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观点 -> 论坛成员
当前经济形势及财政货币政策(2002.03.07)
作者:李扬    发布:2004-04-17    阅读:4451次   

当前经济形势及财政货币政策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中心 李扬

  
  (50人论坛·北京)国内形势瑕瑜互见
  分析当前的经济形势,可以用“一言难尽,利弊互见”来概括。
  好的方面可以说相当突出,概而言之如经济继续保持高速稳健的增长态势;全社会的经济效益稳步提高;国家财政收入的增长率继续保持高于国民经济增长率的正常态势;居民消费价格在44个月下滑之后开始走正并得以保持;贷款基本保持了稳定增长的势头,贷款结构在进一步优化;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民纯收入保持了正常增长的态势,特别是农民纯收入的增长率出现了止跌回转的好势头;实际利用外资也获得了高速增长等。在此态势下,我国经济今年将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
  然而,当前经济生活中同样存在另外一些指标在提醒我们:我国经济发展的若干深层次矛盾依然未得到解决。
  首先,作为宏观经济最重要指标的失业率,在2001年并无改善,总体上似有恶化之势。其次投资不足依然是困扰我们的主要难题:其一表现为银行贷款,特别是投资类贷款,依然未能迅速增长,且已持续数年;其二是上市公司通过新发和增发所募集的资金,70%左右未能按照预定的计划来进行投资,绝大部分未进入实体投资领域;其三,从去年末开始,国债投资项目未能落实。三是出口增长率呈下降之势;四是产成品库存增加;五是消费增长率有所下降;六是从5月份开始,除了居民消费价格呈正的走势,其他主要社会物价水平,如商品零售价格、生产资料价格、工业品出厂价格等等,均有一次在负位运行。
  
  当前的通货紧缩并非洪水猛兽
  如果要给上述矛盾现象寻找一种最为接近的概念,我们认为还是通货紧缩更为确当。
  但是,对于通货紧缩的性质及其后果,有必要进行更深入的探讨和分析。在此,我们尤其希望强调以下三个要点。
  第一,通货紧缩并不必然是洪水猛兽。相反,应当清醒地看到,通货紧缩有“好”、“坏”之分。“好”的通货紧缩通常是因新的投资领域不断开发和生产率不断提高所造成的供给大规模增加,从而导致的物价普遍下跌;其中旧有产业的萧条及大规模失业的原因也来自新产品、新技术不断涌现。但同时,商品与劳务的极大丰富,以及在物价水平稳定基础上的货币的实际购买力的稳定增长,也在普遍提高着人们的生活水平。
  而在“坏”的通货紧缩下,由于旧技术以及旧产品仍然在经济活动中占据统治地位,投资领域将不断缩小,生产率也很难提高,这将导致旧产品大量过剩;在另一方面,这种过剩将导致就业的减少和收入的不断下降。在这种条件下出现的产品过剩以及物价普遍而持续的下跌,将导致人们生活水平普遍下降。
  第二,通货紧缩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全球来看,降低成本并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高新技术的不断涌现、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主要发达国家的政府支出和财政赤字普遍下降、经济和金融的全球化等是其中的萦萦大者。然而,在上述所有因素中,最为重要的还是科学技术的发展周期,以及以此为基础的经济运行长周期,在科技如此飞速发展的周期里,通货紧缩的出现当不足为怪。
  第三,也因此,可以说整个经济处于“创造性破坏”的过程中,这个时期的实体经济基础是科学技术的革命周期。它的典型特征是:先前推动经济上升的旧技术已过度利用,潜力耗尽,并造成传统产品的大规模过剩,而推动下一轮经济增长的技术虽已初显端倪,但还没有完全进入商业化和产业化开发利用阶段,更没有达到能够拉动经济大规模增长的程度。
  我们指出上述三个要点是想说明:从1997年以来我国面对的通货紧缩,从总体上来说,是一种“好”的通货紧缩。它是我国经济从传统走向现代,从计划走向市场的集中表现。因此,我们大可不必对这种通货紧缩惊慌失措,似乎也不应当无条件地将“克服通货紧缩”作为最主要的政策目标。适当的对策,不应当是简单地扩大需求,而应当以推动高新科技为基础的新的产业领域的发展,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为龙头来进行国民经济的战略性调整,舍此,在竞争日趋激烈的21世纪中,我们将无以立足。
  
