞争,切实保障国家数据安全。 

 

07、完善更高水平的开放体制

 

要完善制度性开放和安全开放的体制机制。随着各类生产要素全球流动加速,国家间的竞争日益成为制度的竞争、治理的竞争和服务的竞争。实现制度型开放,就是要改变过去多年开放政策调整频繁的状况,今后,各种开放的政策、规则、管理、标准等,都要相对定型稳定和可预期。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营商环境、创新环境、生态环境、数字环境等等。同时,要确保安全开放。要建立健全外商投资国家安全审查、反垄断审查、国家技术安全清单管理、不可靠实体清单等制度,确保开放中的国家安全。

(本文系作者8月4日在人民日报社研究部和人民网举办的“人民讲堂”上的演讲下半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