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观点 -> 应邀专家
现在是中国开发资本市场的最好机遇 (2000.11.15)
作者:贺立平    发布:2004-06-23    阅读:4878次   

贺立平说现在是中国

开发资本市场的最好机遇

 

  (专家访谈·北京)在前不久召开的“WTO与中国证券市场国际研讨会”上,中国证监会主席周小川提出,未来中国资本市场将有更大空间和良好的条件。就如何理解目前是中国发展资本市场的良好机遇,怎样应对资本市场的风险和压力,以及中国应尽快着手做哪些事情,《中国新闻60分》"中经点评"栏目组走访了中国金融学院国际经济系教授,中国经济50人论坛成员贺立平博士。

  中央台《新闻60分》栏目 记者(邹卫东):贺老师,您好。前几天全国证监会主席周小川在会上有一个发言,谈到要大力发展中国的资本市场,并谈到中国目前的状况是发展资本市场的最好时机。那么,能否请您谈谈为什么说现在是中国发展资本市场的最好机遇?

  中国金融学院国际经济系教授 贺立平博士:我觉得这里有几个大的背景,第一个背景,就是到2000前后出现了一个阶段性的变化,就是中国的国民经济从规模、从部门的发展上都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人民的收入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具体的表现就是我们现在正处在经济体制转轨、转型的这么一个阶段,下一步经济体制改革需要更多的资本市场的方式。在以前的经济体制当中,资金流通主要是通过银行这个渠道,也就是所谓的间接融资,资本市场是一种直接融资的方式,也就是说投资者和资金的使用者直接见面的这么一种方式,这种方式的优点主要就在于它能够更多地加强在资金使用上的约束。所以,今后随着我们的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要求更多的直接投资的约束和直接的沟通。所以说,经济体制的转换,包括企业在内,以及来自各个方面的投资者,象个人的以及投资机构的都需要这种结构方式。另外,比如说,我们为应对社会人口的老龄化,必然面临社会保障资金的增值的问题,增值的传统做法是把钱放进银行,但是今后银行会出现利率比较低的情况,所以,这就需要比较多地通过资本市场来实现它增值的作用,也就是各种保险资金在资本市场上实现增值的目标。

  第二个背景,就是我们整个国家在发展当中要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那么,外国的资本和技术要进来,我们国家的企业和投资的资金也要到国际上去,最主要的方式就是要通过资本市场,就是有步骤、有条件地开放国内的资本市场,这样,外国的投资者就会到中国来,中国的投资者也可以到国外去。还有,在一定的条件下,国外的金融机构也会在中国国内的资本市场上建立一种国外的证券公司。这些都有助于加速我们资本市场的发展,同时,通过加速我们资本市场的发展也将会给我们的国民经济、我们的企业提供更好的刺激和推动作用。

  再有,就是随着我们国内的老百姓的收入的提高,他也会产生更多投资的要求,也需要有投资的分散。我们传统的只有一个投资渠道,就是把钱存到银行里去,随着银行本身的变化,按一般惯例,银行能够给存款者提供的利率是非常有限的,这是因为银行的经营成本很高,老百姓一般的存款就很难指望从银行得到很高的回报。因此,只有通过资本市场这种相对多样化的工具,或者说是市场,才能满足老百姓日益增加的投资需求,所以,这也是需要资本市场的。

  我国经过十多年的发展,资本市场现在已经初具规模,这反映在我国现在的资本市场有各种股票、各种债券,未来还将有企业债券、公司债券,还会有各种各样的机构投资者以及投资基金这样的形式,也就是说面向老百姓、企业还有多种形式的选择,这是进一步发展会出现的趋势。那么,刚才已经谈到我们已经有了一些规模上和种类上的条件,下一步就是怎么去利用这些基础进一步去发展它、扩大它、充实它了,所以,我想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现在在中国发展资本市场是一个很重要的机遇。

  记:那么,在今后这段时间里,中国的资本市场会出现哪些变化呢?

