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观点 -> 论坛成员
体制改革、宏观调节与长期增长(2000.11.29)
作者:樊纲    发布:2004-06-23    阅读:10214次   

体制改革、宏观调节与长期增长

--中国经济发展战略问题思考之十

樊纲

  
  (50人论坛·北京)为了使中国经济能够持续增长,我们一方面要加快体制改革的步伐,改善经济的效率;另一方面要采取正确的发展战略。从长远看,这是两个最基本的问题。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如何保持宏观经济的稳定,既防止经济过热、通货膨胀,又防止经济下滑、通货紧缩。经济过热、经济增长率过高导致盲目投资,经济增长率过低则导致生产能力过度闲置,都导致资源利用效率的下降,都会使我们总体的经济增长率下降,使发展的速度放慢。
  这里需要着重认识的问题,体制改革本身可能引起经济波动,需要用相应的宏观经济政策对其这种作用加以“抵消”,以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比如,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放权让利”、扩大地方政府自主权的改革,加上许多市场开放初期难以避免的盲目性,导致了80年代中期和90年代初的经济过热。而到了90年代下半叶,由于深化企业改革,控制银行坏账,职工下岗,以及社会保障体制改革等,导致信贷相对萎缩(“银行惜贷”),投资和消费增长率下降等一系列现象,引起通货紧缩、经济增长率下滑。
  所有这些都不意味着改革“搞错了”或“搞多了”,相反,这些改革都是必须进行、应该加速进行、深入进行的,只不过这些改革就其所具有的历史背景和所面临的现实困难来说,都不可避免地对宏观经济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影响。旧体制改革了,新体制刚刚形成,发展到正常运转阶段也需要一定的时间,而在这段时间里,经济的运行难免就会出现一些不稳定的情况。所以说,出现一些不稳定,其实可能正说明体制改革在深化,在向前推进,是好事而不是坏事。
  不过以上的分析说明,那种认为要“通过深化改革实现经济稳定”的观点,在一定程度上是似是而非的。从长远看,当然只有通过深化改革,建立起较完善的市场机制,才能最终减少经济波动的程度(市场经济本身不能消除经济波动,也需要有宏观调控,只不过它比我们过去实行的计划经济所导致的波动小一点、效率高一些)。而就短期来看,体制改革不仅不一定会使经济稳定,相反,它本身可能就是一定时期内经济发生波动的一个原因。这不否定有些体制改革,经过一段时间之后会对经济的稳定起到积极的作用,比如在通货膨胀时期,改革银行体制、控制贷款增长;在通货紧缩时期积极开放国内市场、发展民营经济,等等,在一段时间之后都会对经济的稳定增长起到积极的作用。但在“这一段时间内”,由于新体制还比较弱小,难以在宏观层面上发挥作用,两三年甚至四五年内还很难指望它们在宏观稳定上发挥重要的作用。
  以上的分析所能说明的,是采取适当的宏观政策以抵销经济波动因素的必要性。市场经济条件下也需要宏观经济政策的调节,以“熨平”经济波动;在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因为导致经济波动的因素更多一些,就更需要认真研究宏观经济问题,密切注视宏观经济的动向,采取适当的宏观经济政策,使经济能够平稳和持续地增长。宏观经济政策的作用,是其他经济政策所不能替代的。
  从另一方面看,实行宏观调节政策,丝毫不否定应该加速进行改革。二者应该并行不悖。宏观政策的作用只是对总供求关系进行一定的调节,根本起不到改革体制的作用,更不能替代改革政策。它只是在短期内抵销一些引起经济波动的因素,而只有改革同时深入进行,才能尽快使新体制发展起来,使经济的不稳定性从根本上得以缩小。那种认为利用宏观政策调节经济就是否定改革必要性的“假设”,是不能成立的。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经济下滑、通货紧缩,有利于改革的深化,因为在不景气的时候,人们不得已而只能走改革的道路。这种观点在一定程度上是对的,因为一般说来改革都是“逼出来”的。正因如此,通货膨胀、经济过热,肯定不利于旧体制的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新体制成分的成长)。但是,如果就此得出结论说经济越下滑越好,根本“不用担心”,经济增长率再低也没有关系的结论,就是错误的了。中国经济不能不改革,中国经济也不能不增长;不增长我们什么问题也解决不了。从长期看,比起5亿农民就业、9亿农村人口这样的长期的大问题,国有部门的改革只是一个短期的问题。更何况经济持续下滑(近几年若不采取宏观扩张政策,经济不知已下滑到什么程度了),就业持续下降(还不仅是国企职工下岗),我们金融体制的问题、社会不稳定的问题都会迅速恶化,经济改革也难以顺利进行。经济学家如果可以不顾经济增长,那么就可以不要经济学了。
  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新体制的成长也需要很长的时间,在此过程中,各种导致经济波动的因素都会出现,都需要认真加以对付。经过过去几年的调节,中国经济已经开始摆脱通货紧缩,进入正常增长,但这不等于说一切可能引起通货紧缩的因素都消失了,也不意味着不会再出现引起通货膨胀的因素。中央政府(宏观调节是中央政府的任务)必须吸取以往的经验教训,提高宏观政策的研究水平,提高宏观决策的及时性和正确性,逐步掌握对经济增长实行“微调”的“艺术”,尽可能地使经济不再出现过去的大起大落,才能使我们的经济持续、稳定地发展,尽快地追上先进国家的水平,实现我国经济发展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