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观点 -> 应邀专家
建设农业强国的中国道路:基本逻辑、进程研判与战略支撑
作者:魏后凯 崔凯    发布:2022-02-11    阅读:2158次   


 CRECRS编辑部 中国农村经济中国农村观察 2022-02-07 15:42

微信图片_20220211144755.jpg


建设农业强国的中国道路:

基本逻辑、进程研判与战略支撑

 





作者:魏后凯1,2  崔 凯1


作者单位:

1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

2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原文刊发:《中国农村经济》2022年第1期


 

  图片 


从古代朴素主义强国观到当代社会主义强国观,农业在大国中的基础地位一以贯之。实现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转变,是中国农业发展的理想传承和千年夙愿。建设农业强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点难点所在,其实现程度决定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成色和含金量。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中,需要对农业强国建设在中国强国战略中的重要地位有充分认识。必须立足中国国情,坚持中国道路,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强国建设之路。


一、农业强国的内涵与特征


(一)农业强国的科学内涵
农业强国突出“农业强”,是一个综合多维指标评价结果的广义概念,其内涵随时间发生动态变化。本文认为,综合农业现代化历史进程,基于多个农业关键指标的国际比较,若一国农业整体或农业优势部门的现代化水平位居世界前列并引领世界农业发展,则可称其为农业强国。

农业强国建设与农业现代化互为依托、相辅相成,农业现代化是变传统农业为现代农业的过程,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前提和底线保证。农业强国建设要求以较高的农业现代化水平为基准,逐步缩小与其他农业强国之间的农业现代化水平差距。

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并不一定意味着农业强国的建成。尽管大多数发达国家已经实现了农业现代化,但只有少数国家可被称为农业强国。农业强国不单纯要实现农业现代化,还应在世界农业发展或农业某些重要领域中处于领先和强势地位,发挥引领作用和重要影响。

(二)农业强国的基本特征
农业强国是基于国际比较而得出的,笔者选择2020年人均名义GDP(美元)排名前30位的国家,结合劳均农业增加值、农业固定资本形成额占比、农业从业人员占比、城镇化率等关键指标,排除人口过少、国土面积过小以及农业生产规模有限和农业生产能力不足的国家,并综合考察各国的农业比较优势,经多轮筛选得到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丹麦、以色列、日本这10个世界农业强国。其中,美国属于综合型农业强国,不仅农产品产出水平高、品类丰富,且在世界农产品贸易格局中占重要地位;其余国家属于特色型农业强国,以农业中特定产业或部门的强势竞争力而闻名于世。

概括而言,农业强国以“四强一高”为基本特征,即农业供给保障能力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强、农业竞争力强和农业发展水平高。其中“四强”决定“一高”,“一高”代表“四强”,其本质是农业现代化水平全面提升。“四强”与“一高”是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用于表征和测度“四强一高”的关键指标共同反映了农业强国的实现程度。如表征农业供给保障能力的关键指标包括谷物、蔬菜、水果、肉禽蛋奶、水产品等主要农产品人均占有量等,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可通过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农作物良种覆盖率、农业专业技术人才数量等关键指标来表征,表征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关键指标包括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单位面积化肥和农药施用强度、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等,表征农业竞争力的关键指标包括农业劳动生产率、农产品成本利润率、农产品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等。


二、中国建设农业强国的基本逻辑


建设农业强国,走有中国特色的农业强国之路,既是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经之路,也是传承和发扬中华农耕文明的迫切需要,更是立足中国国情、彰显制度优势、践行道路自信的重要体现,是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的统一。


(一)中国建设农业强国的历史逻辑

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思想家就形成了国家谋强的系列观点,可谓之朴素主义强国观。以农为本的治国理念在历代君臣的强国观中得到了充分论述和展现。当政者必须从思想上认识农业的重要性,只有农业兴盛、仓廪丰实,才能筑牢历朝太平盛世的根基。


纵观世界发展史,古代文明发源地,例如两河流域、地中海沿岸、尼罗河三角洲、黄河流域等,无不建立于优质农耕资源基础上。近代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工业革命的发生逐步推动传统农业瓦解,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份额持续下降,但发达国家始终高度重视保障农业生产,尤其通过现代工业和服务业来改造农业,着力将农业培育成为高附加值产业。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经验表明,没有农业的稳定增长和发展,就没有中国的工业化转型,整个国家的现代化就失去了根基。夯实农业基础,将农业做大做强,始终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与使命。从农业现代化到农业农村现代化,从农业大国转向农业强国,农业图强的方式与手段随时代演进而变化,不变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全体人民对于中国农业强的向往和追求。


