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观点 -> 应邀专家
“稳”字当头仍需政策鼎力支持
作者:张建平    发布:2022-04-25    阅读:1773次   

 张建平 中国经济时报 2022-04-25 15:07


■张建平




  从第一季度我国经济的整体表现来看,受到国内局部地区疫情、国内经济三重压力、国际市场需求减弱等多重因素影响,我国GDP增长速度为4.8%,与全年5.5%的目标有一定差距,特别是消费作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第一主要动力,一季度明显受到疫情和预期收入的制约与影响,还需继续发力;固定资产投资在基础设施建设和高技术产业领域表现亮眼,但传统行业投资放缓;货物和服务净出口依然显示我国外贸综合竞争力,维持盈余,并对经济增长和就业作出积极贡献。下一步在稳字当头的宏观经济调控政策支持下,经济增长和就业效果将逐渐显现,致力于实现既定的全年经济增长目标。



图片来源/新华社


一季度经济稳定增长来之不易



  总体看,一季度得益于消费基本稳定支持、固定资产投资逐步发力、货物和服务出口符合预期,共同推动了一季度经济的稳定局面。


  一季度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6393元,较上年名义增长6.9%,扣除价格因素影响后实际增长5.7%,对于拉动GDP增长的实际贡献率为3.3%。虽然贡献率达到了69.4%,但增速缓慢,消费层面下行压力依旧存在,依靠消费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引擎存在多方面的挑战。特别是疫情在一些沿海城市的局部出现,对餐饮、住宿、交通运输和旅游等服务业的直接影响较大,服务消费需求受到较大制约。此外,一季度的消费增长中刚性需求消费占较大比重,享受性消费占比较低。


  投资方面,一季度我国投资已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项目。具体来看,固定资产投资、高新技术产业投资扩大,同比增长9.3%和27.0%,传统制造业投资放缓,基建投资提速,同比增长15.6%和10.5%,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净出口方面,一季度较去年同比增长46%,有较大提升,对GDP的贡献率为0.2%,显示出我国货物与服务的整体出口能力和竞争力依然较强,一季度在整体上仍为贸易顺差,服务贸易逆差在一季度继续收缩。受俄乌局势影响,出于保持经济稳定和满足市场消费需求,主要贸易伙伴国对我国的订货量有一定增加,可以预见,2022年外贸总体对于我国经济增长依然会维持正贡献。


稳消费促消费



  消费极大程度上依赖服务业发展,因此消费的提振不是简单的供给需求的调整,而是系统性的影响,需要从稳消费、促消费、形成疫情下新的生活方式三个角度,长期短期结合、维稳激励交错地增长消费。


  1.稳消费:完善社保,提振就业。


  消费的形成必须同时满足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两个条件,稳住消费规模就要同时满足这两个条件。一方面要通过社会保障的覆盖来增强消费意愿。尽管我国社保面在扩大,但一是应保尽保还有缺口,二是社保力度有限,是制约消费再发展的因素,民众更倾向于通过储蓄自我提供生活保障,自然消费信心是缺失的。后续在社会保障的数量和质量上还要有进一步增加和提高,以强化消费信心,让民众“敢消费”。后者要通过对就业的稳定和提振来提高消费能力。进一步的消费增长很大程度上依赖就业,本质上还是要通过提供就业岗位提高整体收入,对短期经济循环和经济增长构成强力支持。


  2.促消费:刺激一般性消费。


  我国目前处于中等收入阶段,除生存性消费外,很大程度上依赖文化、服务这样的一般性消费、可选性消费。一般性消费的潜在需求很大,且结构上高收入人群的消费规模又占据重要组成,激活这部分消费才能形成较为强力的推动。但目前国内的服务出现供求错配的问题,潜在需求无法转化为有效需求。当下境外各种风险因素交错,为我国市场创造了发展的契机,对旅游业、文化行业来讲都是难得的窗口期,要抓紧这种窗口期创造新的文化创意品牌、提高我国品牌的影响力,高质量供给至关重要,只有高质量的供给才能实现消费规模的拉动和潜在消费的转化。


  3.形成疫情下新的生活方式。


  长期来看,疫情已经对我国民众既有的生活方式造成了不可逆转的影响,未来的消费增长应该思考的关键问题不是如何回到过去的消费场景,而是如何尽快搭建新的消费场景,这需要尽快转变生活方式,寻找新的消费增长逻辑。目前的工作流程和生活方式,其数字化、便利度仍有待提高。推进生活方式数字化和不同行业工作方式的数字化可以成为建设要点。新生活场景的搭建绝不是想方设法减少线下交流,而是要推动适宜远程协作、适宜线上完成的环节数字化,使生产生活在空间上更有弹性。这一过程势必引领消费增长点的出现和转移,从生产建设和消费使用两方面带动增长。