  贺:我觉得变化会非常多,因为我们有两个方面的事情要做:一个事情就是要转换我们的体制,我们原有的传统计划经济体制色彩的一些东西,比如管理形式中一些条条框框,要把它去掉;另外一个事情就是要跟国际接轨,因为资本市场在国外发展得非常快,比较成熟,有很多东西我们还没有或者说还没有学好,这个方面要奋起直追。所以,这两个方面的转变就意味着在今后的五到十年当中,有许许多多新的思维会出现,一些旧的我们已有的东西还会加以改变,还会要充实。比如我们现在正在热烈讨论当中的就是在资本市场上要引入一个创业版的问题,那就是说我们要把资本市场更好地跟高科技及呈快速增长的企业结合起来,给它提供资金上的支持,这就是资本市场本身的一个发展。以前的资本市场是不具备这个功能的,它就是为那些比较大型的、比较成熟的企业提供资金支持,而没有为现在所谓的新经济里更多的那种科技型的、成长比较快的企业提供支持,所以,这里就是一个非常大的变化。还有一个变化,就是在国外已经进行很多年了,在我们这才刚刚开始起步的,刚才我们所说的投资基金,也就是专门在证券市场上进行运做的组合基金,或者叫做辅助基金,而且是开放式的。所谓的开放式就是投资者可以随时随地投钱进来,也可以随时随地撤钱出来,跟过去的封闭式不一样,也就是对投资基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它更符合投资者的需要。这些东西都会在很短的时间之内进入中国市场,并开始运做起来。

  还有一个变化,就是我们整个资本市场的管理体制上也会产生变化。我们以前的管理体制是“一条龙”的,就是说政府色彩非常重的这种管理体制,要逐步地过度到既有政府监管,同时更多地强调市场自律性的监管。这就是要充分发挥交易手段的作用,要加强证券协会的作用,以及上市公司、投资基金、各类企业、机构间的组织,或者说民间组织的作用,他们自律地形成行业的约束,这种作用会逐步地加强。另外还要创造条件,让所有与资本市场有关的信息更快地得到传播,让风险更快地为投资者所熟悉,并且要让他们得到这方面的知识,学会怎么来防范风险、分散风险,这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过去,因为我们没有特别意识到资本市场发展很重要的一个客观条件就是信息的传播,如果没有信息支持的话,资本市场是发展不起来的。所以,发展直接融资的前提条件,就是要求投资者要拥有充分的信息,他自身要能够进行评价。为什么以前没有直接融资或者直接融资比较小呢?就是因为投资者或者说有资金的人他不会去评价,他没有这些信息,所以他要把钱交给专家,就是银行,银行有这个专长,所以他就代替投资者进行投资了。正是因为现在是信息社会,信息大规模普及,投资者开始具备这个能力了,所以他可以直接去进行投资决策,这是个很大的转变。因此,在加强信息这方面,今后我们国家也会出现一些非常大的变化,各种各样的信息机构,专门为金融市场、投资市场服务的信息机构会逐渐出现。当然,它要吸收大量的新的技术手段,现在方兴未艾的信息技术革命中的所有新的技术手段都会引入到中国来。我想这些方面都会因此而发生很多很重要的变化。

  记:最近国家计委就“十五”计划广泛地征求海内外的意见,您作为学者能否就中国的资本市场如何发展这方面谈谈您的看法或者建议。

  贺:就目前而言,我相信,从中央政府开始就决定要大力发展中国的资本市场,进一步发挥它对国民经济增长的作用,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大的背景,同时也有许多新的工作要做。我个人感觉到,第一个方面要做的事情,比如我们要发展资本市场一定要有一些思想准备,就是说要意识到资本市场它有很强大的对经济的支持作用,另一方面,它本身也包含着非常大的风险,这是因为股票和债券的价格在市场上是有高有低的,它与企业的经营效益如何,国家的宏观经济的走势,包括国外的宏观经济的走势都是相关联的,所以说,影响它的因素很多。那么,怎么来认知,怎么来预防、分散这些风险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在这个里面就有很多相关的问题,比如说有一个制约的问题,就是对那些使用资本市场提供资金的人有一个制约的问题,有一个如何把这些信息更及时、有效、完整地提供给投资者等问题,因此,有些基础性的工作还需要我们尽快去做。

