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观点 -> 应邀专家
深港制造业合作的两条路径和四项举措(上)
作者:北大汇丰智库经济组    发布:2022-09-26    阅读:2211次   


 点击蓝字关注 北大汇丰智库 2022-09-23 17:30 发表于广东


 ⚪  摘要

本文从深港两地的产业现状入手,分析当前深港制造业合作的基础、进展以及主要制约因素,提出推进两地制造业合作的具体思路及建议:即两条路径和四项举措两条路径指的是在前海深港先进制造业合作区以“前研后造”模式将香港的研发优势和深圳的制造优势充分结合,配合周边的会展、商务、金融、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打造融合发展的世界级先进制造业基地;在规划中的新田科技城探索“研造一体”模式集合深圳、香港优势制造企业关键生产环节和河套科技创新区已有的科创资源,打造高附加值产业链环节集聚要地,推进香港“再工业化”,同时为应对国外针对中国大陆的供应链阻断提供缓冲地带。为提高上述路径的可行性,需要从工业用地、企业布局、人才供给和生产性服务配套等四个方面做好支持工作。

微信图片_20220926092223.png

本篇推送为报告上篇



提到深港合作,最先想到的现代服务业和科技创新合作,而有关制造业领域的合鲜少提及甚至有些让人费解。事实上,香港早在2015年就提出“再工业化”,并开启相关尝试,2022年6月特区立法会新一届特区政府架构重组方案做出利于“再工业化”的调整,通过了“制订全盘工业蓝图”的议案,7月香港民建联立法会议员发布“香港工业4.0——再工业化启动建议书”,“再工业化”已然成为香港发展的焦点。而此前不久,深圳已经提出“工业立市”,并对战新产业和未来产业进行长远布局。深港两地对工业经济重要性的共识为合作埋下了种子。8月宝安发布的重大空间战略构想中明确提及了深港先进制造业合作区的规划部署,深港制造业合作蓝图正在铺开。


01

香港产业现状

香港的产业发展经历了工业化-去工业化-再工业化的历程。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在香港工业化的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20世纪五六十年代,伴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进行,美国逐步奠定了世界经济中心和科研中心的地位,开始调整国内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集成电路、精密机械、精细化工、家用电器和汽车等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而将钢铁、纺织等差传统产业转移到德国和日本,推动了德日两国的战后复苏和工业化进程。


到六七十年代,日本已经成为世界制造大国,为适应产业升级要求,也开始逐步将劳动密集型和出口加工型产业向外转移,东南亚地区特别是亚洲四小龙、四小虎成为主要的目的地。香港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走上了工业化道路,迎来了制造业发展的黄金时期,1970年香港制造业占GDP的比例高达31%,创下了历史峰值。


七十年代末石油危机导致了世界范围内的经济衰退,原材料、土地、劳动力成本的大幅上升给香港制造业带来发展难题,与韩国和中国台湾通过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半导体产业实现产业升级的路径不同,香港选择了另一条产业路径:大量制造业企业迁往刚迎来改革开放的内地,通过“前店后厂”模式逐步实现制造业经济向服务型经济的转变,贸易、金融、地产逐渐成为香港支柱产业。


九十年代末亚洲金融危机,香港的股市和楼市都遭受重创,楼市更是经历了长达六年的下跌,服务业为主的经济结构的脆弱性显现。为走出困境,香港先后推出数码港计划和硅港计划,但都收效甚微。

2015年香港成立创新及科技局,致力于推动智能生产,启动香港“再工业化”,一方面鼓励传统制造业回归,另一方面通过科技创新为传统制造业赋能,推动产业升级。《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支持香港在优势领域探索‘再工业化’”,香港制造业振兴迎来新的契机。

