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观点 -> 应邀专家
焕发10万亿民间金融资产的活力(2002.03.12)
作者:邱晓华    发布:2004-06-23    阅读:5513次   

焕发10万亿民间金融资产的活力

邱晓华

  
  (50人论坛·北京)2001年的回顾
  全球普遍不景气,只有少数几个国家似乎还表现不错。根据目前的情况来看,世界经济至多不会超过2%的增长率,目前多数国际组织的预测是在1.3%到1.5%之间,总体上来看,
  2001年世界经济的增长率在2%以下的概率是比较大的。如果是这样一个数据的话,就意味着全球的经济进入了一个综合型的衰退。世界权威人士认为只要世界经济的增长率在2.5%以内,就表明世界经济出现衰退。在这样的环境下,按照目前的情况,我国全年GDP的总量超过9万亿是没问题的,2000年是89404亿,2001年的增长速度肯定在7%以上,具体数字只有等12月份的数据出来。为什么在全球都不景气的情况下,我们还可以保持7%以上的增长率,一枝独秀呢?
  第一,内需的成长。我们的政府,在观察整个世界经济的变化方面、在宏观调控方面还是有预见性、科学性和有效性的。
  大家知道,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以后,我国的宏观政策根本性的转变就是在那个时候发生的。1997年以前,从1992年到1996年宏观调控时期,政策取向叫压投资、紧银根、控速度,消除通货膨胀,防止经济过热,整个政策取向是连续六次提高利率,同时加强了银根贷款方面的控制。1997年以后,政策取向,一个方针:扩大内需;两个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大的宏观政策是从1996年下半年开始7次下调利率,再加上一次利率税,等于8次下调利率,而美国从2001年开始才连续11次下调利率。我们早了4年,4年时间发行5100亿特别国债,其中4600亿用于基础设施为主的投资项目,500亿用于西部开发。4年中间我们国家的交通状况,尤其是高速公路可以说是以罕见的速度发展,2000年新增2000多公里,2001年新增3000多公里,总里程接近2万公里,高速公路长度仅次于美国,是中国今后经济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条件。大江大河的治理和生态环境的保护,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2000年政府调整了中低收入阶层的收入,提高幅度达30%,连续两年加薪,加薪的频率之快、幅度之大在我们国家历史上是没有的。在改善相对弱势群体的消费能力、增强他们的消费信心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使得消费总体上保持了一个稳定的增长。反映在统计数字上,2001年的投资增长一马当先,前11个月达16.3%,比2000年同期增长4.6个百分点。所以,2001年投资对经济拉动的贡献肯定要比2000年高。消费购买前11个月增长了10.1%,也比2000年要高0.4个百分点。这就在一定的程度上使得我们国内的需求有了一个比较稳定的增长。如果没有这一系列的政策支持,中国也难免跟世界经济同步陷入衰退。
  第二,微观层面的活力有了一定的回复和加强,使得整个经济生活和经济成长的体系中间出现了不少增长亮点。如在所有制结构的调整方面,国有企业改革使得一部分国有企业出现了活力,一些非国有企业也在调整中稳健的发展。因此,在2000年89404亿总产值中,纯粹国有的占三分之一,纯粹私有的占接近三分之一,其他混合型经济占三分之一强,形成了三足鼎立。在地区结构方面,从2000年开始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取得了一定的进展,西部地区的投资、整体经济增长速度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从产业结构来说,这几年我们的高新技术产业,我们的传统产业的改造,也有进展。关停并转、兼并重组,使得我们的产业结构有了新的变化,如信息产业这几年以三倍于经济增长的速度增长,到2000年已经成为整个制造业的第一大产业。消费结构也在调整,尤其是城市里用于住、行、通讯、教育、旅游等方面的开支明显增加,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使得这些领域有了新的增长动力。
  第三个因素:近一年以来,尤其是2001年以来我们的国运比较顺。大事、好事,一件接一件。再加上我们本身经济保持了稳定的发展,投资环境也在不断地改造,因此海外投资者对中国的投资信心也在改善和加强。反映在统计数据上,2001年1到11月份,我们吸收的外商直接投资达到420亿美元,比2000年同期增长了15.6%,这在一定意义上减缓了出口增幅下降对我们的影响。我想这三个因素可能是我们在外部环境严峻下还能够保持较好增长的原因。当然中国经济也并不是没有问题,回过头来盘点,我觉得也有几个问题值得我们来关注:
  第一个问题是农民收入。尽管2001年增幅止跌回升,肯定要比2000年2.1%的幅度高,但是相对经济的发展,相对城市居民的收入来说,农民收入增长慢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因此就制约了国内市场的进一步开拓。第二个从总体上来看,社会投资活跃的问题还没有明显的改善。也就是说集体、个体的投资增长幅度还没有达到平均的水平,民间投资还不够活。第三是全国统一市场的问题。市场的分割、封锁,市场秩序不公正问题依然还比较突出,尽管今年在整顿市场经济秩序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相对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来说存在的问题还是比较多。我觉得如果说国内都不能形成一个统一的规范的大市场的话,加入世贸组织以后,我们面对的调整会越来越大。如何打破地区之间人为的封锁、分割,尽快形成这种规范的统一的市场应该说还是我们需要下大力来解决的问题。第四是整个资源整合的力度还不够。表现在我们结构的调整和提高经济的竞争能力还有一定的差距。靠市场的力量把社会的资源整合起来,是今后中国经济成长的一个很重要的源泉。我们在这方面的潜力还很大。
  