  第二个方面,我们要尽快做的一件事情,就是要建立一个比较完善的法律框架,这个法律框架应涉及到方方面面的法律、法规,来制约所有的公司包括所有的上市公司的行为,它如果违背了这些基本的原则,它就应该受到处罚,受到投资者的处罚,也受到监管单位的处罚和行业协会的处罚,这方面的法规一定要完善。而后我们还要填补一些空缺,我们现在正在进行的一些事情目前还是有一些空缺的,比如说就广义上的资本市场而言,我们还需要一些有关投资基金法、与二版市场相关的法,还有期货交易法,今后还需要与国际外汇交易的相关的法,因为我们今后国际间外汇的交易会增加。那么,这些方面的法律法规要不断地充实、完善,同时,还要在这个立法的过程当中逐步地改变由政府来监管整个资本市场的做法。比如说,增加资本市场的一些内容,企业曾经在我国发行了很多债券,但是由于它的风险问题没有得到解决,所以,目前这一块市场是萎缩的。但是,要让一个完整的资本市场健康发展起来,除了发行股票之外还应该发行债券,那么,就这一块相关的立法怎么来做,怎么来约束它,怎么来完善,也是需要我们努力去做的。

  第三个方面,我觉得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我们要重视信息基础方面的建设。这个信息基础主要指的就是怎么来保证投资者得到的信息是真实可靠的,而且是及时的、全面的,这个问题很重要,这当然要通过一些相关的法律法规来实现,比如我们现在有比较好的《会计法》、企业财务法等,但是这些法并不是规定如何把有用的信息及时地传到投资者手中的,所以,这方面的工作还需要去做。这方面相对国外来讲,可以说是我们国家发展资本市场的一个薄弱环。今后我们要开放资本市场,国际的投资者对我们信息披露这方面的要求会非常高、非常大、非常严,同时,这也成为我们今后能不能及时、有效地防范金融危机的一个重要的因素。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要加强凡是与金融市场有关的信息建设,包括技术上的一些支持和制度上的一些改革,我觉得这是非常重要的。

  记:刚才您谈到资本市场的对外开放,就是向国际上扩大咱们的资本市场,那么,您个人认为今后能扩大到什么程度呢?咱们已经具备了那些条件呢?

  贺:就目前来讲,已经可行的就是加入WTO后,我们会允许有选择的、经过审查的外国证券公司进入到中国市场。那么,首先,第一步是通过合资的形式近来。比如说我们以前发行海外股、H股等是通过外国的证券公司,这是在海外上市,今后呢,比如说我们要在上海、深圳发行A股,那么外国的证券公司也可以来帮你做承销,这种就叫作国外的证券公司进入到国内业务当中来了。我们现在第一步要开放的,就是让外国证券公司通过合资的形式进来,跟国内的证券公司签合作协议,然后就可以承做跟国内股有关的业务。第二步,是外国证券公司可以以独资的形式,甚至它可以通过收购国内的证券公司的控制股的形式来进入到中国资本市场,这一步会逐渐地放开。但是,因为这种情况涉及到我们所说的资本市场的对开放,广义上好象是说我们的人民币对外开放了,我们的货币对外开放了,这是容易跨越的一个界线。但是,货币的开放是一件风险比较大的事情,而且我们国内的条件还不成熟,即使在今后的五年当中也很难说我们就会完全成熟,所以就需要采取一些限制性的措施。主要的思路就是我们让外国的证券公司进入到国内市场来从事业务的同时要给他是一个前提条件,就是你的资本进入到中国来以后你必须要承诺在相当的一定时期之内不撤走你的资本,也就说你不会因利率水平降低了你马上就撤走,我们就不允许他这样做,以此来保持在国内资本市场上运作的资金量,也就是使加进国际资本的这个资金量相对稳定,这就是防范宏观风险的一个比较有效的措施。我想,今后我们会按照这个思路来进行,同时,这个思路也适用于外国的保险公司、银行等这一类的公司进入到中国来。

  记: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谢谢。

  贺:谢谢。

(中经网·电视媒体部徐剑、雷蕾根据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