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观点 -> 论坛成员
未来投资走势
作者:魏杰    发布:2022-10-18    阅读:11220次   


 魏杰 企业家杂志 2022-10-11 07:00 发表于北京





不论从短期还是中长期看,消费、投资的有效启动和科技创新,是推动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有力抓手。



魏杰

清华大学文化经济研究院院长
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原主任






一、小康社会的五大消费动向

我国已进入小康社会,小康社会的消费目前有以下五大方面。


(一)吃穿用



吃穿用属基础性消费。在吃穿用方面我们有一个提法,叫“吃出健康、穿出时尚、用出现代”,换言之,就是这几种消费和过去相比要进一步升级。“吃出健康”涉及很多问题,如种子问题、土壤改造问题等。在冬天比较冷时还要“穿出时尚”,这涉及纺织、时装原料等一系列问题。“用”包括五个方面,即家电、家具、家居、日用品、信息用品,“用出现代”就是在这五个方面档次要不断提高。比如室内空气净化、厨卫设施高端化(如马桶智能化、厨电智能化)等对提高家居用品档次很有意义。家居用品档次提高,会带来巨大的市场。


广东省佛山市有很多基础性消费品产业,如美的及众多陶瓷、门窗生产企业等。这些产业之所以能持续存在,得益于它们不断提升的产品质量和消费功能,其未来仍然有巨大的市场。这些基础性消费是以人口为基准的,中国有14亿多人口,下一步的基础性消费启动对稳增长有巨大影响。


(二)住与行



收入的改善带来了人们对住房与出行消费的提升。当然,房地产目前遇到了困境,这与以前房地产资本属性过热有关,如果仅从住房消费属性看,预计住房还有较大的消费空间,我们可以继续推动这种消费。人们现在出行主要是乘坐小汽车、高铁、 飞机等交通设备。这些设备既涉及生产,还涉及基础设施及服务。目前人们出行主要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否则这类消费还有非常大的上升空间;同时,这类消费提升还有利于带动市场对交通设备尤其是对小汽车的需求。


(三)医疗与健康



随着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和需求度的逐渐上升,大健康产业已经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这类消费还会进一步拉动中国经济增长。


(四)文化与教育



人们收入改善之后,对教育、文化的需求也在日益增长。人的享受分两种,一种是物质享受,另一种是精神享受。精神享受包括文化与教育。物质享受到一定时候消费弹性就会下降,即它的消费量不会随着人收入的增长而相应增长,而文化与教育这部分消费仍会呈上升趋势。


(五)环境与生态



人们对生活品质提高的需求,也体现在对家庭生态环境的改善上,这类消费目前已呈现上升趋势。最近我去一个朋友家发现,其家中花卉等绿色植物的摆放让人仿佛进入另外一个世界,而且对空气的调节、给人的感官带来的享受有很大作用。这位朋友还专门请人打理这些植物,几乎每星期更换一次。昆明的花卉采摘以后,一天之内可以进入北京的家庭,目前这类需求旺盛。人们对家庭生态环境的改善需求会带动很多产业的发展。


总之,我们可从上述五个方面启动消费,以有力推动中国经济的增长。





二、全面启动和提升投资

投资分两个大的部分,一个是政府投资,另一个是企业投资。


(一)政府投资



政府将会进一步加大公共财政投资,以带动相关产业增长。政府投资的核心是公共产品,原则上不进行产业投资。公共产品投资包括五个方面。


1.传统基建。传统基建由三个部分组成:一是铁路、公路、机场、港口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二是电网、天然气、石油管道、大型煤炭企业等能源设施建设;三是水利类设施建设。这三类基础设施建设是政府首先要加大投资的重点。


2.新基建。新基建就是新的基础设施建设,由三个部分组成:一是信息类基础设施建设,如5G网站建设等;二是融合类基础设施建设,传统基础设施改造后的项目就属融合类基础设施,如充电桩、智能交通等;三是科创类基础设施建设,如大科学装置、现代化实验室、科普中心等设施建设。


3.城市化建设投资。“十四五”末期,我国城市化率要达到65%,所以城市化仍然是投资的重点。城市化投资大致分为四个层面:一是国家层面的投资,包括大湾区都市圈、长三角都市圈、京津冀都市圈、成渝都市圈四大都市圈建设投资,这将成为未来中国城市化的重要带动力量。二是以省会城市为中心的城市群建设投资。三是以区域性中心城市为中心的城市圈建设投资。最近国务院批准设立的部分省内副中心城市就属于区域性中心,如江苏的徐州、山西的长治、河南的洛阳、湖北的襄阳等。四是县域城市化建设的投资。



4.生态环境投资。生态环境投资是政府投资的另一大重点。“十四五”规划提出,要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国家已批准设立第一批国家公园,预计第二批、第三批国家公园会很快批下来,这样可以推动整个生态环境投资。


