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观点 -> 应邀专家
以人民为中心,继续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 ——党的二十大报告学习心得
作者:董志勇    发布:2022-10-24    阅读:4933次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 2022-10-22 17:00 发表于北京



文 | 董志勇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高度重视民生问题,在民生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在脱贫方面,我国已经消除绝对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世界减贫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在教育方面,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连续8年占GDP的4%以上,教育基础条件和教育机会公平得到有效保障。在医疗方面,我国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超过了95%,人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得到有效缓解。尤其新冠肺炎疫情以来,党和国家积极应对勇于担当,成为全球抗疫的一面旗帜。在就业方面,为企业“减负”是发挥其保就业主力军作用的关键,截至2022年9月20日,今年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缓费超3.4万亿元,保护了市场主体吸纳就业的力量。在养老方面,我国养老保险覆盖面逐步扩大,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从2012年的7.9亿人增加到2022年6月的10.4亿人,增幅高达31.65%。


这些民生建设的成就充分体现了我们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人民立场,急民之所急,解民之所忧,始终心系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群众对民生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适应时代变化,与时俱进不断解决人民群众面临的一件件急难愁盼问题,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方面不断取得新的成就。


党的二十大报告高度重视增进民生福祉,在完善分配制度、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等方面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当前,民生领域的不平衡问题突出,主要体现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在民生保障方面存在较大差距,因而新形势下不断缩小区域民生差距和解决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不均等问题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点和难点。


缩小区域民生差距的关键在于有效的财政制度安排,尤其东部地区和中西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问题。财政转移支付有其必要性,但也使得中西部地区的民生财政具有外部依赖性,东部地区也面临一定的财政压力,推动中西部地区民生改善要优化财政转移支付分配模式,加强财政转移支付资金的利用效率。中长期要结合各地比较优势,大力推进西部产业发展,尤其数字产业、新能源产业等新兴产业的发展,激发地区内生活力,从“输血”转向“造血”,不断提高区域民生财政自给保障能力。


同时,解决城乡居民基本公共服务不均等的问题仍是未来民生工作重点。当前,农村地区的基本公共服务的水平仍与城市存在较大差异,要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首先要加强对弱势群体的资源倾斜力度。一是要将农村地区的基本公共服务与乡村振兴结合起来,增加政策支持精准度;二是促进城乡融合发展,重点关注农民工等群体的权益,有效解决其在基本保险、随迁子女义务教育等方面的问题,不断改善不平等问题。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增强均衡性和可及性,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因而要充分意识到实现共同富裕的战略目标是一个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分阶段推进。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中明确提出了要“分阶段促进共同富裕”,并指出了下一阶段的目标:“到2035年,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 ”。


要切实推动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就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从做好收入分配制度设计、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体系、优化数字技术赋能路径和数字治理等方面重点着力。首先,要优化收入分配格局,在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的基础上,不断完善三次分配制度,形成高收入群体帮扶低收入群体的长效机制。第二,完善教育、医疗、养老、住房和社会保障体系,尤其加大对农村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基本公共服务资源倾斜力度,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第三,要重视数字技术对民生的改善作用,不断提高居民的数字素养,不断弥合数字鸿沟,培育一批具有普惠性质的“互联网+”企业,以数字技术来增强公共服务水平的均衡性和可及性。此外,在数字治理方面,要加大在政务方面的科技投入,借助大数据等数字技术,精准掌握民生动态,及时满足人民需求,进而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董志勇

北京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经济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经济科学》主编。教学研究主要领域:计量经济学、数理经济学、行为经济学/实验经济学/行为金融学。