稳外贸:内外形势复杂,多措并举稳外贸



  2022年一季度外贸工作开局良好,符合预期。受国内疫情和国际形势影响,全年外贸目标的实现面临挑战,应积极寻求政策支持,为外贸企业纾困,促进外贸形势平稳运转。


  1.外贸业绩:开局良好。


  从海关统计数据看,2022年外贸工作开局良好,一季度进出口总额达到9.42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7%,为实现全年目标打下较好基础。一季度我国与主要贸易伙伴进出口均实现增长,东盟仍是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进出口1.35万亿元,同比增长8.4%;其次是欧盟,进出口1.31万亿元,同比增长10.2%。但须注意到,欧盟曾在一二月份短暂超过东盟,成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其中有从中国大量进口增加库存的需求。三月和一季度,东盟仍然是中国第一大货物贸易伙伴。


  2.当前形势:内外环境严峻复杂,外贸发展面临挑战。


  从内部环境看,我国外贸正受供给冲击巨大影响,供给能力出现不足。现在不少港口城市疫情反复,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外贸企业的零部件进口和货物出口没法保障,国内供应链出现断链风险,跨地区物流受阻。此外,不确定性预期将导致至少近三个月的订单无法签订。二三季度会比较明显地将供给冲击的影响表现出来。从外部环境看,在今年的经济形势之下,全球需求将出现明显收缩。今年美国和欧盟都存在明显的高通胀和经济衰退风险,叠加俄乌冲突和疫情新的不确定性因素,全球经济增长预期将进一步收缩,全球需求的拉动力量明显减弱。考虑到2021年我国货物贸易总金额连续跨越了5万亿美元和6万亿美元两个台阶,基数较高,在全球市场需求有所收缩、我国货物贸易增速逐月放缓的形势下,今年稳外贸压力依然较大。


  3.多措并举跨周期稳外贸。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多措并举稳定外贸”,强调加强出口信用保险对中小微外贸企业的支持、加快发展外贸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国际物流体系建设等相关措施。今年4月2日的国务院外贸形势座谈会上再次强调加强对外贸形势的分析研判,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千方百计完成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稳外贸目标任务。近期,商务部、中国贸促会等多部门集中开展调研,就外贸企业生产经营受阻、物流运输不畅、原材料成本上涨等问题进行研判,更多纾困举措有望加速落地。鉴于我国外贸竞争力基本面依然长期向好,通过对目前形势的深入研判,在商务、海关、出口信用保险、普惠金融支持、减税降费等方面积极落实国务院跨周期稳外贸政策,形成合力,仍有望保持全年外贸运行在合理区间。


支持稳增长、稳就业需要财政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



  受今年三月份以来全国范围的疫情冲击以及俄乌局势进一步演进所带来的外部环境不稳定程度的加剧,我国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区域经济增长和就业受疫情冲击较大。鉴于长三角在全国经济中的重要地位,以“稳”字当头的“稳增长”“稳就业”措施成为当下和未来亟须落实的行动。要以积极财政政策配合稳健货币政策,加大对国内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在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地区适当减免社保、减税降费,出台从整体上稳定企业经营生存的举措,可以表现为对于不裁员的企业给予适当补贴,使其在不利的外部环境下得以继续经营等。


  “稳”字当头,要积极发挥地方专项债对稳增长、稳就业的作用。从第一季度经济情况来看,今年完成预期增长目标,短期亟待依靠固定资产投资带动宏观经济增长。央行今年向中央财政上缴结存利润1万亿元人民币,再考虑到2021年地方债并未足额发行,可以预计2022年地方债若足额发行将会达到4.8万亿—4.9万亿元人民币,这将会对固定资产投资发挥巨大推动作用,进而对经济增长发挥出强劲的拉动作用。具体措施体现在地方专项债应加大支持重大基础设施和重大产业项目的力度。考虑到固定资产投资带来的就业增加和消费引致效应,大型项目的上马会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在实现“稳就业”目标的基础上,会有更多居民有能力和愿意消费,从而形成正向经济循环,对我国经济增长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稳增长”的主要焦点在于稳消费。我国第一季度消费情况整体维持平稳,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国内超大规模市场和元旦、春节消费。全年要使消费保持预期增长态势,必须在落实积极的财政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的背景下,加大社会保障力度,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努力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减少可支配收入过低所引发对消费的制约,因地制宜发放消费券,增强民众的消费信心,并敢于消费和愿意消费,为稳消费作出更大贡献。


  在“稳增长”“稳就业”的过程中要注意股权投资和创业投资的发力。受疫情和国际环境影响,我国高新技术产业企业经营情况面临较大挑战,这就要求政府在高新技术产业聚集的城市和区域加快股权投资和创业投资的引导和集中,将资金更多地投入到创新型的制造业和服务型企业当中去。毋庸置疑的是,近20年来我国的股权和创业投资得到了长足发展与进步,得益于此,我国的高科技产业无论在资产投资还是服务出口的表现都好于我国一般工业产业,为我国经济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增长动力。在宏观层面,应坚持扩张性的财政政策配合宽松的货币政策进一步提升对高新产业的支持力度,从而在国内经济面临下行压力的大环境下及时做好适应性调整,更好地为“稳就业”“稳增长”做好服务。


  (作者系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区域经济合作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作者同事研究助理刘锐聪、崔雨濛、马令冲对本文作出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