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观点 -> 应邀专家
以稳定消费预期为重点促进消费结构升级
作者: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课题组    发布:2022-08-15    阅读:2905次   


中国经济时报 2022-08-15 10:55 发表于北京






  当前,受疫情冲击等多方面的影响,消费预期减弱的矛盾比较突出。宏观政策要在扩大需求上积极作为,关键是稳定消费预期。
  
  
一、把稳定消费预期作为稳经济大盘的着力点
  
  1.稳消费重在稳消费预期。2022年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0.7%有多方面的原因,突出的矛盾在于,疫情多点频发等导致消费信心、消费倾向、消费意愿呈现“三下降”态势。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2022年第二季度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报告》显示,倾向于“更多消费”的居民仅占23.8%,倾向于“更多储蓄”的居民占到58.3%。所以,要把稳消费预期作为稳消费的最主要着力点。
  
  2.把握消费结构升级趋势稳定消费预期。一是消费预期转弱仍带有突发性的阶段性特点,疫情所导致的收入下降主要是短期冲击和局部冲击,疫情控制好的地区消费恢复比较好。二是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由物质型消费向服务型升级的大趋势没有变。例如,2013-2021年,居民服务型消费年均增速为10.6%,在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部分服务型消费有望出现大幅度反弹。三是数字消费、绿色消费等新型消费逆势增长,为消费结构升级提供新的空间。四是2022年上半年来自住户部门的存款增加10.33万亿元,同比增幅高达38.7%,以稳定消费预期促进消费结构升级仍有较大空间。
  
  3.把稳定消费预期作为宏观政策实施的重要目标。短期目标。争取2022年下半年,以科学精准处置局部疫情,保持正常生产生活秩序,有效避免因居民收入快速下降所导致的消费下降预期固化;2023年,城乡居民消费预期明显改善,消费结构升级接近疫情前的水平,为确保5%左右的经济增速提供有效支撑。中长期目标。争取服务型消费增速稳定在7%左右,2025年服务型消费占比达到52%,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70%左右;到2030年服务型消费占比达到55%-60%,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75%左右,接近发达国家水平。
  
  
二、统筹疫情防控与改善消费预期
  
  4.加大稳市场主体的结构性政策力度。以稳市场主体稳就业,并有效增加消费供给。对关键性系统性企业,制定企业(项目)白名单,加大精准施策力度;对服务业中的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个体户,要加大专项税费减免政策,必要时采取负税收政策;高度关注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实际效果,进一步提升财税政策惠及小微企业的广泛性和有效性。
  
  5.加大稳就业的结构性政策调整力度。防止因就业不稳所导致的消费预期下降。放开各类就业限制,取消各类不合理的就业管制,规范设立零工市场,允许流动摊贩在有序前提下开展营业并提供配套服务,为灵活就业人员开辟更大的自主就业空间;为灵活就业人员建立社会保障制度,解决后顾之忧;进一步加大以工代赈力度,对失业者和毕业未就业大学生提供过渡性工作岗位;扩大公益岗位,对就业困难群体进行定向精准扶持;鼓励和支持特定产业“旺工淡学”,尽量减少企业裁员;严禁以防疫为名出台各类就业歧视标准。
  
  6.尽快取消某些不合适的消费限制政策。以房地产、汽车等领域为重点,抓紧系统梳理行政性限制消费的相关规定,开展政策效应评估,取消或者逐步放松某些不适应形势的限购政策;加大财政货币政策的支持力度,以有效满足城乡居民在住房、汽车等领域的改善型消费需求。
  
  7.优化现有消费券政策。充分发挥消费券的杠杆效应和乘数效应,加大财政对农村和困难群体基本生活类消费券的支持力度,对低收入者予以现金消费补贴;鼓励支持地方政府发放交通、餐饮、健身、文化旅游、信息通信等服务业消费券;部分消费券可按照消费金额的70%发放,其余30%消费金额由消费者补足,发挥消费乘数效应;建议将个税起征点从5000元提高到1万元,相应少缴纳的税额形成实名电子消费券发放给个人。
  
  8.加大公共消费政策力度。更加注重以公共消费稳定消费预期,把促进公共消费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目标。
  
  
三、以服务型消费为重点提振消费结构升级预期
  
  9.以服务业市场开放扩大服务型消费供给。按照“非禁即准”的精神,全面实施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加快教育、健康、养老、文化、旅游等服务业市场开放。争取到2025年,服务业领域市场开放水平接近工业领域水平;尽快出台全国版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对负面清单外的领域给予境外服务提供者国民待遇,通过跨境服务贸易满足国内优质服务需求;推动服务业标准与发达国家接轨,确保服务型消费高质量供给。
  
