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高兴参加新浪财经云端峰会。下面我就以这次会议的主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题目,讲四个观点。
第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肺炎病毒特别是在全球的流行,的确对我国经济带来了重大的冲击,我国发展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但这没有改变我国今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这个目标是怎么提出来的?我们稍微回顾一下。改革开放之初,小平同志改变了原来到2020年实现四个现代化的目标,提出了更加务实、更加贴近民生的目标,也就是“到2020年人民生活要达到小康水平”。
2002年党的十六大根据当时已经实现的小康生活,当然还是一个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状况,又提出了一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也就是到2020年。
党的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十九大都坚持了这一目标没有变。同时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不断地提出一些新的要求。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国“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奋斗目标,第一个百年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振兴、“中国梦”的第一步。所以,尽管受到疫情冲击,这个目标也是要实现,并且是能够实现的。
首先,要准确把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全国性的目标,不是地方目标;是全面的目标,是“五位一体”、“四个全面”,全面进步,不是一个单纯的GDP和居民收入翻番的目标,是要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小康,不能够一边宣布建成了小康社会,另一边还有几千万人口生活在贫困、扶贫标准以下。
其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已经打下了决定性的基础。2019年,我国经济总量接近100万亿,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这应该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成就。因为当时十六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候,当时大家心里的目标或者预测的目标是到2020年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现在这1万美元比当初的3000美元整整多出了7000美元,确实是了不起的。
另外,社会零售总额达到了40万亿,进出口超过30万亿,城镇化达到了60%,居民收入超过了3万元。总体而言,我国已经基本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
大家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没有什么具体定量的指标呢?其实就是国家“十三五规划”确定的指标。也就是说完成了“十三五规划”确定的各项指标,那么小康社会也就全面建成了。目前“十三五规划”确定的绝大多数指标都是符合预期的,当然有个别指标难以完成,其中原因之一可能跟原来确定的指标,有些不合理的地方,比如服务业占的比重等等。当然GDP的翻番目标,我一会儿再说。
第三,脱贫攻坚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到2020年确保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是衡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标志。截止到2019年年底,全国还有52个贫困县没有摘帽,还有2707个贫困村,还有500多万贫困人口没有脱贫。按照前几年每年脱贫1000万人以上这样一个进度,今年只要落实好脱贫攻坚的政策措施,所以脱贫目标是一定能够实现的。
此外,全国居民人均收入今年只要增长1.75%,也就可以实现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
这是我讲的第一个问题。
第二,稳企业、保就业就是保增长。
如果没有新冠疫情,今年应该会提出一个经济增长目标,但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特别是国际大流行,使经济面临极大的不确定性。这种形势下不设增长目标我觉得是实事求是、符合实际的一种现实的选择。因为相对于经济增长速度而言,当前更重要、更紧迫的任务是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条件下守住经济的基本面,守住经济大局和社会大局。就像总理所说的“留得青山,赢得未来”。所以,中央在“六稳”工作的基础之上,今年提出的主要任务是“六保”。这里我重点说说增长和就业的关系。
