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观点 -> 应邀专家
关于年度经济工作的几点建议
作者:贾康    发布:2022-04-05    阅读:2039次   


 贾康 贾康学术平台 2022-04-04 10:08

本文发表于《中国银行保险报》2022年3月31日

面对我国2021年三季度后经济下行压力,要有高度的重视和警惕,力求更有效地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两会上已经明确的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指导精神,尽快把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而且要做一些必要的提前量,提前应对“十五五”“十六五”增长速度重心继续下降的局面。
笔者认为,对应中国工业化、城镇化,加上市场化、国际化、信息化的推进发展空间,贯彻好中央关于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等精神要领,有所作为的舞台是相当广阔的,政策工具箱里可用的工具是充足的。
(一)相机抉择加码做一些事情,首先可更充分地考虑“有效投资”
我国居民消费这方面的潜力释放,从可持续性来说,最根本的是要以有效投资提供就业机会,提升老百姓收入的增长,提振市场与社会的信心,再通过社保等消减老百姓预防性储蓄的动机,带出源源不断的消费潜力释放结果。
如果单纯靠刺激消费,可能会陷入一个误区,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一定要在有效投资这个环节上继续发力,而实际上这些投资可选择的对象,绝对不像有的研究者所说我国投资已经基本饱和,找不到多少合适的项目了。
笔者认为,在中国发展过程中,城市区域、乡村区域以及城乡一体化发展对应着可做的有效投资、可选项目俯拾皆是。比如,中国有几十个数百万人口规模以上城市,有十几个千万级人口规模以上城市,要赶快制定高水平的规划,把天文数字的钱用到中心区的地铁项目上,用到周边的轻轨建设项目上,把地铁和轻轨建成网络密度足够、四通八达的公交基础支撑条件。还要借鉴东京经验,在中心区域要让交通网络立体化。交通网络还要匹配其他配套硬件,比如停车场、停车位、充电桩等。经匡算,这一基建就需要5 万亿元以上的投资。倘若这项有效投资政府的钱不够,完全可以通过PPP 来融资。如果把PPP 和REITs等用活,海绵城市建设、综合管网建设、老旧小区改造等都可以陆续开展。
有效投资项目在城市可以举许多例子,在乡村也是大量存在的。乡村振兴、城乡一体化发展、新区和特色小镇等,都应总结经验做得更好。我们具备所有的要素,有钢材、有水泥,有劳动力,有基本的技术力量,有基本的管理力量。在具体的政策工具箱里,笔者愿意强调的是,如果为配合有效投资,以及有效投资要运用PPP、REITs 等机制创新的话,那么财政与货币政策的发力,可考虑下面相关的一些建议。
(二)地方专项债的使用可以更积极一些
2022 年中国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65 万亿元,与去年持平,仅低于2020 年的3.75 万亿元。但如看到整个国民经济规模还在增长,应在地方层面
上更积极考虑用这种专项债机制。已经阳光化的地方公债融资,应对举足轻重有引领意义的项目更多发力,还可匹配政府有限资金发挥乘数放大效应的一些创新机制,非常值得重视。根据以后的情况演变和正反两面经验的总结,做好事前、事中、事后的绩效管理,追加一些“戴帽项目”的专项债支持,笔者认为是很有作为空间的。
(三)以中央财政贴息直达资金支持小微企业优惠贷款,要抓紧做得更好
2020 年,我国前所未有地大规模使用中央政府安排的资金直达基层一线,以财政贴息拉动商业性银行贷款去扶助大量的小微企业,作用十分重要。为数以亿计的服务业企业、民营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助力,对于我国就业和基本民生的支撑意义是有目共睹的。目前,疫情反复很大程度上影响这些小微企业的生存,要赶快安排解决方案。
借鉴2020 年以后的经验,以财政资金支持的贴息贷款直达一线基层,把这种贴息贷款的乘数放大效应充分发挥出来,从而发力支持整个大局的稳定。
这方面要及时总结经验(很遗憾还没有看到2020 年大规模运用财政贴息生成优惠贷款以后的系统化经验总结)。
笔者注意到,地方层面在一些相关管理事情上有为难之处,例如这些钱直达了要用出去,怎么用?这么多的小微企业,每个企业“推平头式”给一笔贴息让企业拿到贷款,这不符合应该有的政策理性。倘若区别对待有什么依据,各自应该得到多少优惠贷款的支持?有些地方的探索,是在了解企业的一些基本情况和数据后带入公式计算。而且放贷过程要做到阳光化,要有多重监督,防止扭曲。这些经验都需要尽快总结,以便于指导基层一线对于小微企业和服务业的支持,从而进一步抗击疫情,稳定大局。
(四)2022 年要特别重视财政资金以及金融系统增加新的贷款资金支持的投融资项目进度
中央已经明确要求对建设工程完成量的考核,多次强调对政府行为事前、事中、事后要有全程的绩效跟踪、考核、评价。事中进度等的考评是有效的手段。要总结为什么去年有较可观的资金没有花出去。做好事中的进度、质量等方面考评,可以在发现问题以后及时解决问题,避免再出现比较大量的结余,因为这种结余跟我国宏观政策的意图是南辕北辙的。
(作者系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创始院长,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博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