  10.有效满足合理的教育培训消费需求。加快形成教育培训领域的监管标准,对教育培训行业进行常态化、规范化监管;用负面清单管理的办法,支持社会资本进入法律未禁止的教育培训领域;鼓励社会资本提供更多非学科类的教育服务,包括书法、艺术、科学等,形成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优质教育培训服务供给。
  
  11.充分激发大健康消费需求。适应我国居民健康需求全面快速增长的大趋势,支持社会资本进入精准医疗、精准营养、医疗美容、化妆品等健康服务业;推动以生物技术和生命科学为先导、以数字经济为支持、涵盖医疗卫生、营养保健、健身休闲等健康产业发展;大力发展以健康咨询、健康检测、健康干预、慢病管理、家庭医生、健康保险等为主的健康管理产业,全面加大优质健康服务供给。
  
  12.全面释放养老消费需求。适应我国进入老龄社会、养老需求多元化的客观趋势,扩大养老消费有效供给。促进养老与文化、家政、医疗、金融、保险等行业融合发展,创新养老消费新业态;完善养老用品标准体系,探索建立老年用品认证制度,培育发展老年产品市场;推进“大、智、云、移、物”等信息技术在养老服务业的深度应用,推行“子女网上下单、老人体验服务”消费模式;推动服务机器人、康复机器人在养老陪护、医疗康复中的广泛应用,发展健康咨询、紧急救护、慢性病管理等“智慧助老”服务。
  
  13.全面释放绿色消费潜力。充分发掘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背景下的绿色消费潜力。建立健全绿色消费的财政金融政策保障体系,完善绿色消费积分制度,调动城乡居民绿色消费的积极性;持续提升食品消费绿色化水平,积极推广有机农业发展,加大市场绿色农产品供给;鼓励绿色住房消费,积极推广绿色、低碳建筑,推进老旧小区绿色化改造;抓住新能源汽车消费热潮,在推进城区充电桩建设的同时,加快推进农村公共充电桩建设,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完善政府绿色采购标准,提升绿色产品在政府采购中的比重。
  
  14.全面释放数字消费潜力。鼓励发展“大、智、云、移、物”在消费领域的广泛运用,发展定制消费、体验消费、智能消费、时尚消费等消费模式;支持消费领域的平台企业运用新技术探索和打造数字消费新场景;抓住5G商用的契机,拓深拓宽直播电商、社交电商等应用面,加快促进生活服务业上线上云,普及到店与到家双向服务消费新模式;加强智能服务终端建设,发展无接触交易式服务消费模式。
  
  
四、着力完善城乡消费场景,优化区域消费市场布局
  
  15.促进农村消费结构升级。把打造城乡融合消费市场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形成乡村便捷的消费场景。加大家电、新能源汽车下乡力度,将城乡差距较大的耐用消费品纳入家电下乡的补贴范围;采取税收优惠政策,推进乡村特色产品与服务、生态环境、历史文化等价值和功能融合,引导城市人群下乡消费,形成新的消费热点;提升农村寄递物流基础设置,推动电子商务下乡,发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营销服务网点;建设田间地头仓储保险冷链设施,组建产地低温直销配送中心,实现城乡生产与消费的有效对接。
  
  16.释放人口城镇化的巨大消费潜力。把人口城镇化与缩小城乡消费差距有机结合起来,加快试行以经常居住地登记户口制度和电子居住证;继续完善以居住证为载体的城镇常住人口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机制,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全部未落户常住人口;促进住房租赁市场发展,将符合条件的外来务工人员纳入各级政府公共租赁住房保障范围;在城镇化进程中加快培育中等收入群体,调整优化初次分配格局,确保劳动者报酬与劳动生产率增长同步,明显提高劳动报酬占GDP比重,明显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充分发挥财税政策的收入再分配作用,切实降低工薪阶层的税负,并在加快完善以慈善事业为重点的第三次分配机制上取得新突破。
  
  17.培育区域性消费中心城市。把发展区域性消费中心城市作为城市群、城市圈经济发展的重大任务。以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为主,提升中心城市消费能级,培育一批消费总量超万亿的区域性消费中心城市;支持鼓励省会城市、副中心城市打造区域核心商圈,培育消费总部、首店经济、夜店经济等消费新业态,引领都市圈消费新风尚;鼓励有条件的城市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旅游消费中心。
  
  18.培育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把培育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作为推进高水平开放、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大任务。鼓励消费潜力大、外贸依存度高、国际化水平较高的中心城市通过制度型开放提升国际知名度、消费繁荣度、商业活跃度、到达便利度,建设一批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支持国家消费中心城市发展免税购物新业态,在海南自由贸易区打造全球最大免税购物中心;鼓励国际知名商业企业在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设立全球性品牌首店、旗舰店、体验店,形成一批全球消费者集聚中心,实现“买全球、卖全球”。
  
  〔本文由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课题组撰写,方栓喜执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