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频道 -> 媒体报道
汪同三:预计全年GDP7.5%-8%的增长还是有可能实现的
发布:2021-09-08    来源:经济学家圈    阅读:1856次   

 

图片近日经济学家圈采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原所长汪同三,就近期经济走势、美元货币政策等进行了交流。以下为采访全文:

经济学家圈:关于近期经济走势,您有什么看法吗?

汪同三:7月份公布的经济运行数据都还不错,国民经济正在稳步的回升。但也有一些评论认为,7月份发布的经济数据比当初一些机构和个人的预期要低,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近几个月以来,新冠疫情对中国的影响比较大,多地区都出现了明显的反复,各地加强防御措施必然会对经济增长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所以7月份的一些数据低于当初一些机构的预估也是有道理的。这也表明我们保经济增长的任务更重了,不仅是要像上半年那样集中精力来发展经济、恢复经济,同时疫情出现了各种各样不确定的变化,我们更需要提高对经济上各种不确定性的预判和应对,同时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来应对疫情,这大大增加了以后工作的难度。但总的来讲中国还是有经验的,中国算是国际上抗疫做得最好的国家,我们曾在2020年国际上疫情还很严重的时候,是第一个实现恢复经济增长的国家。虽然现在国内出现了一些疫情反复,但在逐步的得到控制。对于下半年经济增长趋势,我想全年的话7.5%-8%的增长还是有可能实现的,除非第三季度、第四季度疫情又出现了严重恶化,按照现在我们对疫情控制的力度发展,是能够保证实现全年GDP增长7.5%到8%。

总体来讲,如果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疫情没有反复,后面的经济是可以呈正向增长趋势的。因此大家不需要对当前经济状况有太多的悲观情绪。

经济学家圈:现在美国货币政策出现新的变化,美联储吹风“Taper”,收紧QE,您对美国货币政策和 Taper有什么看法吗?这对美元汇率和美国进出口有什么影响?

汪同三:美国的货币政策问题有它的特殊性。在2020年,由于美元在国际货币市场上的霸主地位,它可以通过大量增加货币供给,来缓和美国国内的经济压力。但是这同时也把美国的一些问题转嫁给了其他国家。美国通过过度的量化宽松政策,也带来了现在通货膨胀的一个基础,那就是货币的过度供给。

当美国经济出现一定复苏趋向时,以前积累的货币供应的压力会有释放,但美国正率先面临通货膨胀的威胁,所以美国现在需要对经济进行一些调整,如果美国通过货币政策的调整能够稳定自身经济,对全球都有间接的好处,包括中国。

我们也并不希望美国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我们也是希望美国经济能够稳定。因为如果美国出现通货膨胀,肯定对其自身外贸会有影响。美国的外贸基本上是逆差为主,如果有较高的通货膨胀压力,一定会影响他的进口能力,这样会对美国经济产生负面影响,所以美国现在很着急防止通货膨胀问题,至少要努力降低通货膨胀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经济学家圈:目前美元在世界上还是一个霸主地位,人民币相对美元的汇率会有怎样的起伏?

汪同三:中国还是要想办法控制人民币币值稳定。总体来看,现在中国经济增长势头要比美国好,所以仅就经济形势而言,人民币对美元是有升值趋势的。但是我们是希望汇率通过市场机制来有效自动的进行调节,虽然汇率有所波动,但整体是稳定的,稳定的汇率有助于中国经济的稳定发展。

经济学家圈:您对于全球科技博弈有什么看法?

汪同三:中美之间高科技领域的博弈一开始是美国挑起的。中国明确清楚科技是人类共同的东西,特别是科学,科学是没有国界的。中国愿意在科技方面与国际社会增强合作,共同发展。但是美国不愿意看到中国经济和中国各方面的快速发展,想保留它在各个方面的霸主地位,但从长久来看这肯定不太可能。

我们还是要秉承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概念,加强与世界各个国家在更多方面的合作,共同实现人类的发展,包括科技领域。科学是需要交流的,尤其是技术方面。但是科技博弈之所以发生,一定程度是因为技术和经济利益挂钩,拥有国际领先技术的国家会有很大的竞争优势,从而会带来经济方面的效益。所以中美在技术方面的关系越来越紧张,有更多的行政干预和政治因素夹杂在其中,也是可以理解的。

总而言之,我们应该秉承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希望和国际社会各国、各个领域都能够加强科学技术的合作,共同从技术进步中获益。当然,肯定有些国家从政治角度、经济角度考虑,对中国有所防备,甚至进行封锁和打压,这也是可以理解的。关键就是我们怎样做好自己的事情,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再从国际上获得有利条件。首先我们要自己钻研技术,这方面中国已经在近几年取得了重大成果和进步,如果在国际上能获得更有利条件,积极的加以应用,一定能实现科技上的飞速发展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