经济增长和就业是相互促进的正相关的关系,这个大家都清楚。但政策的出发点可以有两种思路,第一是优先保增长,通过保增长实现保就业。二是优先保就业,通过保就业实现增长。
在应对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时候,我们主要实际上采取的是前一种思路。那么政策的出发点或者说主要的政策都放在了怎么样稳增长或者叫保增长上。所以才有了以4万亿为代表的一揽子的刺激政策。当时的确率先实现了明显的V型的企稳回升,并也带动了就业,但是大家也知道,也确实带来了一些副效果,产能过剩、杠杆率高企等等,所以后来才有了大家知道的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
这一次应对新冠疫情冲击没有提增长速度,而是提出“六保”,“六保”之首就是保就业,而且提出新增城镇就业900万人和调查失业率6%的目标。这就说明政策的出发点更多地是放在了保就业上,因为保住了就业也就保住了增长。只要实现了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的目标,就会实现一定的增长。
我给大家算一笔账,比如说<如果完成新增就业900万人的目标,假定每个新增就业人口的年收入是5万元,这个(目标)其实也是不高的,就会增加4500亿的收入。2019年城乡居民总收入是42万亿,占GDP的42%,这将是分配的一个比例。如果维持这样一个分配的格局,今年如果新增4500亿的收入,那也就意味着会新增1万亿的GDP,那也就是说相对于去年的99.1万亿来讲,至少实现了1%的经济增长。不光是如此,还要考虑到乘数效应,也就是说新增4500亿的收入,按照2018年城镇消费率大体上是66.5%来计算的话,4500亿的收入至少会带动3000亿的消费,扩大3000亿的消费。扩大3000亿的消费,当然又会带动其它行业的就业和收入的增加,从而最终带动整体经济的增长。
所以,仅从新增就业的指标来看,实际就可以实现1%以上的增长。乘数的效应越大,也就是支出的乘数效应越大,带动的幅度就越大。
同时我认为新增就业900万的目标是完全可以实现的,主要的就业渠道,比如说新业态的就业、新基建就业、灵活就业、扶贫就业等等,都可以扩大就业。这次政府工作报告根据两会讨论的意见,最后新增加了一句话,叫“合理设定流动摊贩经营场所”,光是这一句话就可以显著地带动就业。
总理在回答记者提问的时候曾经讲“成都此前设置了流动商贩摊位,新增就业10万”。一个城市的一项措施就带动了10万人就业。全国有297个地级以上的城市,如果都落实这一政策,可能仅这一项就可以带动几百万的就业,甚至可能就可以完成新增就业900万人这样一个目标。而且这一做法我觉得是符合城市规律,符合人民意愿,体现了人民至上这样一种发展思想。同时也说明中国的结构性潜力、体制性的潜力的确是很大很大。
如果通过新增就业900万人实现经济增长1%,按不变价计算,将是2010年的1.91倍。如果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乘数效应,或者说新增就业超过900万人,使经济增长达到3%,那么2020年的GDP将是2010年的1.95倍,也就是说实现3%增长,那我们GDP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应该就是基本上实现了。而且退一步讲,即使完不成GDP翻番的目标,但是居民收入有增长,像刚才我讲的,只要900万人就业,就会有4500亿的收入。同时生活水平有提高。这样的小康社会人民是会认可的,而且是可以理解。
要保就业还必须要保市场主体,特别是存量就业,必须指望通过保市场主体来实现。政府工作报告讲了八个部分,其中一个部分就是专门讲怎么保市场主体来保就业。主要的政策包括:
一是加大减税降费的力度,新增减税降费2.5万亿。
二是强化对企业的金融支持,无论是在解决融资难和融资贵,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三是降低相关的费用,包括电价、宽带和专线费、房租等等。
四是优化民营企业的发展环境。其中有一句话特别重要,限期完成清偿政府机构、国有企业拖欠民营和中小企业款项。我觉得(这)对民营企业是最实在的一条政策,我们前期在去杠杆,但是确实存在着转嫁杠杆的情况,国有企业和地方政府通过拖欠民营企业的款项,给自己降了杠杆,但增加了民营企业的杠杆,增加了民营企业的财务成本。
民营企业和个体户是吸纳就业的主力军,只要落实好上面的这些政策,保护好市场主体,就业及其民生才能得到有效的保障。
这是我说的第二个问题。
第三,应对疫情冲击的宏观政策力度足够大。实现“六保”,党中央、国务院实行了大力度的宏观对冲政策,财政政策更加积极有为,包括为市场主体新增减负2.5万亿,赤字率按3.6%以上来安排,比上年提高了0.8个百分点,赤字率规模新增了1万亿,同时发行1万亿的抗疫特别国债。地方专项债是3.75万亿,比去年新增1.6万亿。中央政府的投资是6000亿,比上一年增加了224亿。新增国家铁路建设资本金1000亿。
以上财政政策的总盘子,我算的不一定对,是10.6万亿,相当于去年GDP的10.7%。当然看财政政策是不是更加积极,主要要看增量。以上新增的财政支出和新增的减负合计是6.2万亿,相当于去年GDP的6.27%。我觉得这个力度相当大。