5.公共卫生体系投资。这类投资是为了应对未来公共卫生风险,是政府投资的重点,包括建立永久性方舱医院、县域化公共卫生体系等。目前对县域三甲医院的投资有详尽的规划,包括核磁共振等设备的构成等。


(二)企业投资



企业投资的核心是产业,通过分析中国产业发展态势,我们认为有四个产业未来还有巨大的投资空间。


1.战略性新兴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包括八个方面。
(1) 新能源。新能源是非化石燃料,包括水能、生物能、地能、风能、太阳能、核能、氢能七个形态。


(2)新材料。新材料很重要,因为许多产业的变革是材料引起的。


(3)生命生物工程。生命生物工程是未来发展的重点,包括生物种子、与生命有关的生物医药、生物学的大农业、生命科学的大医疗等。


(4)信息技术。人类社会的发展越来越依赖信息化、数字化,它有巨大的能量。


(5)节能环保。节能环保解决两大问题,一是人类在工业化、城市化中必然带来的废水、废气、固体垃圾以及生态环境修复的问题。二是生态环境问题,这需要靠节能环保技术和产业来解决。节能环保产业有巨大发展空间,如废水处理设备,我国每年有几万亿元的市场需求。我最近调研发现,我国对一般性生活废水处理问题不大,而对化工、医院废水的处理则需要靠技术提升和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才能解决。


(6)新能源汽车。我国与欧美国家在这方面选择的方向是电动汽车,日本选择的是氢能源汽车。中国电动汽车已站在世界前沿,保有量在世界排名第一,电池、电机、电控均不错,如果电池技术可以再突破,使续航里程达到600千米〜1000千米,且充电时间再压缩一点,中国新能源汽车必然会代替传统能源汽车。


(7)人工智能。未来的生产生活会大范围走向人工智能化。一些消费类产品会扩大应用人工智能技术的范围。例如,性能先进的扫地机不仅遇到楼梯口会自动退回来,而且自动找充电桩充电;美的由于推行智能制造,使得一台空调的人工成本仅有10元。未来人工成本会越来越高,降成本就要推动智能制造。


(8)医疗健康设备。医疗健康设备是我国的短板,如CT、核磁共振、高质量助听器等设备。助听器做得最好的是荷兰,一只助听器能卖10万元。腾讯前几年进入医药制造业,成功打造了医疗影像平台;最近,美的也在投资医疗健康设备。我们判断,下一步在中国会出现大量的医疗健康设备进口替代产品。


上述八个赛道如能顺利启动,将会给我国带来每年约50万亿元的GDP增量。这些赛道多数是我国的短板,提升空间很大,关键是我们在技术上要有新的突破。


2.现代制造业。发展现代制造业有六个重点方向。


(1)大飞机。“十三五”期间我国进口了6000架大飞机,如果我国自己生产这些飞机,能带动多大的经济增长?一架飞机由600万个零部件组成,其产业带动效应可想而知。飞机制造强调产业链分工协作,中小企业一旦进入这个赛道,则意味着未来发展可期。目前商飞C919已完成试飞,将很快进入商业飞行阶段。


(2)高铁。高铁也强调产业链的分工协作。中车集团高铁底盘技术是不转让的,但很多零部件都委外生产,一台高铁机车零部件有40万个左右,其产业链带动效应明显。


(3)数控机床。数控机床是“工业母机”,高精度零部件需要靠数控机床才能生产,而我国数控机床技术却不过关,这意味着我们在这方面要有突破才能获得市场份额。


(4)核电装备制造。核电是未来中国新能源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我国第三代、第四代核电技术都领先于世界,一些民营企业已参与其中。


(5)特高压输变电装置。特高压输变电装置能把电能送到5000千米以外,我国已采用该技术来改造中国电网,很多企业都对该装置的制造做出了很大贡献,这将带来很大的需求。


(6)现代船舶——海洋装备。我国下一步会大力推动海洋装备的发展,这类装备有大量中国企业参与其中,包括央企和大量中小企业。


上述六个方面都需要产业链分工协作,不仅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还能吸纳许多行业的制造业企业参与其中。我们判断,这六个方面如果能全面启动,将会给我国带来每年约30万亿元的GDP增量。


3.服务业。要大力发展服务业,服务业最大的功能是解决就业。过去我国GDP增长一个百分点就能解决约1000万人的就业,所以当时要“保8”。但经济总量和增长速度是成反比的,因为基数提高了。所以,现在单纯靠经济增长速度解决就业存在难度,要通过大力发展服务业来吸纳就业人员。服务业可分为四大类。


(1)消费服务业。即满足消费生活需要的服务。它包括餐饮和商贸、医疗和健康、养老消费服务、儿童消费服务、家庭消费服务五个部分。最近我们讨论最多的是养老消费服务,中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需要大力发展养老消费服务业。养老分居家养老、社会保障养老、养老消费服务三种模式。现在一些经济基础雄厚的人,在追求既不同于居家养老,也不同于一般养老院养老的养老模式,这种消费模式有巨大市场前景。养老消费服务不是靠养老房地产,关键是养老团队的组建,这个市场对护理专业人员的需求很大。我认为,消费服务业能吸纳大量进城务工的新城市人就业。


