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观点 -> 论坛成员
不要借口保护农民土地阻碍城乡间要素流通
作者:刘世锦    发布:2021-09-16    来源: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    阅读:3420次   

中国发展现在正面临着不少的挑战,比如城市房价过高,乃至房地产泡沫、实体经济成本过高、农民进城难,进去以后住房更难、农民的财产性收入增长比较慢……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问题是怎么改革呢?答案是:农村土地制度。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怎么改?十八届三中全会文件讲得很清楚: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与国有土地同价同权、同等入市,农民宅基地也要创造条件使其流转。但到目前为止进展缓慢,原因有很多。

一种说法是,农村土地转让以后,农民酒喝多了房子就没了,到时候是要出大事的。但问题在于,这种说法实际上是对农民智慧和理性的低估甚至是藐视。我曾经见过一个县委书记,他说他最深刻的体会是“农民一个个聪明得很,各个都是经济学家。”所以永远不要低估农民的智慧。中国的改革到现在不能再依靠土地来搞社保了,我们需要建立现代的社会保障制度来解决问题,把土地的流转解放出来。

还有一种说法是,我们需要保护农民的利益。这个说法动机是好的,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果不让农民的土地流转与交易,那它的价值会明晰吗?所以不要口口声声地说要保护农民土地。

第三种说法是,未经批准的小产权房不符合规划。没错,确实小产权房是没有经过规划的。问题在于,小产权房当初根本不允许盖,所以根本就不可能有规划。但是过去农村在集体土地或宅基地上盖房是合法的,但改革改到现在,如果你认为农民有这个合法权利的话,当然小产权房的规划也是必要的。

还有一种说法是,城市工商资本下乡会掠夺农民。这种案例也有,但是资本在城市里出现的问题更多,到什么地方都可能出问题。现在城市中房地产出现泡沫,资金去了以后把价格推高了,但资金有什么罪啊?问题出在体制和政策。另外,我们讲农村振兴,城市资金、外资金如果不到农村去,能够振兴农村吗?

最后一种说法是,城市资金和人员到农村去,无法保证我国的粮食安全。粮食安全当然是重要的,特别是基本口粮,但是问题在于,我们需要有一个有效率的、有竞争力的农业,还是需要一个依赖大量国家补贴、低效率,且缺少竞争力的农业?我们特别需要汲取欧洲、日本等地过度保护农业、形成利益集团,因此在国际竞争中长期处于被动的教训。

现在需要认真地思考一个问题:十九大提出我们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要,那么人民群众现在的需要是什么呢?一方面农民想进城,另一方面城里人也想下乡,但是现在法律不保护农村的小产权房。大家要注意,城市和乡村都要分享现代化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二者都会出现结构性的分化。一方面,现在大都市圈发展迅速;另一方面,部分城市也开始相对衰落。农村也是这样:有一部分农村将来会消失,也有一部分农村将来会成长为大城镇,既可以发展农业,也可以发展第二产业、第三产业。这个过程是符合市场选择的,所以我们的规划也要顺应市场要求。

要实现这一前景,需要体制在城乡之间打通土地、资金、人员等各要素通道,允许它们相互流动,并优化配置资源。具体来讲,我们要给农村集体土地入市、宅基地流转、小产权房让出路,也要在城市人下乡置业、创业等方面开口子,实现大的突破——这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任务。而这方面的改革不需要出台新文件,关键是把十八届三中、五中全会和十九大文件的有关规定落到实处就可以了。

这项改革会带来什么好处呢?会降低城市房价、降低城市营商成本,特别是实体经济成本、保护与提升产业竞争力,并能增加农民收入,特别是财产性收入、加快小城镇发展,促进乡村振兴。

改革就是创新,就面临着不确定性,是一个试错的过程。我们在不同时期会面临不同的难题,八十年代有八十年代的问题,九十年代有九十年代的问题,在我看来,现在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打通城乡要素通道。


(本文系作者9月15日在第三届野三坡中国经济论坛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