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观点 -> 应邀专家
以高水平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
作者:迟福林    发布:2022-09-02    阅读:3913次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 2022-09-01 15:56 发表于北京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过去40年中国经济发展是在开放条件下取得的,未来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也必须在更加开放条件下进行”。我国作为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经济大国,应对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必须以高水平开放统筹发展与安全,以高水平开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以高水平开放统筹发展与安全


  统筹发展与安全是高水平开放的主要目标。当前,“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面临严峻挑战,世界既不太平也不安宁”,我国发展面临的外部矛盾风险因素将会明显增多。可以说,在深刻复杂的国际环境变化中,对于我国这样一个深度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新型开放大国来说,高水平开放是应对严峻挑战的重大举措,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积极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重大任务。在高水平开放中统筹发展与安全,有利于充分释放市场潜力与活力,有利于赢得国内发展与国际合作竞争的主动,有利于在开放发展中强化安全保障。


  以统筹发展与安全为主要目标推进高水平开放,重在优化内外开放布局,突出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在更大范围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更高水平的安全发展。例如,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生效为契机,优化以东盟为重点的对外开放布局,深化与东盟在农业、数字经济、加工制造、人文等领域的合作交流等。再比如,我国约70%的能源、80%的芯片、80%的重要原材料需要进口,为此,既要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在各类商品要素资源的自由流动中促进供需良性互动,增强国内大循环的韧性,实现更加安全的发展;更要把握机遇,以高水平开放务实推进区域性、全球性合作,在进一步畅通国际大循环中补齐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的短板。


  以高水平开放推进结构转型


  结构转型是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跨越的“门槛”。我国稳定经济增长,实现高质量发展,一方面取决于消费结构、产业结构、城乡结构、能源结构等方面的调整优化,另一方面取决于结构转型与国际市场的融合程度。以产业结构为例,2022年上半年我国进口的集成电路总金额达到1.35万亿元人民币,超过了原油进口额(1.16万亿元人民币),成为我国第一大进口商品,说明我国产业结构转型是与国际市场发展相适应的。积极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与我国结构转型趋势相适应的中长期发展战略,需要高水平开放与高质量发展的相互促进、国际市场与国内市场的相互融合。


  更高水平开放将会形成推动国内产业结构转型的重要力量,为此,一方面必须把高水平开放与稳增长结合起来,在稳外资外贸上取得重大进展,尽力促进经济增长。另一方面,必须把高水平开放与结构转型结合起来,协同推动高水平开放与强大国内市场建设,这方面的内容主要包括:进一步增强自主创新对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以开放创新破解“卡脖子”难题,实现新型工业化的重要突破;以适度扩大优质商品与服务进口满足国内消费需求,促进消费结构升级;把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作为城市群、都市圈发展的重大任务,释放城乡结构转型红利。


  以高水平开放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


  发挥地缘优势,优化开放布局。当前,美国主导的印太经济框架(IPEF)正在对RCEP构成挑战,它试图以“公平竞争标准”取代“投资贸易自由化”。为应对冲击,一方面应积极促进RCEP自由贸易进程,适时启动RCEP扩容与升级;另一方面,把东盟作为我国对外开放战略布局中的关键,加快建设形成各种合作机制,尽快打造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3.0版,发挥海南自由贸易港在促进中国东盟经贸合作中的战略枢纽作用。


  以标准、规则对接为重点加快服务贸易发展进程。这方面已有的举措应继续向前推进并不断完善,包括:推进粤港澳大湾区服务贸易一体化进程;在广东实行对港澳更加精简透明的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推动粤港澳服务领域规则、管理、标准等的全面对接;推进粤港澳服务贸易项下人才、货物等自由便利流动与高效配置;在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全面实现服务业规则互认,探索不同法系、跨境法律规则衔接;在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构建规则衔接澳门、接轨国际的制度体系等。


  以服务贸易为重点推进自由贸易试验区转型升级。各自由贸易试验区要突出地区产业发展优势,促进区域开放与区域发展的融合,从实际需求出发,稳步推进某些服务贸易项下的自由贸易。例如,上海自贸试验区加快探索资本项目可兑换和金融服务业全面开放;浙江自贸试验区应建设成为东部地区重要海上开放门户示范区;黑龙江自贸试验区打造对俄罗斯及东北亚区域合作的中心枢纽;河南自贸试验区突出将中原文化和市场优势相结合,打造国际文化旅游消费中心。


  稳步推进制度型开放


  开放是最大的改革,制度型开放不仅涉及经贸领域的深层次改革,也涉及社会领域的深层次改革。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需要在服务业市场领域的制度型开放和制度性变革上实现进一步突破。一方面,推进服务贸易领域规则、管理、标准等更大程度地与国际接轨。例如,在医疗健康等社会需求较大的服务业领域引入国际先进管理标准。另一方面,实质性推动服务业市场对内对外开放进程,尽快打破服务业领域存在的垄断,构建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服务业大市场。由此,既可以为释放民营企业的强大活力创造市场条件,又能够为外资企业拓展更大投资空间。


  高水平制度型开放有赖于高标准的市场体系,为此,应以要素市场化改革为重点继续深化深层次改革。建设高水平市场经济体制,核心在于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例如,深化土地要素市场化改革,推进建立城乡统一的土地要素市场;着眼于释放人力资本活力,尤其是科研人员的活力,加快改革人才管理体制,建立以人为中心的科技创新激励机制,释放巨大的创新潜能;保护企业家产权,激发企业家潜能,充分发挥企业家在资源优化配置中的重要作用;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在知识产权、环保标准等方面加大制度安排。


来源: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