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同2020年初期疫情冲击时相比,当前中国经济复苏面临一系列新挑战,需求不足的矛盾更加突出,微观主体行为和经济动能结构发生变化,外部环境也更加复杂严峻。不仅供给侧变化持续,需求侧也出现新的变化。政策着力点应转向更大力度扩大内需,增强市场主体内生动力,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发挥投资对经济复苏的关键作用。
本文为中国观察智库独家约稿,英文版标题为 "Recovery boosters"。
作者:王一鸣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22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增长2.5%,其中二季度增长0.4%,顶住下行压力实现了正增长。下半年,随着疫情防控更加精准有效,稳经济一揽子政策的实施效果进一步显现,中国经济将加快复苏。但也要看到,与2020年初疫情冲击后的情况相比,经济恢复也将面临新的挑战。
第一,需求不足的矛盾更加突出。自2020年初疫情冲击以来,需求恢复滞后于生产恢复是基本特征。今年以来,消费需求恢复乏力的特征更加明显。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了0.7%,这与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增长放缓是分不开的。投资回升动力仍然不足,制造业投资前期增势比较强劲,但随着能源、用工成本上升,增速有所回调。在需求不足、特别是消费需求不足情况下,产品库存增长较快,对经济恢复会形成制约。
第二,微观主体行为发生变化。持续两年多的疫情消耗了比较多的储备,部分企业资产负债表受损,市场主体承受力减弱。企业决策更加短期化,投资的风险偏好下降,居民家庭消费更趋谨慎。
第三,经济恢复的动力结构发生变化。2020年一季度,在疫情冲击之下,经济负增长6.8%,但二季度迅速转正,增长3.2%。除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外,还得益于数字经济的逆势上扬、房地产行业的拉动,以及疫情率先得到控制后出口的强劲回升。而本轮经济恢复,这些动力都有新的变化:平台经济增势减弱,房地产持续低迷,出口扩张空间收窄,亟需培育新的增长点,增强经济恢复动力。
第四,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当前全球通胀水平持续攀升,6月美国CPI同比上涨9.1%,创40年来新高。在超预期通胀的背景下,美联储等主要经济体央行加大加息力度,加快缩表节奏,使得债务压力迅速增大,滞胀和经济衰退的风险明显上升。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对国际市场需求会形成收缩效应,挤压出口扩张空间,还会通过资本流动和汇率等渠道影响中国金融稳定。
从2010年开始,中国经济增速逐步放缓,主要是供给侧潜在增长水平下降,我们称之为“新常态”。现在,不仅供给侧的变化还在持续,需求侧也面临新的变化。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去年人口净增长仅48万人,人口峰值可能会提前出现。这些新变化的出现对加强需求侧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
为统筹短期应对和中长期发展,政策着力点应转向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更大力度扩大国内需求。当前,增加有效投资仍是加快经济复苏的关键,要继续加大交通、水利、市政管网等基础设施投资和民生补短板项目投资。加强基础设施投资,需要强化资金要素保障,要用好新增的政策性银行8000亿元信贷额度,并鼓励商业银行增加对基础设施项目信贷支持。增强消费持续扩大的内生动力,落实好减征部分乘用车购置税、支持新能源汽车消费和充电桩建设、鼓励家电以旧换新等促进消费的短期政策。
同时,还要实施更具中长期效应的改革举措,如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有研究表明,农业人口转为城市居民后,人均消费支出将增加30%左右,这就会形成持续扩大消费的重要源泉。因此,要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加快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释放巨大的消费潜能。
第二,更大力度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最重要的是要推出一些提振市场信心的改革举措。去年下半年,中国平台经济受内外环境变化的影响,发展势头明显减弱。应加快平台经济专项整改向常态化监管转变,明确释放鼓励平台经济健康发展的积极信号,尽快完成并出台“红绿灯”设置方案,给市场主体以明确预期,同时鼓励平台企业参与国家重大科技创新项目,更大程度发挥平台企业在实现“从0到1”突破中的作用,更好推进中国产业技术进步。
第三,更大力度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当前,中国数字化转型正在从消费领域向制造领域扩展,先进的传感技术、数字化设计制造、机器人与智能控制系统日趋广泛应用,基于工业互联网的产业生态加快构建。要推进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释放产业转型升级的结构性增长动能。此外,中国新能源发展尤为迅猛,新能源装机容量已超过10亿千瓦,今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太阳能电池产量同比分别增长111.2%和31.8%。要顺势而为,加快培育绿色转型新动能。
责编 | 宋平 刘夏
编辑 | 张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