(2)商务服务业。商务服务业的功能是满足商务活动服需求,包括五个方面。一是金融服务。二是商事服务,即为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三是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机构服务。四是家庭财产管理服务。中国有很多经济基础雄厚的人,其财富需要有人帮助打理,这就是家庭财产管理,它会催生与之有关的私人银行产生。五是企业园区化管理。园区化管理最终要走企业化道路,即园区建设者和服务者均为企业。


(3)生产性服务业,即满足生产需要的服务业。它由四个部分组成。一是技术服务。如北京有一家技术服务公司,专门为全国钢厂提供调整工艺流程、实现节能环保、开发新钢种等技术服务。二是设计服务。设计服务属于生产性服务,包括服装设计、建筑设计、工业产品设计等。三是工程咨询。四是外包服务。许多企业把自己产品的某个零部件,甚至整个产品委托给别人生产,如苹果公司,而接受这种委托的生产者就是在做外包服务。生产分工越细,外包服务发展得越快。2015年的中国女首富蓝思科技创始人周群飞就是做外包服务的,苹果有四个零部件都由蓝思科技加工生产,其中生产量最大的是手机触摸屏。一旦企业成为世界一流企业外包服务商,就能提升自身技术创新能力,一些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就是以外包服务为入口发展起来的。


(4)精神类服务业。人的需求分为物质享受和精神享受。满足物质享受的服务是消费服务,满足精神享受的服务是精神服务。官方对精神服务的提法是文旅产业。文旅产业包括五个方面。一是影视、音乐、戏剧等。二是收藏、非遗博物馆。三是旅游、休闲、娱乐。四是文化、出版、体育。五是创意、传媒、广告,快手、抖音都属这一类。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之前的2019年,文旅产业贡献了约13万亿元的GDP,但在疫情期间受到了一定影响,相信疫情结束后会取得很大发展。


4.消费品产业。在消费品产业,只要企业能提高产品质量、拓宽产品效用,都会有很大的市场。我注意到直播带货做得好的,主要还是靠产品效能及其价格。卖得好的产品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质量和使用效率都得到了提高。消费品产业如果能不断提高产品的效用和质量,其未来在国内外都会有庞大的市场。所以,消费品产业仍是值得投资的重点。




三、科技创新是经济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

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我国基本上处于中低端,所以我们的供给体系容易在产业链高端被“卡脖子”。我国产业链供应链主要存在五大短板。一是高端发动机,如飞机发动机、汽车发动机等。二是关键基础材料。这些材料的50%我国都依靠进口,如飞机轮胎用的材料、高铁轴承用的轴承钢、手机触摸屏用的材料等。三是数控机床。数控机床是“工业母机”,关乎国家经济、国防安全。四是支撑信息技术的硬件,如众所周知的半导体芯片。五是生物医药和医疗设备。我国有不少治疗常见病的药是从国外进口的,比如高血压降压药的基础药就是从国外进口的。


我国要避免供给冲击只有一条大道——推动科技创新。对中国未来的发展,我们谈产业也好、谈宏观经济也好,推动科技创新是很大的事。如何推动科技创新?我建议抓好四件事。


(一)加大资金投入





关于加大资金投入,“十四五”规划提出,全社会每年用于创新的投资增速不低于7%;科技部、财政部最近发文提出调动社会资本参与科技创新。鉴于科技创新前期投入难以产生盈利,科创板对上市企业的利润没有要求,这是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科技创新的一种做法。但科创板有两个关键点,一个是企业开展的是什么科技创新,另一个是企业的优势是什么,然后让社会资本判断是否要投资。



(二)加强科技创新基础设施建设






美国的科技创新之所以领先世界,关键因素之一是它拥有坚实的科技创新物质基础,很多世界一流的实验室都在美国,所以美国有“实验室经济”之说。“实验室经济”能保证实验室不断现代化,从而推动科技创新。所以,我国必须加强大科学装置、现代化实验室等科技创新物质基础建设,否则科技创新很难突破。


(三)调动人的积极性




让人们愿意献身科技创新。要以高收入吸引更多科技工作者投身科技创新。


(四)加大基础研究投入



很多科技创新都来自基础研究成果,如摩尔定律造就了一个庞大的信息产业。家电、汽车、高铁、飞机、信息五大现代技术我国都不是原创,这与我国的基础研究落后有很大关系。如果基础研究跟不上,我们的科技创新可能很难持久。


在科技创新方面要把上述四件事做好,这样我国的经济短板才能得以弥补、供给体系才能免受冲击,进而保证我们的经济平稳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