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观点 -> 应邀专家
全球能源危机的成因、演变与影响
作者:王永中    发布:2022-06-01    阅读:3560次   


社科院世经政所 全球战略智库 2022-06-01 18:30 发表于北京



微信图片_20220601194006.png
美西方对俄全面制裁和西方企业抵制俄能源产品,以及俄欧在天然气贸易卢布结算上的对抗,显然会导致俄油气出口严重受阻和产能大幅下降,而OPEC的石油增产意愿不足,导致全球能源供应短缺矛盾急剧恶化,全球能源价格大幅飙涨。保障中国能源安全,应适当增加煤炭产量,缩减液化天然气采购规模,调控成品油出口。维持中俄能源贸易规模稳定,关注俄油气资产潜在投资机会,防范二级制裁风险。逐步推进民生用能价格市场化改革,对贫困群体给予直接补贴。


近一年来,全球能源市场震荡加剧,爆发了两轮能源危机。2021年冬季集中爆发的第一轮能源危机,主因是能源供需失衡。2022年2月下旬,俄乌冲突爆发与美西方对俄实施全面制裁引爆第二轮全球能源危机。在这两轮能源危机中,欧洲均处于风暴的中心。中国是最大的能源进口国,全球能源的供应短缺和价格飙涨势必威胁到中国的能源安全。


一、第一轮能源危机的发展过程及成因
第一轮全球能源危机经历了以下四个发展阶段:
第一,欧洲率先爆发天然气短缺和电力供应危机。2021年5月至12月,欧洲TTF(即荷兰所有权转让中心,被视为欧洲天然气价格风向标)现货天然气价格在短短7个月中上涨了3.3倍。欧洲的电力系统高度依赖天然气发电,天然气价格大幅上涨导致电价急剧上升。欧洲天然气短缺的原因主要有:一是疫苗接种加快、经济复苏和防控措施放松导致天然气需求强劲反弹;二是2020年油气价格大跌导致投资下降,澳大利亚和美国等国的产量和出口增长受限;三是冬季严寒、夏季酷热等极端天气导致欧洲天然气库存占储气容量的比例降至74%,比以往5年均值低16个百分点;四是来风条件恶化致欧盟2021年前9个月风能发电量同比下降17.3%,为近3年来最低水平;五是欧洲碳价格一路上扬,导致燃煤发电受到限制,推高天然气价格。
第二,欧洲天然气供应紧张传递至亚洲液化气现货市场。随着液化气在全球天然气贸易中占比持续上升,天然气市场一体化程度明显提升,天然气现货市场价格关联性加强。欧洲、亚洲的能源企业进口竞争加剧,亚洲进口商通过提价的方式增购美国天然气,减少了欧洲的天然气进口来源。从而,欧洲天然气价格飙升带动亚太地区的液化气价格大幅上行,亚洲天然气现货基准JKM价格(普氏日韩价格能源标杆)由2021年5月的10.47美元/百万英热单位急升至10月的56.33美元/百万英热单位(1英热单位约等于1055焦耳),创历史新高。
第三,天然气短缺迅速波及煤炭市场。煤炭是最容易替代天然气的能源。随着发电厂和供暖公司更多使用煤炭,煤炭的需求量和价格大幅上升。但受疫情、碳减排和恶劣天气等因素的影响,全球主要煤炭产量增长缓慢,导致煤炭供给不足。2021年10月中旬,全球主要动力煤价格均超过240美元/吨,同比上涨了3倍多,创2008年以来的新高。

第四,天然气和煤炭价格的飙升传递至石油市场。若以热值(发热量)为单位计算价格,天然气价格远高于原油。2021年10月,欧洲市场的天然气价格约为31美元/百万英热单位,换算成同等热值当量原油的价格达176美元/桶,为后者的2.2倍。在石油供应本已紧张的情况下,燃料油被作为天然气供暖和发电的替代能源,进一步恶化了石油供应缺口。同时,煤炭的供应短缺和价格大幅上涨也推高了石油需求。