(二)中国建设农业强国的理论逻辑

农业强的本质在于如何实现农业持续增长和发展,发展经济学主要从3个研究视角展开。一是结构变革视角,强调工业化和城市化带动下的农业增长。二是诱导性变迁视角,强调结合资源禀赋进行制度或技术上的选择,找到实现持续增长的路径依赖。三是内生增长视角,要求通过现代生产要素的引入,找到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的源泉和机制,实现农业持续增长。


立足既有经济学理论对农业发展的解释,中国固然具有农业可持续增长的潜力与向农业强国转变的可能。然而诞生于西方国家的经济学理论,更多基于发达国家的意识形态来看待国家发展问题,对于已经具备向强国转型基础的发展中国家,在达到特定生产力水平时,如何进一步塑造优势,实现转型并立足世界强国之林,既有经济学理论仍缺乏一致性解释,尚需更多发展中国家经验来完善。


此外,讨论农业如何发展问题,在聚焦经济理性的同时,更需要扎根乡土文化与国情农情。农业发展对于中国的意义不仅是产业部门或生产生活资料的提供者,它蕴涵文化、社会、精神等属性,是经济社会变革的根基。在经济学理论适用性与中国农业发展特殊性之间,要时刻保持清醒的认识。全面实现农业强的过程作为面向未来的探索,遵循唯物主义发展观,是整体、系统性的实践过程,既不能照搬现有的西方经济学理论,更没有现成经验与发展模式。中国建设农业强国,将为修正和完善发展经济学理论提供空间,也有助于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三)中国建设农业强国的实践逻辑

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和重要体现,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中,如何加快建设现代化农业强国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重大国家战略问题。加快建设农业强国,顺应时代所需、符合人民期盼,更是尽快补齐“农业现代化”突出短板,向世界农业强国看齐、传播发展中国家经验的重要举措。


首先,建设农业强国是中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迫切要求。到本世纪中叶,如果不能如期建成农业强国,中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成色和含金量将会受到严重影响。必须充分认识到建设农业强国的紧迫性、长期性和艰巨性,拉长“农业现代化”这一短腿,稳固现代化强国建设根基。


其次,中国建设农业强国将为世界农业发展提供中国模式和中国方案。与西方国家现代化道路不同,中国经验基于和平稳定的自主发展,强调相互尊重与合作共赢,更契合发展中国家实际。中国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在合作互惠中支持欠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农业发展,不仅能够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有益经验,也为世界农业多元化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三、中国建设农业强国的基础条件


从发展进程看,根据笔者评价,2018年中国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程度为66.1%,预计2035年中国总体上可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目标。从宏观经济走向和政策支农力度来看,农业中长期增长态势稳定,中国已经具备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转变的条件,应将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提上重要议程。


首先,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机遇。国际经验表明,发达国家和地区在人均GDP处于1万~2万美元(当年价格)区间的历史时期,都能够牢牢利用经济增长红利来推动农业发展,加速农业现代化。当前,中国不同领域的强国建设陆续开启,强国战略体系初现雏形,树立并坚持建设农业强国的理念和方向,符合农业发展规律。


其次,中国“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提供了制度保障和政策环境。乡村振兴的最终目标是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如期建成农业强国是乡村振兴的应有之义。随着综合国力和政府调控能力的增强,中国有能力确保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从而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提供全方位保障,这契合未来民族复兴和乡村全面振兴的更高要求。


再次,各地纷纷提出建设农业强省、农业强市、农业强县,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创造了有利条件。近年来,黑龙江、吉林、山东、河北、河南、湖北、江西等省份均明确提出要建设农业强省,一些地方将农业强省建设与本地特色相结合,提出建设林业强省、畜牧业强省、奶业强省、渔业强省、水产强省、种业强省等,不少地方也对建设农业强市、农业强县等作出了部署,都有力支撑农业强国建设。


四、中国建设农业强国的进程研判


按照农业强国“四强一高”的特征,选取若干关键指标进行预测。结果表明,中国粮食生产能力在中长期可稳定在6.5亿吨以上,到2035年,体现农业强国的关键指标将接近或达到当前发达国家的水平。其中,农业从业人员占比将下降至10%,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将达73.6%,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85%以上,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在0.65以上,水稻、小麦、玉米三大粮食作物化肥利用率和农药利用率达到55%左右。