  2002年的展望
  经济的预测既有经济的因素,也有自然的因素,还有人们心理的因素,很难预测。我们可以把最复杂的经济的因素尽量考虑充分,但是我们很难把个人内在心理的想法和主观的判断考虑清楚。而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这个因素也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信心足不足,人们心理的预期发生什么变化,在近阶段恰恰成为影响经济发展的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而这个因素又是最难估计和把握的。因此我们只能假定人们的心理预期基本上比较正常,在此基础上来预测中国经济的发展。
  国际上现在有两种意见,一种是悲观的,认为眼下出现的三大经济体不景气局面在2002年难有起色,认为世界经济还不可能有大的改变;第二种相对来说是谨慎的乐观,认为世界经济可能在2002年的年中会有一个新的发展,主要理由是美国经济在2002年第二个季度后会止跌转稳,欧洲经济也会跟着同步增高。日本经济到目前还没有一家对它抱有太大的希望。世界经济的走势,需要我们关注。两种意见综合起来,既要看到对我们不利的影响,也要看到对我们有利的一面。
  
  有利的方面有:
  第一,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目前全球要求恢复经济、发展经济的共识前所未有。因此可以认为国际间的协调,相互之间的配合要比以往更顺利一些。这有助于整个世界经济的尽快恢复。
  另一方面别的国家不行,而我们自己还能保持这样的局面,我觉得来自海外的投资还是会稳定地增长,我们吸收外资的有力条件还是有的。
  第三个方面,根据目前的预测,世界经济2002年大致在1%-2%。在历史上1%-2%的情况下,中国的对外出口也没有出现必然下降的局面。如90年代初期,世界经济在1%-2%之间,我们外贸的出口和整个经济的发展还是保持了一个比较快的增长。因此,没有一个必然的联系,关键还在于自己产品结构的调整、竞争能力的改造、政策的配套,如果说我们现在在市场多元化、产品结构的调整和对外政策的配套方面比过去更好、更成熟的话,那么我们出口增长的空间还是有的,包括我们劳动密集型的产品在世界上的竞争能力也还是有的。
  就国内来说,我觉得有以下几点值得考虑:政策运用的空间还是比较大。就中国目前宏观经济运行环境来看,我们至少在这几个方面都还有可使用的空间,包括降息,甚至是减税、加薪,动用一定的外汇储备,减轻农民负担,健全社会保障,应该说这些方面只要有必要都具备可使用的空间。这是我们有利的一个条件。
  第二,就整体政策来说,目前方向已经明确。力度我觉得还是比较得当,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经确定,继续保持眼下正在实施的宏观经济政策的延续性、稳定性和必要的力度。扩大内需的政策、积极的产业政策、稳定的货币政策要进一步发挥作用,使得整个宏观经济政策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方向明确。
  第三,经济的大环境也还是一个比较宽松的环境。如前11个月居民消费品的上涨幅度为0.8%,全年估计比这还要略低一些,意味着价格水平还处在一个比较低的状态,宏观供求环境还是比较宽松。国际收支继续保持一个经常性项目、资本项目双顺差的局面,这也是一个良好的标志。信贷方面,存款的数量明显大于贷款的数量,可动用的信贷资金比较宽余。
  第四,这几年来累积的物资基础还是比较坚固的。其作用会逐步地显现,一大批工程的建成,各种设施的完善必然会对整个经济发展提供支持和保障。
  第五,各项改革在进一步地完善。如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投融资体系改革的进一步完善、政府职能的进一步转变到位,有利于微观方面积极性的进一步发挥。别的不说,就说解除政府管制和审批,对民间投资是有利的,极大地带动了民间活力的增长。
  第六,我国现有的资源条件也还是很不错的,无论是主要产品的库存、国家的外汇储备,还是我们所具备的条件。别的不说,就说老百姓72000多亿的储蓄、811亿外汇美元的储蓄、1万多亿的现金,还有各种各样的的债券、股票也是上万亿,加在一起,老百姓的金融资产已经超过10万亿人民币。而这就是中国经济最大的潜力。在1978年,老百姓的银行存款就有206亿人民币,手上的现金两三百亿。在那个时候,老百姓资源不拥有,权利不具备,因此经济没有活力。现在应该说持续增长的动力是具备的,问题是我们要怎么进一步消除体制性的障碍,使他们的活力能够发挥出来。我说过一个三段论,78年之前是政府说了算,78年以后到90年代中期是企业说了算,从90年代末期开始应该说消费者越来越成为上帝。如果我们能够在维护消费者权利、扩大消费能力、引导消费行为、规范消费秩序方面做好,我觉得未来中国经济成长的动力会越来越大。
  这是我对当前中国经济一个总的描述,当然要把这些预期变为现实,我觉得,第一要把中央已经确定的政策贯彻好落实好;第二要把外部环境和内部的一些矛盾、一些问题的严重性看得更重一些,采取预警性的方案,工作准备得更充分一些;第三,2002年经济有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如何保持资本市场稳健的发展,这是改善投资、改善消费、稳定信心的一个很重要的环节;第四,需要从体制上来考虑,如何进一步调整好政府和民间的经济角色,尽量把政府的决策和民间的决策调整好,政府从事经济的职能要从过去直接的转变为间接的,不要再过多地直接陷于具体的经济事务中,要做好为经济服务的工作。如果真能把这一点做到位的话,我前面所说的积极因素就会不断地变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