二、俄乌冲突引爆第二轮全球能源危机
自2022年2月24日俄乌爆发冲突以来,全球能源市场遭遇第二轮危机。俄罗斯是能源超级大国,在全球石油、天然气、煤炭领域均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欧洲高度依赖俄油气资源特别是管道天然气。美西方对俄全面制裁和西方企业抵制俄能源产品,以及俄欧在天然气贸易卢布结算上的对抗,显然会导致俄油气出口严重受阻和产能大幅下降,而OPEC(即石油输出国组织,又称“欧佩克”)的石油增产意愿不足,导致全球能源供应短缺矛盾急剧恶化,全球能源价格大幅飙涨。国际原油价格从俄乌冲突前90多美元/桶一度飙升至130多美元/桶,目前仍在110美元/桶左右的高位波动;液化天然气价格一路飙升,欧洲TTF基准价格一度超过70美元/百万英热单位;国际煤炭价格升至300美元/吨,创历史新高。
为何俄乌冲突能对全球能源市场产生如此剧烈的影响?理由主要有三点:
第一,俄罗斯是能源超级大国,在全球能源领域的地位举足轻重。俄是第三大产油国,石油日产量约1130万桶,是第一大石油产品出口国。2021年,俄罗斯石油及石油产品日出口量超780万桶,其中原油出口500万桶,成品油出口285万桶。俄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气储量,是世界第二大天然气生产国和最大的天然气出口国。2021年,俄天然气产量达7620亿立方米,出口2520亿立方米。俄是第三大煤炭出口国,年出口量达2.6亿吨,占全球煤炭出口的17%。
第二,俄欧在能源领域相互高度依赖,欧洲对俄天然气依赖度最高。俄在天然气、石油和煤炭领域均是欧洲的第一大进口来源国。2021年,来自俄的天然气、原油和煤炭占欧洲进口份额分别达45%、27%、46%,而俄74%的天然气、49%的石油和32%的煤炭出口流向欧洲。欧洲对俄管道天然气形成高度的刚性依赖,难以找到替代供应方。2021年,欧洲从俄罗斯进口的天然气总量为1550亿立方米,其中管道气1400亿立方米,液化天然气150亿立方米。

第三,美西方制裁将严重削弱俄油气的出口、投资和生产能力。美西方对俄能源领域的制裁主要采取禁止或减少进口、禁止设备和技术出口、限制或禁止金融服务、撤资或禁止新投资、制裁港口和航运企业等措施,导致俄油气出口严重受阻,迫使其削减投资和产能。西方能源企业基本停止了与俄签署新的采购合约,大幅削减了俄能源的购买量,致使俄能源供应大量过剩,而其他欧洲国家能源供应严重短缺,以至于出现国际能源基准价格快速上涨和俄能源价格大打折扣并存的现象。


三、对中国能源供应安全的影响
第一,国际能源价格大幅上涨,导致中国的能源进口成本显著上升。中国的“富煤、贫油、少气”的资源禀赋不足以支撑持续增长的庞大能源消费,整体对外能源依赖度略低于20%。2020年,中国是最大的石油、天然气和煤炭进口国,其对外依存度分别达73%、43%、10%。国际能源价格的大幅上涨,显然会显著加大中国的进口成本,压缩下游企业的利润空间。而且,能源成本上升会传递到经济社会生活各个方面,推高交通、制造和消费成本,加大国内物价上涨压力。
第二,欧亚企业在液化天然气市场上的抢购竞争加剧,中国的天然气海外保供压力增大。俄欧在天然气贸易卢布结算上的对抗可能引爆欧洲天然气供应危机,改变国际天然气市场格局。若欧洲去俄天然气步伐过于激进或者俄对欧天然气断供,欧洲将会陷入天然气供应危机,欧洲油气贸易企业将会从卡塔尔、澳大利亚、美国和阿尔及利亚等主要产气国抢购液化天然气,也会高价转购日韩企业现有的液化天然气订单,这将会加剧欧亚之间争夺液化天然气现货的竞争,导致全球液化气供应极度短缺,引发全球天然气市场急剧震荡,并加大中国企业采购液化天然气的难度。

第三,俄罗斯能源行业存在较高的出口制裁风险,中国自俄罗斯的能源进口面临着美西方二级制裁的风险隐患。中俄在能源领域高度互补,双边能源贸易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2020年,从俄原油、天然气、煤炭进口量占中国进口份额分别为15.4%、8.3%、15%,而俄对华原油、天然气、煤炭的出口占其出口总额的比例分别为20%、5%、18%。中国对俄罗斯的能源进口依赖度高,且有进一步升高的态势。美西方升级对俄制裁势必使中国面临的二级制裁风险大幅上升,对国内能源供应安全产生重大的风险隐患。


四、保障中国能源安全的对策建议
第一,适当增加煤炭产量,缩减液化天然气采购规模,调控成品油出口。在当前全球能源供应不确定性风险高、价格大幅震荡特别是液化天然气价格过高的非常时期,中国的首要任务应是维护国内能源供应稳定。在油气满负荷生产的情形下,应充分发挥煤炭的兜底保障功能,增加国内煤炭产量,降低对外能源依赖度。鉴于目前液化天然气价格处于异常高位,国内能源企业应缩减购买规模或推迟签署新的采购合约。同时,适当管控汽油、柴油和航空煤油等成品油出口,保障国内石油产品供应。
第二,维持中俄能源贸易规模稳定,关注俄油气资产潜在投资机会,防范二级制裁风险。与巴西、土耳其、墨西哥、塞尔维亚和印度等立场近似的国家加强协调配合,抵御美西方要求我国选边站队的压力。
第三,逐步推进民生用能价格市场化改革,对贫困群体给予直接补贴。一是明确民生用能(天然气、煤炭和电力)保障的范围和责任。二是建立公开透明、市场化的能源价格定期动态调整机制。三是对贫困和弱势群体给予直接用能补贴。


(本文发表于“新华社半月谈”2022年5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