在2035年的预测基础上再外推5年时间(到2040年),中国农业劳动生产率将接近2万美元/人(2019年价格),农业科技含量、机械化水平、资源利用效率等也将进一步提升。由于新型经营主体、职业农民等的劳动生产率大大高于全体农业从业人员的平均劳动生产率,预计2040年前后高素质农民群体的劳动生产率可具有与中等发达国家相比同等的竞争力。未来30年间,中国最有可能在2040年前后跨越农业强国门槛,保守估计农业强国的实现应不晚于2045年。


中国建设农业强国的进程可划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将“十四五”时期作为农业强国建设开局期,要力争取得重要进展;二是2026~2035年,力争农业强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到2035年奠定建成农业强国的坚实基础;三是2036~2045年,力争实现农业由大到强的转变,到2045年建成农业强国。


需指出,农业强国涉及内容广泛,其目标也处于动态变化中。中国农业发展有自身特点,必须保持增长的连续性和平稳性,不宜以指标为纲来指导实践或搞跃进式发展。还应该看到,受科技进步、全球贸易、政策变化、疫情灾害等诸多因素影响,未来农业发展仍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因此,中国迈入农业强国的具体年份有可能提前或错后。但无论如何,必须明确在本世纪中叶前建成农业强国是必要的和可行的,以确保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全面建成。


五、中国建设农业强国的
推进战略与支撑体系


在未来4~5个五年规划期间,分阶段稳步推进农业强国建设,采取分地区、分产业和分主体的分类推进战略,完善支撑体系,使农业强国建设与科技、制造、教育、人才等领域的强国建设步伐相协调,在关键指标和目标设定上保持连贯性和一致性。


(一)中国建设农业强国的推进战略

1.分地区梯次推进

把农业强省、农业强市和农业强县建设作为主抓手,在国家层面分期分批次推进,发挥区域示范引领作用。率先鼓励和支持有条件地区实现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转变,循序渐进带动其他地区发展。农业发达省份(例如山东、江苏、浙江等)、辖垦区典型省份(例如黑龙江、新疆等)以及一些有条件的大中城市、农业特色市等可作为农业强省和农业强市的发展重点,保障建设项目的落实与后续跟进,争取到2030年率先建成2~3个农业强省,2035年建成一批特色农业强省。


2.分产业有序推进

遵循农业现代化不同阶段的产业比较优势,明确产业发展优先序,未来要重点突破现代种业、农机装备制造业和智慧农业等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力争用5年左右时间奠定重点产业的技术基础,争取利用10~15年时间使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涉农产业,夯实科技强国、制造强国和农业强国的实现基础。


3.分主体典型推进

面向未来的农业强国建设,需要大力推进面向农村地区的职业化、专业化、系统化培训和再教育,让高素质农民群体成为中国农业参与国际竞争的经营主力,激活各类新型经营主体的能动性,以农业专业化、主体多元化和经营多样化来应对农业土地分散、劳动力兼业化等带来的挑战。


(二)中国建设农业强国的支撑体系

1.优化农业补贴和投入方式

农业补贴要依据实际生产、经营、服务等职能,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倾斜。增加对绿色、节能、环保类生产方式的补贴力度,积极运用社会资本,利用信贷、保险等多元支农手段,构建多元投入的长效激励机制。


2.持续推进科技兴农和科技强农

优先围绕种业、农机制造、智慧农业等重点产业和前沿领域,加大资金投入和扶持力度,提升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能力。规范和完善农业技术标准,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深化区域性院地合作,打造政府、市场主体、公益机构等共同参与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体系。


3.大力培育农业专业化人才

建立认证、奖补等相结合的农业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重点面向中青年务农群体,出台针对农业经营和创业的系列优惠措施,探索“干中学”和“传帮带”式的农业培训模式。发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作用,建立多层次专业化的农业经营、管理、服务人才队伍。


4.深化以工促农和产业融合

依托现代工业和信息科技,积极谋划农业重大工程和项目,立足五年规划周期,分阶段、分地区制定涉农类项目规划和中长期路线图。打造农业优势产业集群,引导现代生产要素向有竞争力的农业产业化组织聚集,促进农业价值链向中高端跃升。


5.增强农业发展韧性

完善农业重大自然灾害预警机制,提高农业政策性保险的普及性和适用性。开展农业生产潜力和资源承载力评估,打造与资源承载力相匹配的农业产业结构,推广循环、绿色、低碳的农业发展模式。引导合理的居民膳食结构,完善涉及食品安全等有关法律法规的配套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