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元春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 以下观点整理自刘元春在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宏观经济热点问题研讨会(第42期)上的发言 “稳就业”是“稳经济”和“稳社会”的关键枢纽,《政府工作报告》中有大量的篇幅进行就业问题的琢磨,但是,在这方面中国经济在当下面临了一系列的问题:第一,传统的稳增长目标与稳就业目标出现了一些偏差。简单的GDP增速达标不意味着就业率的达标,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GDP就业弹性在逐年下降,增长永远体现在技术进步、产业升级以及技术对于劳动力的替代上,从而导致增长带来的就业并没有特别多。所以就业的压力很重要的一点在于经济复苏与就业复苏的不匹配上。第二,就业是一个旧问题,但是一个新统计。弹性就业出来后,在新业态新技术的推动下,就业的形势在疫情期间发生了剧烈的变化。如何在新的统计口径里正确认识就业的问题和相应的政策,这就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 中小企业就是“稳就业”的主体,中小企业稳,就业就稳。目前世界中小企业所解决的就业占全球就业量的70%以上,我国1.4亿的中小微企业贡献了超过85%的就业岗位,2020年底国有企业的总体就业量是5562万人,仅占总就业比重的7.5%。可以看到,小企业、民营企业的就业比重是非常大的。但是“稳增长”的政策工具、政策包永远是从大企业、国有企业向小企业和民营企业进行渗透,这是我们的体制决定的。因此在复苏的进程中,GDP的复苏和就业的复苏具有不同步性,集中体现在一系列的参数上:比如我们看到PMI指数已经连续几个月在枯荣线之上,同时连续两个月出现反弹,但小企业PMI指数不仅没有处在枯荣线之上,反而在枯荣线之下持续回落。另外还存在一个现象,大中企业和小企业间出现了急剧分化,这种分化所带来的很重要一点,是复苏进程中就业在承压。因此,传统的“滴漏效应”、“涓滴效应”,“大河涨水小河满“的现象,在目前这几个月里还没有显现。主要是因为小企业PMI指数从去年二季度开始已经连续三个季度出现下滑。这也给我们提出了几点警示: 第一,目前就业形势是持续向好还是需要加速扶持?如果大型企业和小型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发展指数下降,表明目前就业形势并没有像我们的其他参数那样有一个企稳迹象,反而有一个持续承压的迹象。原因在于对小微企业来讲,虽然这种持续冲击的增量在下降,但是这种累计效应和小微企业的承受能力是相悖的,导致的结果是小微企业在救助加速、整体刺激加速的过程中,对就业的吸纳能力反而到了顶点,从而不得不通过裁员、企业关停等举措来解决目前的危机。“稳就业”如果简单地通过稳增长、稳大型企业、启动大型项目,反而可能会出现“J曲线效应”,也就是在开始进行救助的过程中,就业状况不仅没有变化,反而有所承压。 第二,到底通过什么样的方法救助中小企业?稳定中小企业发展是《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一个核心,对于目前中小企业的救助上升到一个很高的高度。目前中国人民大学国家中小企业研究院做了很多的抽样调查,发现小微企业第一大问题是订单不足,开工不足,第二大问题才是由于人力成本、原材料成本所导致的成本上升的问题,第三是日常经营资金的短缺,最后一个才是发展资金的短缺。所以,对小微企业救助减税降费的确很重要,降低成本也很重要,但最重要的是要给予它订单,让它能够生产。如果一个企业没有生产,减税降费对它就没有用。政府不仅仅要少收,更重要的是要给予这些企业更细致的支持。一方面要给予相应的纾困基金,直接给予资金的补贴;另一方面是订单,这里就体现在大型企业、大型项目的订单能否在很大程度上针对一些小微企业展开。另外一块很重要的是政府采购能否对中小企业进行关注。要瞄准主要矛盾,更重要的是力度。 从去年二季度开始,对小微企业的救助力度在持续减弱,持续减弱的原理是因为冲击和各种负担在减弱。但是这个原理肯定是错的,因为我们知道即使冲击的增量在减少,但是叠加效应是在增加的,压死骆驼的往往是最后一根稻草,而不是第一个巨大的负重。所以,最后一根稻草效应是我们要关注的,因此要避免最后一根稻草效应的产生,我们对于小微企业的救助力度不能因为外部冲击减弱、增量减弱就减少它,而是要持续的进行加码。所以说《政府工作报告》的定位非常重要,它体现了持续加码的一种定位。希望未来在一些新的路径上,针对目前的一些核心问题,进一步进行加码。在这上面,我们的政策可以更加精确,在“稳就业”方面取得的效果也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