 1. 制造业占比1%左右

香港的产业结构中,第一产业占比基本稳定在0.1%,第二产业(制造业、建造业及电燃水供应等)占比持续下降,由2000年的12.6%降至2021年的6.2%,其中制造业的流出是主要原因。受本土原材料、土地、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影响以及内地投资优惠政策吸引,上世纪八十年代起,大量港商将生产线迁至内地,只保存在香港的进出口贸易业务。这部分人往往具有双重身份,既是内地工厂的所有者或合伙人,也是香港的贸易商,从内地工厂购进货物,通过香港贸易公司销往全球。这种“前店后厂”的模式的确解决了香港的燃眉之急,使香港走上了服务型经济道路,实现产业转型,并很快发展成为全球航运中心和贸易中心;但也因此错过了制造业升级的机会。再看其他亚洲四小龙国家,中国台湾在1980年建成了新竹科学工业园,大力扶持自动化技术、高科技工业、生物工程等高新技术产业;韩国则以政府为主导,力推半导体产业发展;新加坡在李光耀的带领下积极发展电脑制造和软件研发。


由此,香港的制造业占比一路下滑,从1970年的31%跌至1989年的19%,再到1999年的5%。尽管1999年特区政府提出数码港计划,发展高科技企业,但最终被地产商用来炒地获益。2000年香港制造业产值614亿港元,占本地生产总值4.8%,到2015年已降至267亿港元,占比仅有1.1%。同年,特区政府成立创新及科技局,局长杨伟雄表示要推动香港“再工业化”,研究发展适合以香港为基地的工业,鼓励私营机构投资创新科技。2016年起制造业产值下降趋势止住,并有小幅上升,2019年甚至同比增长6.5%。但制造业产值占GDP比始终在1%左右,未见明显提升。

微信图片_20220926092233.png

微信图片_20220926092305.png

与制造业产值及占比下降伴随的是机构单位数目和从业人员的持续减少,2005年制造业单位有12643家,从业人员14.5万人,到2020年已分别降至6857家、8.3万人,降幅均超过40%。

微信图片_20220926092334.png


 2. 缺乏高新技术制造业

从细分行业结构看,香港制造业基本上为传统制造业,包括食品饮品、纺织服装、纸制品、金属制品、化学橡胶制品等,缺乏高新技术企业,揭示了其当时只顾产业转型,不注重产业升级所导致的制造业基础薄弱的现象。从各细分行业增加值及其占制造业比重看,食品饮品及烟草制品行业增加值和占比上升最快,2005-2020年增加值上涨60.7%,占比增长17.4个百分点,超过纺织服装和金属制品、机械设备行业,成为香港最重要的制造行业,也是唯一一个机构单位数和从业人员都保持增长的制造行业。金属制品、机械设备行业经历过5年的上升期后,自2011年起占比基本稳定在25%。化学橡胶制品行业占比则由7.6%上升至16.4%。纺织服装、纸制品、电器电子制品行业增加值和占比均呈现较大的下降趋势。

微信图片_20220926092343.png


02

深圳产业现状

 1. 制造业占比30%以上

与其他国内外大城市类似,深圳也经历了产业结构调整变迁的历程,从已有公开数据看,2010-2021年间,深圳第二产业占比持续下降,第三产业规模和重要性日益提升。但不同的是,深圳始终强调“工业立市、制造业立市”之本,坚定推进工业高质量发展,因此,十年间深圳第二产业占比虽持续下降,但整体降幅仅10个百分点,到2021年仍高居37%,与其他一线城市差异明显。

微信图片_20220926092353.png

第二产业中制造业体量庞大,从规模以上制造业数据看,2000-2020年20年间,深圳规模以上制造业总产值翻了四番有余,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77%提高至95%,以此估算的制造业占全市GDP的比重约在33%。不仅如此,制造业企业的数量也呈指数级增长,十年间翻了两番有余,年新增数从7753家跃升至25025家,2021年存量制造业企业数量已近30万家。制造业发展势头强劲,与香港形成明显对比。

微信图片_20220926092404.png


 2. 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云集

从制造业细分行业结构看,深圳是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的重要集聚地,几乎占据深圳制造业的2/3,以华强北为代表的电子信息产业中心与北京中关村并称为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南北两大中心,产业规模约占全国的五分之一,全球的十分之一。各类半导体、芯片、电子元器件等消费电子和汽车电子相关产业链不断壮大,涌现出华为、中兴、大疆、华星光电等一大批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企业。据深圳市工信局数据,截至2021年7月,深圳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分别达到72.5%、66.1%。此外,25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中,深圳占4个,涵盖新一代信息通信、先进电池材料、高端医疗器械和智能装备,位居全国城市之首。