货币政策更加灵活适度,没有提出具体的量化指标,这也是最近几年的一个惯例。没有因为疫情冲击面临下行压力加大这样一个局面而有所改变,因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确没有必要制定一个主要由市场来决定的M2或者社融的总规模的一个具体的指标。尽管没有提具体的指标,但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一个非常明确的要求,就是M2和社融规模增速要明显高于去年。去年GDP的名义增长是7.8%,M2增长是8.7%,社融增长是10.7%,如果今年M2和社融的增长都明显高于去年的8.7%和10.7%,相对于今年可能的增长速度而言,比如说3%,那么货币政策、货币环境应该是相当宽松的。
以上财政和货币政策是有力度,但我觉得也是留有余地,是考虑了可持续性。总理在报告当中也讲到,要根据形势变化,这些政策还可以完善。我国政策的空间还是比较大的,相对于世界主要经济体而言,这个政策空间还相当大。无论是总量性、结构性还是数量型、价格型的政策工具,其实都有充足的“弹药”可用。
在加大财政和货币政策力度的同时,今年把畅通财政和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放到了重要的位置,讲了两句话,这两句话非常重要,因为在此之前,我个人认为财政和货币的传导机制确实都存在不够畅通的问题,政府财政增加的支出不一定进入到最需要的地方、最需要的领域、最需要的项目,增加的流动性不一定流入最基础的民营企业和中小微企业。所以,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建立特殊的转移支付机制,两万亿资金全部转给地方,直达市县基层,这样就省去了中间环节,可以尽快落实到该保的企业、该保的失业人口、该保的贫困人口以及该上的具体项目。
货币政策提出来要创新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这也是一个新的提法。在前期战“疫”的过程当中积累了一些经验,要切实贷给那些确实需要金融支持的市场主体。我个人觉得特别是在产业链、供应链上的关键企业,在国际市场有竞争力的企业,在创新链上的龙头企业以及创新型的企业、民营企业、中小微企业等等。
这两个传导机制的创新性安排,我觉得不仅对当前,对长远的发展和改革而言,可能也都是一种积极的探索,或许可以在其中积累出一套适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一个有效的传导机制。
这是我说的第三个问题。
第四,加快改革,激发结构性红利。
习近平总书记在两会期间看望了政协经济界的委员,在讲话当中他强调,我国经济发展前景向好,但也面临着结构性、体制性、周期性问题相互交织带来的困难和挑战,加上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目前我国经济运行面临较大压力。这是总书记的原话。
这里总书记既强调了影响经济下行的短期性因素,就是新冠疫情,也强调了结构性、体制性、周期性等长期性因素,这是中央一直一贯的看法。所以,在应对短期的外部性、(应对)疫情冲击的同时,我觉得不要忘记制约经济发展的长期性因素,来加大宏观政策力度的同时,要加强财政、货币政策与结构性政策的协同,尽力解决好一些结构性、体制性的问题,激发长期的结构性红利,至少不能够恶化目前的结构性、体制性问题。
我举几个例子,因为时间的关系。比如说要积极培育消费力,解决好长期以来消费力增长滞后于生产力增长的问题。加快构建完整的内需体系,打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个环节,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是这次总书记提出的一个新的思路,以国内循环为主的双循环格局。要巩固去产能的成果,坚持有序推进僵尸企业的处置,处置的速度可以放慢,但不能借应对疫情和稳就业,借流动性宽裕之机,再给僵尸企业上呼吸机、继续输血。
要积极推动农民工市民化,通过身份证制度改革,使更多农民工真正融入城市。农民工是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也是未来最有可能成为中等收入群体的预备军,是形成内需体系的关键性群体。
要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金融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形成逐步探索和形成适应实体经济的国企、民企、外企多主体不同需要的金融市场结构、金融组织结构、金融产品结构,要平衡好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利益,形成共生、共荣、更加均衡的平均利润率,防止脱实向虚。
国有金融机构的出资人有关部门要完善考核激励机制,“完善考核激励机制”也是总理报告当中新加的。要给银行放钱,鼓励银行敢贷、愿贷、能贷,并合理让利。
要深化科技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科技创新的关键是人才,调动人才济济性的关键是科技成果的产权。
要加快开展探索为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的试点,推动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
当然了我国结构性矛盾还有很多,通过深化市场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这些结构性问题就会转化为结构性红利,转化为经济发展的动力,潜在的长期向好才能转化为现实的经济向好。
我就讲这些,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