  积极稳健的财政货币政策仍是良方
  如果判断宏观经济的运行基本态势仍然是通货紧缩,则我们就不可避免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先看财政政策。从理论上说,衡量财政政策的态势是中性、紧缩还是扩张(所谓“积极”),主要应当考虑政府财政赤字的变动以及财政部对中央银行净债权的变动。就赤字而言,其他条件不变,如果今年赤字比上年增加,则说明财政政策比上年更具扩张性;反之则相反。就财政部对中央银行的净债权而言,其他条件不变,如果净债权增加,则财政政策是紧缩的;反之则相反。
  2001年的财政赤字并没有比 2000年增加。因此,从财政收支的“总盘子”来说,财政政策并不呈明显的扩张性。关于财政部对中央银行净债权,在历史上一直呈负数;然而,从1998年第3季度开始,由于财政存款的稳定增加,财政部对中央银行的净债权就开始成为正值,2000年末达到1517.6的创纪录水平。到2001年,虽然总额有所下降,但在二季度末,依然保持着 1141.8亿元的规模。
  考虑上述两方面的情况,如果依然断定财政政策的实际效果是“积极”(扩张性)的,则显得比较勉强。从另一角度来讲,如果今后的形势还需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则拘泥于“发债��政府投资��带动民间投资��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模式,显然已经过于简单化。
  再看货币政策。评价货币政策是扩张还是紧缩的首要指标,显然是货币供应增长率。1998年以来,三个货币供应口径的增长在趋势上都是下降的。尤其值得关注的是,从2001年1月开始,货币的流动性,即M1/M2,又一次趋于下降,从前两年的经历我们已经知道,其他条件不变,这一指标趋降,说明货币流通的格局具有紧缩性。当然,无论如何,货币供应量还是在增长,但是,问题的麻烦之处在于,在货币供应量正增长的同时,中央银行的基础货币以及中央银行的资产却几乎没有增长。在理论上,我们可以用货币流通速度上升来解释基础货币减少(或增长不多)与货币供应量增长同时出现的矛盾现象,但是,货币流通速度作为制度变量,其变化是相当缓慢的。所以,对于当前这种很少出现的矛盾现象,我们应当保持足够的警惕。
  另外一个重要的判断指标就是存款增量大于贷款增量,致使银行非盈利性资产增大的情况(俗称“存差”)在2001年有继续扩大之势,这一点必须引起我们高度关注。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2001年度的财政货币政策均不存在明显的扩张性,也因此,我们可以得到这样一个重要的结论:既然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均不具备扩张性(至少不明显),那么,高达8%左右的经济增长率,主要得益于经济的自主性增长。
在上述判断的基础上,可以有把握做出的推论是:如果在今后需要继续实施扩大内需为主的战略方针,我们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运作重点,就需要以加大改革力度,努力创造一个使得微观经济主体和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的更为宽松的经济环境为主要目标。就此而论,第一,今后我们的各项政策,都应以创造有利于企业发展,尤其有利于高新技术企业和产业发展为根本宗旨;第二,在财政改革和财政政策方面,在继续增加支出的同时,应当高度关注以减税(更准确地说,是为微观经济主体“减负”)为主要内容的刺激政策,以提高企业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的能力;第三,在金融改革和金融政策方面,在努力增加货币供应量的同时,应高度注意扩大民间融资(包括股权性融资和债务性融资)的渠道,让我们的各类企业和各类经济活动均得到更为有效的金融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