除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外,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在深圳制造业中地位也较高,占比在8%左右,包括发电设备机组各种变压器、整流器、配电开关、太阳能面板,光纤,电缆等。截至2021年末,我国295家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A 股上市企业中,深圳就占27家,位居全国城市首位。

微信图片_20220926092415.png


其他的制造业细分行业类别的占比均较小,基本在4%及以下。其中,仪器仪表制造业、金属制品业占比在二十年间有明显下降,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和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的占比显著抬升,也体现了产业升级和集聚的过程。


 3. 战略性新兴产业领跑全国

深圳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谋划布局由来已久,2009年就制定了针对生物、新能源、互联网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振兴发展规划和政策,随后有关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涵不断扩展和迭代,到2018年正式提出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绿色低碳、生物医药、数字经济、新材料、海洋经济等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万亿级和千亿级产业集群。


从已有公开数据看,2017-2021年深圳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持续提升,2019年已经突破万亿元大关,2021年超过1.2万亿元,5年间累计增长32%,年均增速超过8%,占GDP的比重在40%左右,2022年上半年接近42%,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势头迅猛。而未来产业的培育和发展又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了充足的后备力量,《深圳市培育发展未来产业行动计划(2022-2025年)》指出,合成生物、区块链、细胞与基因、空天技术等四个未来产业处于扩张期,已初具规模,5至10年内有望实现倍数级增长;脑科学与类脑智能、深地深海、可见光通信与光计算、量子信息等四个未来产业处于孕育期,规模较小,10至15年内有望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坚力量。 

微信图片_20220926092429.png


从深圳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结构来看,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占据半壁江山,2017年占比超过50%,随着其他产业的崛起其占比有所下滑,但2022年上半年占比仍超过43%。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中智能终端和网络通信行业增加值均在2000亿元以上,是重要的支柱产业,2022年6月工信局先后发布了智能终端和网络通信产业集群行动计划,力争在2022-2025年三年时间里实现产业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和上下游产业链完备、技术领先的产业集群。


数字经济产业发展成就瞩目,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占比由2017年的11%迅速跃升至2021年26%,2022年上半年进一步增加0.2个百分点,占整个战略性新兴产业的1/4以上,其中仅软件与信息服务行业就占到整个战略性新兴产业的19%。2021年度中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竞争力百强企业中深圳有10家企业入选,另有6家企业入选2021年中国互联网企业综合实力百强企业,还拥有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广东省实验室(深圳)等一批重大创新载体,在推动数字经济加速发展方面根基深厚。


绿色低碳产业占比持续扩大,2022年上半年接近12%,较2017年增加了近5个百分点。其中以安全风险防控与应急技术装备、LED照明、高效变频器、绿色建材为主的安全节能环保行业和包括核能、智能电网、太阳能、储能等在内的新能源行业合计占整个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近9%。以新能源为例,2021年深圳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占全市总装机容量的77%,分布式光伏、海上风电、核电项目建设持续推进,锂离子储能等技术全球领跑,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单堆额定功率国内领先。


相比之下,海洋经济、新材料和生物医药等产业当前规模较小,原有的产业基础并不庞大,虽然相关支持性政策已经出台,如《深圳市海洋经济发展 “十四五”规划》、《深圳市培育发展新材料产业集群行动计划(2022-2025年)》、《深圳市促进生物医药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但实现产业突破性发展仍需要在产业布局、区域统筹、专业人才引进培育、核心技术攻关、应用示范推广等方面持续发力,强化与周边城市如香港的合作很有必要。

微信图片_20220926092446.png微信图片_20220926092505.png


北大汇丰智库经济组

撰稿人:王若林

成稿时间:2022年9月8日

联系人:程云(0755-26032270,

chengyun@phbs.pku.edu.cn)

微信编辑:谢玉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